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管理

2011-12-31 00:00:00范双斌
科技资讯 2011年30期


  摘 要: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状况、煤矿的生产经济效益。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技术管理重点在于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顶板事故,保证安全生产。为此,本文结合某实际综采工作面实例,重点介绍了支护设计,以及初次放顶其间的技术管理措施,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支护设计;顶板管理
  中图分类号:TD3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 (2010)10(c)-0000-00
  1、概况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上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巷道、切眼掘进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变化不大,煤层平均厚度为7.2m,煤层以亮煤为主,少量镜煤和暗煤,玻璃光泽,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煤。该面煤岩层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小背斜(张庄背斜),背斜西翼走向105°,倾向15°,煤岩层倾角平均10°;背斜东翼走向168°,倾向78°,煤岩层倾角平均10°;根据巷道的实际揭露资料,工作面内构造比较简单,除面北部的DF12和西部的F29断层外,只在工作面切眼上部揭露一条落差1m的正断层f1,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影响不大,另根据物探资料,在工作面中部有一条落差0~3m的正断层,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在回采过程中预计还会揭露个别小断层。
  2、工作面支护设计
  2、1液压支架所需支护强度计算
  用估算法确定:P=MR/(K-1)×N×9.8×10-3=0.74(MPa)
  式中:P支架支护强度;M最大采高,取3.8m;R煤层顶板岩石容重,取2.7t/m3;K顶板岩石碎胀系数,取1.3;N考虑老顶周期来压不均衡的安全系数,取2.2。
  按经验公式计算:P=A·M·R×9.8×10-3=8×3.8×2.7×9.8×10-3=0.804(MPa)
  式中:A顶板岩柱相遇采高的倍数,取8。
  因0.74MPa<0.804MPa,因此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大于0.804MPa。
  2、2支护设备选择
  3111综采工作面选用基本架ZZ6200/17/38型支架59组,上下两端头各配置3组ZZG6200/23/35型端头支架。全面共计65组支架,从上端头至下端头一次编号1-65号支架。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结合煤层采高,综采面选用ZZ6200/17/3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符合本工作面支护要求。
  3、初次放顶期间的支护要求及顶板管理
  本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配置59组ZZ6200/17/3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两端头各配置3组ZZG6200/23/35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共65组支架,对工作面实行全支护法管理。
  3、1正常工作时期
  采用追机移架的方法对顶板进行及时支护,在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后移运输机。正常情况下,采用及时移架少降快移一次到位的方式移架,正常移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5架,不超过6架,端面距不大于340mm。顶板破碎及过断层时,要紧跟采煤机前滚筒带压移架或超前移架控制顶板即:当发现片帮严重时,不等采煤机割煤就进行移架,再进行其它操作,工艺为:移架→割煤→进刀(牵机)→自端头顺移运输机。在移架后,若遇面前片帮要及时伸出伸缩梁护顶,减小端面空顶。
  3、2特殊时期
  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管理:根据3115面经验数据预计该面初来压步距24-27m,周期来压步距为12-13m,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1)初采时,必须做好矿压预测预报工作,由矿压部门在轨道、运输顺槽挂牌标明来压位置,来压前注意观察现场顶帮变化,及时加强支护;2)工作面支架液压系统要有足够的压力(不低于24MPa),泵站系统压力不得低于30 MPa,乳化液浓度在3-5%范围内,超前支护支柱初撑力不低于50KN;3)支架支护状态良好,系统不渗不漏,安全阀满足要求;4)按正规循环作业,尽量加快推进速度,尽可能的减小来压对回采的影响,面前出现地质构造要配合板棚背顶控制顶板,严格控制采高,工作面运输机及时调整顺坡,避免支架超高或压死;5)来压时要带压操作及时拉超前架,正确使用好伸缩梁、护帮板,对顶板及时支护;6)若出现片帮应及时伸出支架伸缩梁,用好护帮板,缩小面前空顶;7)拉架时要做到少降快拉或擦顶移架;8)加强工作面来压期间矿压预报观测,发现工作面两巷顶板破碎压力大时,提前采取措施配合倾斜板梁加强支护,超前支护增加支护长度及密度;9)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停采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顶板破碎地段),要上下盘顺坡并及时拉超前架伸出伸缩梁使用护帮板护帮,移架时配合铺网及木料控制顶板。断层落差在1.5米以上时补充措施。
  3、3工作面端头顶板管理
  加强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支柱质量检查,每班要派人检查、检测,发现失效、漏液支柱及时更换,并坚持好支柱二次注液制度;加强工作面及两巷支护质量、顶板动态监测工作,做好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及预测、预报、记录工作;超前支护以外锚网支护巷道若出现顶板、开裂、离层、破碎等现象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用单体支柱配合板梁打点柱或架棚维护;正常生产中,要根据安设巷道中的顶板离层仪、巷道已暴露断层、破碎带及压力异常地段的支护强度等实际状况,提前采取措施加强支护,及时改变超前支护形式、长度、密度,保证行人及运输安全。
  四、结语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状况、煤矿的生产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笔者从事采煤工作的相关经验以及某实际工作面的设计,简要地概述了选用的采煤方法及工作。重点介绍了支护设计,以及初次放顶其间的技术管理措施,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若江. 石灰岩顶板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初次放顶管理实践[J]. 山东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