摘要: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对理论内容的强化和验证,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把课堂上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创新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目标,本为旨在找到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实践教学 创新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1(b)-0193-91 近年来,实践教学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创造能力和创新素质是衡量新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当前我国高校正在普遍展开的素质教育,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
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通过研究,旨在获取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
1 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少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但当前很多学校实践课的比重在教学计划中偏少,比如有的学校有些课程的理论教学是32学时,但实践教学只有16学时甚至更少,比例如此少的实践教学学时很难保证学生的操作实践水平,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1.2 实践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当前学校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多为演示型或验证型的实验,即教师事先规定好实验内容,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演示进行实验,这种实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比如《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很多学校直接规定了每次实验的具体实验内容,并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即可按部就班的完成每次实验,这种实验内容虽然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实践操作,但另一方面死板的实验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遏制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发展。
1.3 实践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教学方法有多种,比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每门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是由该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当前实践教学大都采用演示法来进行,由实践教学教师在课堂或实验室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自我练习。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把学生放在了被动的地位,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这不符合当前“主导一主体”的教学结构,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4 实践教学效果的欠佳性 理论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解相关理论内容,实践教学是学生具体动手操作相关项目,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强化与验证,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把课堂上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理论知识。所以,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加深理解和应用课堂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但目前实践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整体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从多方面改善现有的不足,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针对以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笔者几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
2.1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创造性的源头。就获取知识而言,离不开课堂和实践,尤其是隐型知识——知识决窍,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实践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同时可以创新知识。
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这也就给了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和自主创新的机会。
2.2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水平
实践教学内容从模块上可分为三类:基础实践内容、应用实践内容和创新实践内容。基础实践内容主要是课程所要求的最基本技能;应用实践内容主要是密切跟踪生产发展的动态,及时将社会生产中的新技术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创新实践内容主要是创新性内容,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
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时,除了保证基础实践内容外,应加大应用实践内容和创新实践内容的比重,尤其是创新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内容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3 设置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技能 开放性实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手段,给学生选择实验的主动权,达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开放式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被动式”实验变为“主动探索式”实验,改变了学生实验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场所完成的传统模式,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2.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中,除了采用教师演示法之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把实践内容划分成若干板块,每个板块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动手操作,并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形成一种团队意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积极性。在每次实验过程中,学生为了出色完成在小组中的任务,都会主动去探索最适合的问题解决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5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教学实习和创新的机会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学校教育的一个方向,把学生放到企业,放到实训基地去锻炼,去把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这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既能让学院为企业培训人才、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又能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实践基地,这就加强了对学生校外实践的管理和指导,使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