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时代的人本回归

2011-12-31 00:00:00吴涛
科技资讯 2011年30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功利时代两种不同文化:“狼文化”、“羊文化”的诠释,解析了狼性选择与人本管理给企业治理带来的利与弊;阐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羊文化的友善、双赢、顺从、利他,已成为管理伦理法则中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应建立完善的人本管理机制,并运用感情管理等多种方式,达到人本管理的目的,让更多的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功利 人本 狼、羊文化
  中图分类号: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1功利与人本:狼文化与羊文化的博弈
  功利,指眼前的功效和利益。从《管子·立政》篇中的“有不合于令之所谓者,虽有功利,则谓之专制,罪死不赦”,到现代诗人艾青《我的父亲》诗:“我曾用无数功利的话语,骗取我父亲的同情”。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功利一词多含贬义。而这个词又是所有人无法回避的,诚然企业可以放眼未来,长期打算,但却没有哪个领导者希望一掷千金,十年磨一剑;而相对于功利而言的人本,顾名思义是以人为中心,这是人类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向前推进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对于狼文化的阐释从以“狼”造的词:引狼入室、声名狼藉、鬼哭狼嚎等,不难看出,狼已成了凶残与恐怖的化身。著名管理学家克里斯韦尔·弗里曼博士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狼的精神,它是教导你默契合作的无价之宝”。也许正是因为狼是一种集竞争性、合作性、服从性、忠诚性为一体的智慧动物,在既已确定的组织和规则下,只遵循团体协作、服从的原则,同时表现出对狼王最高限度的忠诚征服人众多企业家。狼不再是我们的敌人,人们开始挖掘狼身上的优秀品质,因为狼的习性可以让几乎每一个企业尝到奋斗的甜头。海尔的张瑞敏高呼着:“狼来了要想不被狼吃掉,就要使自己变成为狼”;而羊在世人的眼中是温顺和善良的代名词,在管理学伦理学中,羊往往和人道主义联系起来,风靡中国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也无不向世人昭示着羊族的美好。羊文化的精义在于以人为本,要用温和的态度待人,不靠暴力颠覆、吃掉对方等恶的手段获胜,要靠努力塑造和更新自己、用人本管理的合力来创造价值。
  
  2企业管理的选择
  《狼性总经理》作家姜汝详以“唤起狼性!持续获胜!”为口号,提倡狼性总经理的领导哲学,他说“未来世界只有一种公司能够生存,那就是狼性公司;未来只有一种企业家能够生存,那就是狼性总经理”。在这个充满着物欲的功利时代,狼性的选择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他们尊崇狼嗅觉敏锐,善于捕捉机会,富于进取心和攻击性,永不言败及良好团队精神驰骋于商界中。
  在功利时代的今天,狼性管理的服从、执行、智慧、竞争、忠诚,确实可以让许多刚刚兴起的企业,或者是刚刚进入某一个领域的企业迅速的崛起。以国内的很多企业为例,杀毒软件360为了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先行打出免费的旗号,用狼一般的速度迅速占领了中国内地的市场,但却无一避免的与瑞星等国内知名杀毒软件展开口水大战,最终拉开了国产杀毒软件免费的序幕。当企业的规模越来越来,人员越来越多,狼性的企业内部管理和用狼性与同行竞争,带来的只能是两败俱伤。在国内的电器行业,格兰仕进军空调行业与顺德空调行业老大美的的拳头产业,美的进军微波炉领域,并与同是微波炉核心产业的格兰仕,顺德的万家乐和万和,青岛的海尔和海信之间,合肥的美菱和荣事达,都把对方进入自己的核心产业领域看作是对自己的侵犯,于是它们之间都发生不惜代价的恶性竞争,一时间烽烟四起,最后大家都无钱可赚。
  “狼性文化”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狼性中的残酷无情,让企业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形成“双输”的结果;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由于人性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强硬的刚性文化,可能引起信任感的缺失,产生巨大的内耗。很显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是一剂致命的毒药。吕大吉先生认为:“人道主义的根本意义,在于实现人的本质,使人在社会中按照人的本质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本原则是当代管理的必然趋势,“随着几百年来人道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生活领域的民主建设,那种‘不把人当人看’的管理方式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华为公司的“土狼文化”、《华为基本法》可谓是声名远播,公司创始人、军人出人的任正非在2000年之前一直企图以中国传统文化构筑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立以国家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当华为成长为一家全球化大企业时,其形成的文化却难以实现跨文化的有效融合与管理。华为一方面被要求继承追求卓越、持续的艰苦奋斗、默契的团队合作的传统,另一方面要在新形势下追求规范、精准的职业化行为。华为必须从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土狼心态,逐渐走向开放。任正非和华为管理层开始积极探索华为文化的转型。不仅通过总裁信箱、开放日、合理化建议箱等多种沟通渠道帮助员工化解思想中的烦恼,还开展了“家属参观日”活动邀请员工家属参观公司,增进员工家属对公司的理解和支持。此外,任正非开始在华为大力倡导“千手观音文化”,即用一颗坚持的心和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换来和谐的舞姿,也就是华为的艰苦奋斗与自强不息文化。祥和宁静的观音逐渐取代躁动不安的狼成为华为文化的新象征,人本管理下的羊性回归,让不断壮大的华为越来越从容地面对外面的世界。
  
  3人本管理实现的途径
  企业管理具有社会和自然两种属性,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进而支配物质资源的配置来达到的,于是企业管理就必然是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著名管理学者戴木才认为,人本原则或者说人道原则作为管理活动的一项一般伦理原则,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规定: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将人视为一切管理活动的最高目的;第二,坚持“为了人而管理”的管理目标;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实现人本管理的途径,则成为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按传统的管理学观点,组织员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的达成组织总体目标,“激励机制”被广泛采纳。而作为单一激励措施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显得“捉襟见肘”。在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比较高的今天物质激励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对于传统的管理理念,精神激励也是建立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且管理者很难适时适度地给予合适的人符合其自身意愿的精神激励。人本管理的实现更多的应依靠感情管理、制度、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管理处理各种关系提供了根本原则,从而成为管理构建道德准则,进行伦理精神塑造的根本价值导向;这种管理理念在管理道德活动中既是激励机制的基本方向,也是约束机制的基本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2] 吕大吉. 人道与神道[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0.
  [3] 赵普.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