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法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参与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具有实际推广价值。在教学中运用行劝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 应用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l(2012)01(b)-0190-01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能力本位、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将来具备判断能力和责任行为的指导思想,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结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就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高职教学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工科院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实一体化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基本目标,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1.2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主
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必须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到以能力培养为主。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其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1.3 学生利用外部资源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断拓宽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学生更容易从外部资源获得信息和知识,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用技能,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这为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可行性的操作空间。
2 行为导向教学的主要方法
2.1 项目教学,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在教师指导前提下交给学生自己处理,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评价,交给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我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1)项目的准备阶段:明确任务,查找资料。预习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教师在每次任务之前都要提出预习目标,有预习题、思考题,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上课时抽查提问,检查预习效果。尤其是在实训课前更有必要做好预习,便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创新完成实训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学能力、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习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2)项目实施阶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训习惯。课堂上教师精讲,讲重点和难点,讲分析方法,操作步骤与要点,尽可能多给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完成任务的机会。听课指导。处理好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以听为主、记为辅。积极思维,手脑并用。听重点;听预习中难点和自己不懂的内容。学习老师对重、难点的分析、归纳、概括思维的方法。
(3)项目评价与总结阶段,利用学习效果评价单,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
(4)及时反馈与复习。把握遗忘规律,教导学生,及时复习、体会,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提炼出重、难点。例如在讲授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分析时让同学多做课外习题,做到举一反三。练习,促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巩固;练习,使学生计算、概括、分析、判断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
2.2 模拟仿真教学
是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仿真训练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且成本较低。在教学中可以通过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教学。在电工技术部分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的演示和分组操作实验,在三相交流电路部分可以让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设计三相负载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实验,使同学在安全情况下更好理解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及负载星形、三角形连接的特点,同时做到节能环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设计电路,利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Itisim10,根据需要实时控制,使电路功能可以分层次的展现,实现逐层深入的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有兴趣和信心投入到学习中,结合使用面包板插接电路、在虚拟仿真基础上进行制作、调试,利用虚实结合手段有利于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掌握现代化技术的能力,为学生设计与制作后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3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作准备的目的
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训基地的汽车实训实验台进行模拟实践,掌握喇叭线路、电动车窗、鼓风机线路的连接与故障检测方法,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识别元件、识读电路图、检测电路故障、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
2.4 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胜任未来的变化及其要求。
2.5 头脑风暴法
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
3 对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考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重在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改革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同时使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行为导向教学法体现了当今世界上的先进的职业培训教学理念。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为目标、以活动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协作中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行为导向教学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具有关键能力的人才。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平台上的,老师将视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以团队的形式来学习。
(3)行为导向教学为建立学习型社会创造了条件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先进教育体系的体现,是先进教育观念的体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质在于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与有意义的活动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目的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实践证明,行为导向教学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研究和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必将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使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