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行(四首)

2011-12-31 00:00:00李明
长江文艺 2011年7期


  麻城鹃
  
  以一座血染的城市
  为杜鹃冠名
  这是我写中国•麻城
  首届杜鹃文化节歌词时
  迸发的奇想
  
  麻城鹃,质朴的红
  想起这个名字
  就让人想起血与火
  想起红旗与太阳
  想起那些流着血
  冒着火,扛着红旗
  追赶太阳的人
  
  真希望,有朝一日
  麻城鹃能够成为
  这座英雄城市的市花
  在漫山遍野
  在楼台庭院
  竞相开放
  
  麻城烈士纪念碑
  
  鲜血、骨头和眼睛
  浇灌成高高的碑
  把城市的白天黑夜
  看得真真切切
  我每次从碑下经过
  总感到惶恐和不安
  害怕那些火样的目光
  透视出我人性的短
  
  乘马会馆
  
  这是一栋普通的山乡建筑
  这是一座古老的会馆
  因为一群播种星火的人
  冒着茫茫黑夜的凄风苦雨
  在这里播种星火,乘马会馆
  便星火般地亮堂起来
  
  那时,会馆里的光线很深
  一盏悬梁马灯,与壁上那面
  镰刀斧头旗帜相映生辉
  随着一声震天撼地的怒吼
  满屋衣衫褴褛的汉子
  高擎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
  怒潮般地涌向山山岭岭
  
  那是燎原大别山的星火
  那是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光
  那是1927年天空的彩虹
  当一个疮痍满目的国家
  在那场烈火中
  乘马会馆成为了红色经典
  而今,乘马会馆不再聚会
  当年那些聚会的汉子
  相继走进中国革命史册
  只有那盏悬梁高挂的马灯
  永远以永恒不变的姿态
  恪守寒暑,照耀着来人
  
   火 种
  
  “黄麻起义”失败后,七十二名起义军战士奔上木兰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一弯晓月寒光,照亮
  迂回曲折的山间小道
  七十二条汉子,死里逃生
  风尘仆仆奔上木兰山头
  梵宫庙宇的教徒,透过曙色
  凝望屋檐下的一颗颗红星
  心头充满对神的敬意
  木兰山接纳了这群不速之客
  接纳了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
  
  一向恪守阿弥陀佛的方丈
  十分虔诚地走进大雄宝殿
  亲手点燃一炷高香
  默默为这支队伍祈祷
  他深信这是一支正义的力量
  这是一蓬野火烧不尽的劲草
  这是一些救苦救难的神
  随着梵乐抑扬顿挫
  满院寒梅闹红了枝头
  太阳出山的时候
  七十二条汉子登上金顶
  回眸远眺硝烟未散的根据地
  尽在白色恐怖之中
  只有崖前那片霜过的枫林
  与红星红旗红日融为一体
  宛如一堆熊熊烈火
  冲天燃烧,其燎原之势
  足以烧毁一个没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