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2011-12-31 06:51赵丽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学报矛盾群众

赵丽君

这种着眼于全局来把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辩证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如果说在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单兵突进,哪里能发展就允许哪里发展,哪里能快一些发展就鼓励哪里快些发展的话,那么到了一定阶段,各个局部的发展就要以全局的协调发展为条件。一般来说,社会发展的初期总是重视效率轻视公平,但到一定阶段就必须纠正这种片面性,协调社会利益格局,注意均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此外,在发展初期物质匮乏阶段,集中精力抓经济是必须的,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的需求转向对自身各种权益的要求,经济发展就要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时,矛盾运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了矛盾,社会就没有了活力,就失去了创造性。

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正常运行,平稳发展,井然有序,必须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它要求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能够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它要求构成社会矛盾的双方和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不断统一有序、稳定发展的局面。

总之,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运动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前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同样是在自身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的。

五、和谐社会的主线——以人为本,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群众观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享用者。这突出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而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而且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不仅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依靠谁”的问题;不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正如胡锦涛指出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创造活力的社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和谐社会的构想,就要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状出发,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又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团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不动摇。这也就是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作为发展的出发点,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发展的目的是要满足广大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要求。这样的发展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总之,“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既是对我国一段时期内社会发展目标的科学设定,同时这一理念的提出还在哲学上有着深刻的意蕴。“和谐社会”理念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条件下的科学阐释。这一理念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合精神”,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发展的理性主义传统,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辽宁省委党校系统哲学教材编写委员会

[2]马兵,步德胜.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6,(04) .

[3] 王伟光: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4:3

[4]李砚忠.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 2007,(01)

[5]贾建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解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 , 2006,(03) .

[6]陈瑶瑶,李明元.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06,(02) .

猜你喜欢
学报矛盾群众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