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1-12-31 00:00:00段毅伟
科技资讯 2011年30期


  摘要:本文从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以能力为主线建构理论、实践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从两个大的方面探讨三年制中专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旨在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关键词:药剂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药剂专业中职教育是医药生产、流通、营销大发展中产生的新的较热门的专业,在提高医药行业整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药剂专业如何适应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药品生产、营销、应用、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已经成为药剂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坚持育人为本、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保障、技能支持和人才贡献。
  
  1 教学模式
  1.1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云南省已有药品生产企业160多家,零售药店2000多家。这必将需要大批医药人才,其中不仅需要大批研发人才,还需要大批的一线操作技术人员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和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1.2 实践教学内容的确定
  针对性地将学生进入企业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必备应用技能课程纳入教学范畴,以实现职业性需求与教学模块化的充分融合,在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在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技术和创新精神。安排实验内容时不能采用传统、单一的实验室教学模式,尤其要避免大量验证型实验的出现。而是要使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相结合,实验内容结合实验室内的操作和实训基地的训练,综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在实践内容中溶入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基本技能及知识的实用性,又重视技术的先进性。使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发展更趋于合理的教学目的。
  1.3 教学方法多元化
  课程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向任务趋动法、案例法、行为引导法、角色扮演、现场教学等方法转换,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向多功能一体化的兼有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以及企业生产现场转换。
  1.4 考核方法多样化
  课程考核方法改变了传统唯分论的观念,转而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呈现灵活性、多元化,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报告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法。
  
  2 实践模式
  2.1 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
  针对药厂实行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工作,我们通过工作来实现学习,老师们共同找到典型的工作任务,据此确定教学和建设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 是学校又像企业,是教师又像师傅,是学生又像员工,是课堂又像车间。基于生产,基于技术,基于流程,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出学生,企业盖厂房,共建生产实习基地。基地可同时容纳成百上千名学生上岗就业。通过合作,学校提高了办学效益,对企业而言,相比从社会上招收的工人,学生素质高、接受能力强、管理难度小,也缩短了培训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学校应该组织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生产岗位的学习,之后教师按照企业技术的要求、工作岗位流程进行授课。并根据企业的任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按照项目设计流程,共同学习相关知识、企业应用标准和工作方法,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学校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教师,这些外聘的教师和学校的教师一起参与到工学结合相关专业的培养和实践指导中。
  2.2 订单培养模式
  针对社会药房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和健之佳、一心堂等药店共同完成,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订单教育有利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同步。其次,订单培养突破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次合作,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再次,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另外,订单培养还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
  2.3 顶岗实习模式
  针对医院药房实行顶岗实习模式是指学生到医院具体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工作实践。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工作期间有正式的工作岗位,要像正式员工一样承担一线的岗位职责,这是顶岗实习的重要特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学校教师的指导,而且还要接受医院委派的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药师指导,与此同时,医院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反馈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学校则根据医院实际和要求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工作实践锻炼,有助于学生的快速成长和增强实际独立工作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起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认识职业岗位,促进学生就业 。
  总之,工学结合是使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可行之道,它是实现中职学校与企业良好合作并体现自己办学方向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较好途径,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