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保变电运行安全是变电站管理工作中基础而重要的工作,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本文以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的相关措施作为出发点,建议制定并完善整套安全运行措施制度,从人为因素、设备因素以及危险点预控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以期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使之在实际运用中能取得良好实效。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1变电运行中的人为因素管理
1.1 提升人员思想和心理素质
不断提高整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坚实有力的基础。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南应“以人为本”,有效激发每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对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要求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道德修养,树立较强的事业心。举办形式丰富,内容多彩的各类安全学习活动,活动重点在于加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规程》知识竞赛,听取事故通报,学习上级的指示文件。针对专业工作的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安全讲座,使员工更清楚的了解自身职责,并在思想上自觉的重视工作中的任何环节,形成严谨、踏实和细心的工作作风,使安全隐患在源头上得到遏制。提高员工心理素质,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演,以保证当事故发生时,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避免事故程度加深。
1.2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首要工作是提高相关技术措施,加大对防误装置的投入,改造更换五防装置,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完善《现场运行规程》及《两票管理》,根据现场运行情况编写并完善典型操作票。
就技术水平层面,时常组织相近技术工种不同岗位的员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对近年来本行业所发生的各大事故案例,举一反三的分析探讨学习,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针对工作上的问题提出批评建议,加深技术研究,提出技术上的创新。同时应加大培训力度,并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
1.3 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及责任制
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操作票的检查、执行及监护,工作票的签发、交底及许可。严格执行现场及设备的检查制度,设置有效的危险点预控分析,及时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避免人身及设备的损伤。严格把关,操作前,做好必要而充分的准备,仔细核对当前运行方式;操作时,严格执行监护复诵制度,严禁无调度命令、无票操作。严格履行工作票要求,所有安全措施必须在许可工作票之前一次做完,确定悬挂的标示牌、地线的装设地点及安全遮栏设置的范围,并对工作负责人现场交底。对于重要操作,严格实施倒闸操作分级监管制度,在倒闸操作的全过程中加设第二监护人。加强管理防误装置,严格实行《防误装置管理规定》,同时增大对装置的维护检修工作力度,确保防误装置处于良好状态。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障变电运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依据不同部门的目标和任务、不同岗位的职能要求,将责任细化、规范化、条理化、具体化到每位员工。对每个岗位制定完整的奖罚责任制,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心,也带动其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2 加强设备管理
2.1 设备筹备阶段的管理
根据实际需要及日后的发展,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择的电气设备必须性能优良;对设备的制造及出厂试验严格把关,以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实用而全面;加大对安装、调试及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好验收工作,避免由于设备本身的问题引发事故。
2.2 设备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及维护
设备在运行中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随着设备逐年老化,也会出现各种缺陷,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运行监管,仔细辨识信号、表计、音响、光字等,严密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对于突发的异常现象,必须弄清原委,并进行分析总结,以防日后再次发生;巡视检查电气设备时,若发现异常,应着重从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气味、温度、振动等变化情况,对其进行辨析,找出原因;根据设备的新旧情况、功能特性合理安排正常巡视和特殊巡视周期,对已经存在缺陷的或重要设备适当增加其巡视次数,同时对缺陷进行密切跟踪监视,了解并掌握其发展趋势,以便加强对同类设备的监管,做到尽早预见缺陷,尽早消除缺陷;对设备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依据设备运行情况,制定维护计划,及时消除不良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 预控危险点
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不能只等到事故发生才做处理,尤其是电力作业,一旦事故发生,给人员、设备、行业甚至社会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所以预测变电运行危险点,并加以控制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3.1 预控危险点概念
所谓危险点是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对作业人员和机器设备造成危害,引起安全事故的作业环境、违规行为等。对危险点进行预控主要是对工作内容、方法、人员、设备及环境等进行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根据有关规范制度,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并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实施,以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3.2 危险点的查找及控制
危险点的特点主要是复杂多变、客观、潜在性以及可预知,有以下情况:①因特殊天气变化而产生的;②因设备检修或维护不当而产生的;③因机器设备自身缺陷而产生的;④因作业操作不当或违规而产生的。
变电运行工作主要有四部分内容:巡视维护、倒闸操作、设备验收、工作票,危险点则主要存在于倒闸操作、设备验收、工作票许可执行这三部分中。所
以,在日常巡视维护中,应实地普查每个设备,查找其中的危险点,做好相关记录总结,并及时上报。在倒闸操作中,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现场运行规程以及典型操作票,从工器具的使用,操作的规范性、顺序性等方面查找危险点。在设备验收过程中主要集中考虑设备状态的恢复情况,从接线问题,保护措施等方面查找。工作票应将其执行过程分解,分别去分析其各类安全措施及工作内容中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在查找出危险点之后,应结合日常缺陷处理和年度大修技改,安排详细计划,落实人员、技术、设备,对已经查出的危险点进行整改消除,以确保达到预控危险点的目的。
4 结论
本文主要从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及危险点预控三个方面对变电运行安全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变电运行安全。安全生产是变电运行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中心工作,只有全员、全力、全面、全过程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才能有力有效的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为社会创造效益,带来稳定。
参考文献
[1] 董成武. 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电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