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三要素分析

2011-12-31 00:00:00姚光亮
科技资讯 2011年30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对方向、力量、弧度三要素的分析,指出影响三要素的各项技术动作,阐述其力学及生物力学原理,分析影响投篮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篮球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方向 力量 弧度三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式,是各种单手肩上投篮的基础,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其它技术动作和不易防守的优点,能在不同的位置和距离上应用。规范的投篮动作是投篮命中率高的重要保证,而不规范的投篮动作往往也能达到一定的命中率,这在大众人群中,尤其是在初学者中,形成了一定的误区,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障碍。决定投篮命中与否,无外乎力量、方向、弧度三要素。任何投篮只要结合好三要素,都可以命中,然而,规范的投篮动作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命中率更高、更稳定。本文通过对方向、力量、弧度三要素的分析,阐述正确控制三要素的原理与动作方法,并提出相应建议。
  
  1 保证正确的方向
  投篮时,身体应正对篮筐,双脚脚尖指向篮圈。瞄篮点应在篮圈离自己最近的点上。投篮用力的方向应与自身冠状面垂直,以保证方向的正确性。持球的位置应在投篮手同侧头或肩的前上方,投篮手单手持球要稳,非投篮手扶球的一侧,在投篮时保证大方向。如果投篮偏的太大,那就是用力的方向问题,或者非投篮手没有扶稳球。对投篮方向的微调,则是由手指完成的。持球时,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指根以上部位触球。在持球时,手指不能靠的太近,太近了面积小,对球体控制不稳。手掌要正对篮筐,大拇指与小拇指的连线应与身体的冠状面平行。投篮出手时,中食指拨球。中食指不宜太近,两指拨球产生的合力方向与大拇指与小拇指的连线垂直,确保用力方向通过球体的重心。投篮出手时,向身体前上方用力,手臂完全伸直、停顿,身体不可发生扭转。另外,投篮手肘关节是否内收、球在额头上方的具体位置,首先应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协调自然;其次,要给自己的双眼留出一个良好的视角,方便瞄篮。
  
  2 正确的控制投篮力量
  投篮的用力过程,是自下而上全身各个关节协调用力的过程,是力量传递和力臂叠加的过程。它始于脚前掌的蹬地,经由踝、膝、腰、肩、肘、腕各关节,最后通过手指关节的拨球传递到球体,给球一定的作用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出手速度,从而决定其飞行的高度及远度。这是一个自下而上,协调连贯的用力过程,各个关节的伸展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投篮动作不能脱节,尤其是最后的手指拨球,必须快速有力,把全身的力量传递到球上去,否则就会损失部分关节的做功。
  篮球的重量不过五、六百克,即使八九岁的儿童也可扔出十几米远。然而,投篮是一种技巧,不能用蛮力。投篮力量不足,主要原因就是用力没有协调连贯,没有充分利用身体的各个关节。每个关节的力量都用到了,力臂就越大,投篮就越省力。要合理运用关节的力量,就要保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这就决定了教科书上规定的投篮动作:两脚不能分得太大,以防力量在水平方向分解;两脚平行或投篮手的同侧脚略靠前,保证自下而上的用力;两膝微屈,135度时力臂最大;上体基本保持正直,使力量垂直向上传递;肩肘腕基本接近三个90度,最后通过手指尖柔和的将球拨出,手臂完全伸直送球,脚后跟微微抬起。
  力量足了,还要正确的控制力量。首先,应该养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动作不固定,则力臂不同,力臂不同,则力量难以确定。形成动作定型后,身体作用力臂基本相同,力量就比较好掌握,就可根据离篮筐远近而选择用力大小。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动力定型,培养出手感,就能掌握在不同的距离用不同的力量。
  
  3 投篮的弧度
  投篮的弧度的高低对投篮命中率有直接的关系。投篮时的投射角越大,球的飞行弧度就越高,入射角就越大,入射截面就越小,投篮的命中率就越高。影响投篮弧度高低的因素很多,如投篮距离的远近,出手点的高低,出手角度的大小,出手的初速度等。投篮的抛物线有高、中、低三种:出手角度大的高抛物线,球在空中飞行距离长,进篮误差大;出手角度小的低弧度抛物线,球在空中飞行的距离短,入篮角太小,难以命中;采取中弧度的抛物线投篮,省力,篮球与篮圈的径向间隙又可达到最大值,球心和篮心的偏差最小,故中弧度的抛物线是最理想的投篮抛物线。
  出手角度的高低决定投篮的抛物线。如果投篮弧度过低,可适当提高投篮手臂出手时的角度。如果投篮弧度略低,可增加手腕后仰的幅度和手指拨球的力度,增加球的向后旋转。球的后旋强,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空气的阻力,增加飞行弧度。投篮出手后,保持投篮姿势不变,重心不能前移,否则会增加球向前飞行的力量,相应降低了投篮的弧度,降低投篮命中率。
  总而言之,方向是前提,力量是基础,弧度是保证。方向若有偏差,球肯定不进。力量与弧度息息相关,力量不足,球飞行高度、远度受限,若弧度高,飞行远度就会近,如三不沾;若要飞行远,则弧度必然降低,容易弹筐而出。力量与弧度的协调,在投篮时尤为重要,是命中与否的关键因素。
  
  4 教学与训练中的建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不能简单的灌输,填鸭式教学。认识不清是大部分错误的根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提问,探析事物的科学原理。
  强调动作规范性。初学投篮时,命中率一般较低,此时不能过多的关注命中与否,应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大量练习,量变引起质变,形成动作定型后,逐渐提高命中率。
  在教学训练中,抓细节。基本的动作方法,比较简单。而真正造成差距的是动作的细节,如手指手腕的拨球,投篮后手臂的定型,身体重心等问题。教练应及时发现细节上的错误,给予纠正与提高。
  采用表象训练。与平时训练相结合,穿插表象训练,有助于修正错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方法,提高投篮命中率。
  目标与信心。掌握技术后,应不断提高目标,不能满足于现状。投篮时,保持高度的自信,相信自己的每一次投篮都会命中。
  
  参考文献
  [1] 篮球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