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突发性气象灾害问题变得更为显著。本文以气象科普的观点阐述气象预警信号的种类、等级、发布流程及常见气象灾害应急防范措施。
关键词:气象科普 气象灾害 应急防范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并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可见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已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作为气象部门我们应该做到:一要科学预警;二要及早防范。通过向大家简单介绍预警信息和应急避险相关知识,将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1 气象预警信号的种类、等级、发布流程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的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的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可以主动拨打12121或当地气象局咨询,或通过电视、广播等手段获得预警信息。
常见气象灾害应急防范措施
灾害来临前,首先不要恐惧、紧张、惊慌,要镇静,更不要对外来救助失去信心。提早准备防灾物品,如准备清洁饮用水、食品、常用药物、雨伞、手电筒、收音机、手机、绳索、御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等。积极参加意外伤害保险,以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害。
2.1台风
2.1.1台风来临前的准备工作
⑴关紧门窗。
⑵如果房屋是危旧房屋,应组织马上转移避险。
⑶应及时停止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并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
⑷不要到台风可能经过的地区旅游或海边游泳,更不要乘船出海。
2.1.2台风来了的应急措施
⑴关好门窗,尽量不要外出。可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以防玻璃破碎伤人。⑵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再临时建筑、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⑶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⑷如果又遇上打雷,应采取防雷措施。
⑸强台风经过期间的短时风小雨停,可能是台风眼经过,此时一定要在房子里或原来的藏身处等待一段时间,不要急于到室外。
2.2暴雨
2.2.1暴雨来临前的准备工作
⑴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地方,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⑵暂停室外活动,应立即组织人员到高处暂避。
2.2.2突发城市雨涝的应急措施
⑴尽快撤到楼顶避险,立即发出求救信号。
⑵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过马路要小心。
⑶雨天汽车在低洼处抛锚,千万不要在车中等候,要及时离开汽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⑷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房的屋顶。
⑸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
⑹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或学校、老师、家长等取得联系,或直接拨打110、119求救电话,报告自己的确切位置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2.2.3突遇山洪的应急措施
位于山区的人员,在暴雨期间一定要提防山洪灾害。
⑴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沟谷往下跑,而要向两侧高处快速躲避。
⑵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涉水过河。
⑶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拨打110、119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寻求救援。
2.2.4山区旅游如何躲避泥石流
雨季到山区旅游,要提防泥石流带来的危害。
⑴在泥石流多发季节(比如夏季)内,尽量不要到泥石流多发山区旅游。
⑵野外扎营时,不要在山坡下或山谷、沟底扎营。
⑶发现泥石流袭来时,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
⑷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
⑸在泥石流发生前已经撤出危险区的人,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收拾物品,应等待一段时间。
⑹尽快与当地政府、防灾部门取得联系,或直接拨打110、119求救电话,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2.3暴雪
2.3.1遇暴雪天气的防范措施
⑴注意添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⑵尽量不穿硬底或光滑底的鞋,要当心路滑跌倒。
⑶路过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凌融化脱落而被砸伤。
⑷如房屋是危旧房屋,应迅速撤出。
⑸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学校或家庭。
⑹遇暴风雪时,应暂停室外活动。
2.4沙尘暴
2.4.1沙尘暴来临之前的准备
⑴关好门窗,可用胶条对窗户进行密封。
⑵如果是危旧房屋,应马上组织人员转移避险。
⑶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⑷准备口罩、纱巾等防尘防风物品。
2.4.2对付突然袭来的沙尘暴的应急措施
⑴尽量减少外出,待在门窗紧闭的室内。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树木和广告牌。
(3)遇沙尘暴看不清路时,不要乱跑乱窜,可背向沙尘暴来向蹲下,等待沙尘暴过去。(4)一旦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2.5高温
2.5.1遇高温天气的防范措施
⑴收到高温预警信号后,要及时采取防暑措施。比如准备防暑降温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⑵安装的空调、电扇不要直接对着头部或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吹。
⑶白天避免或减少室外体育活动,尤其是10-16时尽量不要在烈日下运动。
⑷外出旅游,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⑸不可过度吃冷饮,不要暴饮暴食,避免肠胃不适。
⑹浑身大汗时,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⑺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⑻要留神蚊、虫咬伤,避免开水、滚油烫伤等,因为高温时伤口易发炎,不易愈合。
2.6雷电
2.6.1室外防雷
⑴如果遇打雷、下雨,不要奔跑赶路,应迅速寻找并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如正在汽车内,不要下车,要紧闭车门车窗。
⑵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筒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⑶在旷野里没有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可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身向前屈。⑷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羽毛球拍、网球拍等物品扛在肩上。
⑸万一发生不幸的雷击事件,同行者要及时报警求救。
⑹不要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
2.6.2室内防雷
⑴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⑵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⑶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如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电话等。建议拔下所有的电源。⑷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2.7冰雹
遇冰雹天气的防范措施:
⑴关好门窗。
⑵暂停户外活动。
⑶遇冰雹来临时,不要在高楼、广告牌、烟筒、电线杆或大树底下躲避冰雹,尤其是在出现雷电时。
2.8大雾
遇大雾天气的防范措施:
⑴有晨雾时最好不要开窗。
⑵尽量不要进行露天集会。
⑶穿越马路时,要看清来往车辆,遵守交通规则。
⑷外出时可戴上口罩。
⑸骑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
⑹乘车(船)不要争抢;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2.9道路结冰
从秋末到春初,如果地面温度低于0℃,道路上会出现积雪或结冰现象,易使车轮打滑,行人跌倒,造成摔伤,因此要注意防范。
⑴注意添衣保暖,出门最好穿防滑鞋。
⑵人员和车辆在路上,要小心慢行。
⑶听从交警指挥,出现绿灯信号后,才能从斑马线穿过马路。
(4)不要在有结冰的路面或空地上玩耍。
2.10龙卷风
室内防范:
2.10.1⑴在室内,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
⑵在楼上,应立即转移到一楼,暂避到比较坚固的桌子底下,抱头蹲下,或躲在厨房、卫生间里。
⑶如房屋是危旧房、活动房或其他的简易临时房屋,应立即撤出。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10.2室外防范
⑴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垂直方向逃离,就近寻找低洼地面趴下。
⑵要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⑶如在车上,立即离开汽车,到公路旁的低洼地躲避。千万不要待在汽车里。
⑷在公共场所,要服从指挥,有秩序地向指定地点疏散。
3 结语
遇到气象灾害危机生命安全时,或遇其他紧急情况,可拨打110、119或120求救。
以上是几种常见气象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面临灾害时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旨在提高大家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