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极少报道重大时事新闻。由于节目局限,县级电视台大多没有独立的频道,只开设一个新闻性的栏目,报道的更多是地方会议新闻,相比中央、省、市级电视台,县级电视台在有关国际新闻以及国内跨省市的相关新闻报道中存在政策约制、资源贫乏、软硬件缺乏等诸多先天不足,形成了县级电视台对重大时事几近“集体失语”的现象。
也许相当多的县级电视台认为其处于基层,没有必要报道中央、省、市重点关注的重大时事新闻。笔者认为,地方台也应当具备对时事响应的必要和空间。
首先,由于目前电视传播技术的局限,电视传播网络在广大农村尚未完全普及,许多乡镇尤其是山区只能收看县级电视台转播的新闻,人们了解的重大时事新闻局限在中央电视台的联播,而新闻联播受时间的限制,只能报道重大时事发生的概况。其次,互联网在县以下乡镇和农村发展不平衡,上网的通常多为青年人,而他们上网浏览的新闻只是速效性的新闻事实,不能从宏观性和综合性上认识新闻意义。但是,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时,尤其是对一些带有典型意义的或涉及群众关心和关注的事件时,并不仅仅满足于对这一事件的简单了解,而是希望了解这一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等来龙去脉。
在上述状态下,县级电视台有必要适当报道重大时事。但是县级电视台获取新闻事实的时间相对上级台来说稍晚,如果单纯地转播上级台的有关新闻节目,势必会失去新的接近性和时新性。
县级电视台报道重大时事新闻,必须找准定位,在内容选择和报道形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县级电视台报道重大时事新闻时,不必单纯追求时新性和全面性,要大力倡导“做观点新闻”,对时事新闻进行引申和加厚,从中抓取最重大、最具创新性的观点加以放大。不断尝试从更好的视角、立场来解读、报道重大时政、经济和民生事件。要让观众看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发生的事(信息),但更进一步的是,要揭示出新闻和观众的生活、工作之间的利益关联,并告诉观众如何对待这种影响。要从“事实、解惑、反思”三方面来构建县级电视台时事新闻报道特色。
事实。就是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意义。自《中国青年报》首创“冰点”式新闻报道,中央电视台推出“东方时空”节目以来,重大时事新闻报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是在时事报道中,基本事实仍然存在。县级电视台在报道这类节目时,在客观上报道事实、让观众了解真相的同时,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一档融合新闻、情景短剧以及百姓才艺展示的全新节目——《村长开汇》,用电视活报剧形式呈现当下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以村长开会的口吻整合视频、图片、漫画等形式展示着每天都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以独特的播报方式,独家的视角和视觉,描绘一般人忽略的现象以及现象掩盖的真相。在特色上做文章,避免同质化,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
解惑。许多重大时事,在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和新闻线索,人们在了解事实的同时,急切需要得到对重大新闻时事有影响的评判。县级电视台有必要组织新闻敏感性较强和理论素质较高的有关人士,及时解析这些问题。比如,日本地震导致核辐射曾经在全国各出现抢盐事件。食盐关系到国计民生,人们关心食盐生产状况、存储状况是应该的。县级电视台在报道核辐射事实后,有必要组织专家解析核辐射相关知识、产生的影响等有关食盐方面的信息。罗山县电视台及时发布了《我县食盐来源井矿、供应充足,广大市民莫盲目跟风抢购》,并对当地党委政府采取的积极应该措施做了跟踪报道,很快在全县消除了恐慌。这样顺理成章地将重大时事报道同本地新闻报道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反思。如果只是孤立报道一个事实,不注意提供相关的情景和信息,让观众不容易读懂新闻、理解新闻与自己之间存在的关联,就可能使观众处于消极被动的收视状态,并因此产生事不关己和无所谓的感觉而转移了视线。有些重大时事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事件背后的问题发人深思。县级电视台立即调用关系网,由重量级嘉宾进行解读和点评;同时汇集记者、网络、节目网站、QQ群、手机短信反馈、热线电话等多方信息,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事件。近年来,有关方面为抑制房价实行加息政策。房价快速上涨在罗山县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当地党委政府虽然采取积极措施多方位解决这一问题,但收效甚微。国家金融宏观调整政策适时发布,县级电视台在报道国家金融宏观调整政策的新闻后,可以邀请当地政府方面负责人和有关人士做客电视栏目,探讨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同时邀请社会各方代表发表观点,带观众换一角度了解新闻,让广大受众既了解了新闻,又明辨了是非,增强了电视的宣传效果。
总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媒体市场的格局也在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县级台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不能仅停留在应付会议新闻的层面上,要适当关注重大时事。县级电视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用最低的成本创造出优秀新闻栏目,用创新的思维打造出时事新闻县级播报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罗山广播电视局)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