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中职学校电子电路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探讨了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依据教学计划指导中职生做好电子电路实验,提升自主动手参与学习研究热情,对保障设备安全,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提升电子短路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多元化实践思维与创造能力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中职生;电子电路;实验;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前言
中职学校电子电路课程是通信、电子、电工、计算机等学科专业均交叉包含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囊括的丰富知识点、专业技能培训内容为中职生提供了拓宽知识面、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机遇。其中电子电路实验更是整体课程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巩固电子电路学科理论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技能完善发展的必不可少途径手段。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决定,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欠缺一定的学习兴趣,倘若将各类丰富的理论学科知识合理融入电子电路实验课程中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令他们在自主动手的操作与探索中掌握学科知识精髓与综合实践技能。然而中职学生性格多活泼好动、不受拘束,自制能力较差,言行容易失控,因而在实验课程中往往容易呈现混乱、失控的局面,甚至会隐藏一定的不良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状,广大中职学校教师应对电子电路实验课程进行有效引导与精心、科学的组织,令中职学生在实验课程学习中既呈现积极主动性又遵守相关学习要求与实验流程操作规范;既包含良性的师生间互动交流,又令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形成与同组操作人员的完善、默契配合。整体电子电路实验教学进程应全面包含前期充分准备阶段、科学实施阶段与整理及评价阶段,以上三类过程均应渗透教师的合理指导与广泛积极的主动参与。
2、确保中职生在教师合理引导下科学有序分编实验小组
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有序实施应建立在科学的分编实验小组基础上,只有以小组单位进行人人参与的实验操作学习,令每一位成员均深入参与到各项实验具体环节中,通过积极的配合、相互的竞争才能激励各组成员在良好的协同合作、互相扶助中圆满完成实验任务,由此可见实验小组的人员搭配是否合理十分关键。一般每一实验小组应由三至四人组成,应注意成员性别的差异性、人员性格的差异、遵守纪律与各项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合理分配。例如我们在指导中职生组建实验小组时应尽可能避免将同类性别的成员组成为一组、或在同一实验小组中均是自控能力较差、无法严格遵守相关实验操作纪律的学生。前一类情况容易影响实验任务的良好完成,而后者则容易影响整体实验进程的顺利开展,引发不良安全状况。另外在每一实验小组中我们应选派一位责任心强的中职生担任组长职务,令他们合理组织其他成员撰写实验报告、科学分工、令组员关系完善协调并合理分配承担的各项实验工作,同时还担负着与老师的良性沟通与协调职能。
3、引导中职生明确电子电路实验目标与规范,树立科学操作原则
在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中我们应科学依据教材相关要求并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状况制定相适应的实验目标,令其在充满合理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令学生探究的科学价值。同时在开展实验之前我们应通过反复强调、明确列入实验报告引导学生坚决克服实验进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带着问题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稳而不乱、快而不糙,从而营造良好的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效果。另外我们应令学生科学全面的掌握电子电路实验操作技巧、遵循相关原则,包含每次实验中需掌握的操作方式、明确熟悉各项设备仪器性能、作用及应用方式。例如在电路连接完毕后应引导学生先履行必要的检查步骤,而后在进行开关的闭合;对测量仪器的应用应注意量程标准,合理进行零点调整等。只有令中职生充分掌握了各项电子电路实验操作原则,才能令其在实验进程中遵循规范标准,合理避免不良实验事故并最大限度降低违规操作对实验器材造成的破坏影响作用。再者广大教师应通过丰富、生动的引导令学生完善明确相关实验的操作顺序,进而令整体实验进行的有条不紊、不发生任何实验步骤的遗漏或出现不良操作问题。在实验开始之前首先应指导学生完善准备实验材料与相关器材,在熟悉其属性、特征与功能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前期调节与整合处理。对于具体的实验步骤我们应合理安排,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步骤后均应对观察的实验现象与得出的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完善的记录。同时在实验完成后我们应引导学生详细整理相关实验报告并最终得出科学结论、加入自己对实验的创新意见提出对电子电路实验的合理化建议等。在以上实践环节中应注意的是,我们只需围绕相关实验目标、符合各项实验的操作原则即可,不同实验小组可能会在具体操作环节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并变换一定的顺序,对这部分创新我们可以给予肯定,然而一些实验小组倘若仅仅是为了节约时间、简略步骤、草率行事,违背了电子电路实验操作原则,则很难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并违背了电子电路实验锻炼的科学目标。
4、密切注重实验进程,实施科学的辅助引导
开展电子电路实验进程中,广大教师应密切注重实验各环节,强化科学引导、实施监督管理,关注每一项实践任务的新动态、新变化,令整体实验过程按照计划安排有节奏、有步骤的进行。同时我们应依据实验进程中的现场状况对不同实验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存在的问题则可展开全班指导、重点研讨进而主力击破。在结束实验之后,对于各小组实验成果我们应进行总结与分析,在班级选出实验结果最准确、实验结果中等与实验失败的小组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实验成败的具体原因,发掘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从而将其作为下一次实验的依据或经验教训,进而全面提升中职生电子电路实验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全面做好实验准备工作检查,确保学生的主体安全性。首先应对每一实验小组核查其是否完善准备实验报告、每台设备仪器是否准备妥当、每一电子电路实验台是否存在开路或漏电等安全故障,每一项小组元器件状态是否完好,连线的配置是否齐全等,从而为中职生营造良好的电子电路实验环境,确保学生的主体安全与电子电路实验的顺利进行。
5、结语
总之,基于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在整体实验进程中实施科学的组织与引导,充分调动中职生积极主动参与性,创设丰富的实验环节切实提升他们的主体参与热情,通过良好的师德师风感化中职生,令其真正客服散漫、不遵守实验规程的习惯,在电子电路实验进程中构建一种良好思维势头,形成严谨治学态度,通过自主的实验学习得出正确规范的实验结果,营造安全有序的实验环境并触类旁通,实现电子电路学科综合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裴文荣.电子电路实验的改进[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吕金凤,王文澜.电路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策略实践研究[J].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