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求乐 乐中求学

2011-12-31 00:00:00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年22期


  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是新时期中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该文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543-02
  自从信息技术课程进入中学课堂,课程的地位、指导思想、课程性质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具有新生性、工具性、技术性、应用性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学不能等同于其它学科教学,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设计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1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以生为本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要准确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认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自主学习性较差、好玩爱动等特点,将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之上是以生为本有效体现。学生对电脑,尤其是电脑游戏的领悟能力很强,通过电脑游戏教育,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将电脑游戏与学习知识相结合,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对完成教学任务可起到催化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制作一些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flash过关小游戏让学生练习,利用“金山打字通”的打字游戏“警察抓小偷”、“太空大战”、“青蛙过河”等进行打字指法练习,这样学生的兴趣有了,学生可快快乐乐地完成学习,学生学习轻松,在学中玩、玩中学,使学习变得既轻松又愉快。
  2 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情境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其教学过程始终贯彻以生为本,其核心环节就是情境创设。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以下两种方法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第一,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巧妙过渡创设情境,引起认知冲突和认知期待,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时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的获取方式,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让学生欣赏几张公益广告的图片,体现情感价值观,将学生以前学的《有效地获取信息》进行了复习,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第二,通过趣味问题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生动而有趣的学习问题特别能吸引学生,趣味十足的信息技术问题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不断探究和深入思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会乐于学习,且有利于他们对信息技术问题的理解,这其中也不乏有趣的事例。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病毒特征》这一节中,先让学生看《特洛伊木马》视频片段,然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病毒具有哪些特征?学生被这个有趣问题吸引,思考问题的答案。
  3 任务驱动,突破学习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是非常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或多个典型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本节课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下找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通过具体任务使学习目标明确化,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操作,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突破。
  3.1 以生为本,设计支架式任务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坚持以生为本。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支架式任务是指将教学任务分解成多个密切联系,逐步上升的小任务,即支架,学生沿支架循序渐进的学习。教师在设计支架式任务时,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与所要达到目标间的差距,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个任务中包含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例如学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时,要求每一位学生用图片处理软件制作一份环保海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2)为图片添加突出主题的特殊效果;(3)对图片进行合成。把这3个知识点隐含在3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1)利用数码相机来获取图片;(2)根据搜集来的图片通过扫描仪将它转化为数字图片;(3)通过因特网来获取图片。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3.2 支架任务,驱动学习
  当支架任务确立后,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适当提示,特别是让学生明确完成各支架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以及各支架任务间的关系。教师也可以用5~10分钟,演示完成各任务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刚才授课内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即完成支架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不断的探索,驱动学习目标的完成。
  4 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一种的新的学习方法,它强调的是生生互动,培养的是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这种学习方法较之其他学科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不过组织者必须注意把分组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环节,在分组时要尽量根据每个学生掌握电脑的水平同,各自在知识经验、学习风格、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情况,本着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原则,采用异质分组方法,即将电脑水平较高的学生与较低的学生、学习风格和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分为一组(一般为4-5人),这样才可以使各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学完word软件后,为了巩固知识,要求学生以“保护海洋生物”为题制作一份电子小报。由于制作电子小报涉及的内容较多,如收集资料、撰写主题报告、录入文字、编辑图片、版面设计等,因而,根据学生在上网、写作、文字录入、图片编辑、版面设计等几个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按照异质分组原则进行分组,然后让各小组纷纷投入到活动之中。由于分组得当,他们在学习中互相交流、彼此争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明确分工,积极主动地操作,很快完成了任务。
  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不仅如此,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小组成果评比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组活动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
  5 展示作品,完成学习评价
  作品展示是以探究为过程、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学习评价方式,它给学生以最大的想象空间、创造空间和自我发展空间,对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教学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作品展示”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掌握操作技能的机会。学生“成果”的展示,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既有利于延伸学习兴趣,激发新的学习兴趣,诱发新的学习动机,更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开展。
  6 结束语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采用作品展示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在动中求乐,乐中求学,可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以及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与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