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技术

2012-01-01 00:00:00洪伟陆云高
科技资讯 2012年2期


  摘要:对于建筑来说,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而设置车库,或为了符合人民防空的要求而设置防空掩体,越来越多的建筑要求设置地下室。要满足地下室使用的功能要求,保证其耐久性,防水性能尤为重要。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工程的地下室会出现渗漏。本文主要探讨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引起的渗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关键词:后浇带 地下室 渗漏 预防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1(b)-0078-01
  为了防止因混凝土的温度产生的裂缝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往往将混凝土分块进行浇筑,块与块之间会预留一条暂时不浇筑,到最后再进行浇筑,这样的一条后浇的混凝土,就叫后浇带。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1 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出现的原因
  地下室渗漏主要存在于施工缝、伸缩缝、后浇带、外墙等部位,施工缝、伸缩缝、后浇带、外墙砼接槎处理不好而产生的渗漏。渗漏易发部位常见的有:拉螺栓处、贯通钢筋支撑处(或拉钩过长)、底板与外墙的阴角处、砼过振欠振的蜂窝等。
  地下室渗漏的原因一般包括: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过早,而后浇带两侧结构混凝土收缩变形尚未完成;施工组织不当,后浇带两侧上部结构浇灌混凝土的落差较大,以及设计中存在着局部不合理的现象,使得后浇带接缝处产生过大的拉应力;浇灌前对后浇带混凝土接缝的界面局部有遗留的零星模板碎片或残渣未能清除干净;后浇带在底板位置处长时间的暴露,而使接缝处的表面沾了泥污,又未认真处理,严重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垫层上做好的防水层在灌注底板混凝土前遭到破坏(如被坠物砸伤)未作修补就灌筑后浇带混凝土,留下隐患;施工缝作法不当,特别是后浇带两端,往往将施工缝留成直缝;柔性防水材料本身性能的局限性,防水层的抗拉强度低,延伸率小,抗裂性好,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因素影响时,往往经受不住各种应力的作用而被破坏。
  2 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非凡注重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了防止混凝土搅拌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于φ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φ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3)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2.2 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1)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冼,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2)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3)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D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E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清理表面。
  2.3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1)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一般为施工后40~60天;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2)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3)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4)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入早强减水剂,且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由于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求膨胀剂的称量由专人负责。(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仍应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不于28天。
  2.4 地下室底板、侧壁后浇带的施工
  地下室因为对防水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后浇带的施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2.5 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
  (1)后浇带施工时模板支撑应安装牢固,钢筋应进行清理整形,施工的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不渗水和产生有害裂缝;(2)所有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3)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上试件留设的要求留置试块。有抗渗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3 地下室后浇带渗漏的防治措施
  3.1 施工缝浇筑砼前渗漏预防的要点 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按常规方法处理,把表面凿毛,止水钢板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浇筑时先用同强度等级砂浆接浆,保证施工缝接触良好。为确保施工缝处无渗漏,在地下室大面做防水时必须增设一道防水附加层,在放置橡胶止水带时确保止水带位置在构件厚度中间,止水带中线与伸缩缝中线重合。特别对水平伸缩缝,浇筑混凝土时一定注意,混凝土不能直接冲击橡胶止水带,以免止水带偏位造成渗漏。后浇带施工,主要抓住清理关,为清理方便把后浇带位置的垫层可以考虑有意留低100mm。为防止漏浆,在后浇带两侧浇筑通长混凝土带,会对漏浆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3.2 结构外墙施工的防漏要点
  在底板及外墙的钢筋隐蔽验收时,严禁出现外墙使用普通螺杆或贯通限位支撑钢筋。所有地下室外墙螺杆、管道均必须设有三道止水环。地下室外墙模板不能拆除过早,以免拆模过程中导致止水螺杆松动,产生毛细孔。为了避免底板与外墙转角处出现渗漏,在300mm高混凝土导墙施工严把质量关,先把底板混凝土浇筑到吊模下口平,待混凝土即将初凝时再浇筑导墙混凝土。导墙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振捣密实,吊模下口翻出的混凝土不能急于刮除,特别注意此时导墙根部的混凝土不能再振,以免出现吊脚,导致渗漏。为了控制外墙蜂窝及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施工时要把握振捣和养护关。加强混凝土振捣,执行“快插慢拔”,严禁出现漏振或过振而引起蜂窝。加强抗渗混凝土的养护,派专人完成,保证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最后进行外墙防水施工时,先进行结构外墙蓄水试验确保无渗漏,对有湿泽地方增加一道防水涂料,对螺栓孔处,凿除小木块用1:2水泥砂浆修补,对阳角及施工缝处在大面做防水前必须做一道防水附加层。
  4 结语
  总之,地下工程渗漏处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筑与结构设计、工程材料、施工操作和治理维护等诸多因素,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现。特别是后浇带位置,其难度大,技术性强,在整治过程中要遵循“防堵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整治”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堵、排、涂、抹”的施工方法,可以达到治渗漏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