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当今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采取一种新的方法来满足人们的要求是势在必行的,而自动化变电站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人们的要求,它以技术先进、投资较少等优点为社会创造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本文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的结构模式、特点、发展前景着手,全方位的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
关键字: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 TM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工作起步较晚,8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其发展速度,到了90年代,许多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都对这项技术有了新的研究,从而也使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到达了一个新的起点。一直延续到今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更是得到不断的完善,精益求精,以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主导技术了,给国家和人们带来了很好的福利。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的特点
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力产业自改革开发以来的变化,使得其万非重视电力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这也是现阶段电力工业的趋势所在。因此,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也呈现出它自有的特点。
直观性强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系统的直观性非常强,可直观的显示所测量的电压、电流、频率等电气及电度量,同时也具备了断路器、接地刀、隔离开关的集团指示,更方面的服务于操作人员,是他们及时的掌握运行的有关情况。
功能齐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有自动检测功能和辅助功能,二者都非常齐全。自动检测功能能够在线检测硬件和软件,并有自动报警提示功能,操作和维护都非常方便,可靠程度较高。而辅助功能则具备了良好的通讯功能,便于实现系统调度的四摇功能,在平常的操作中,能显示各种故障的特征值及保护动作类型,方便对故障进行分析。
安全性高
安全性一直是电力产业的致命伤,也是电力产业所一直追求和提倡的。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的出现,则为这个产业的安全性写下也辉煌的一页,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减少了人员的危险性,提高了安全度,另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所提供的电都是有质量保障的,所以,安全性也就提高了。
操作简单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整个电力产业技术操作有了进一步的规划,无人无建筑小室的变电站,变电操作人员如果在就地查看设备和控制相关运行时,可直接通过一个手持式无线终端,一边监视一次设备,一边进行操作控制,而操作的所有数据都将显示在可视无线终端上。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结构模式
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的,所以,这也决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结构模式是复杂而先进的,主要有以下集中结构模式:
集中分布式与分散分布式综合的结构模式
变电站自动化的集中式系统的出现,主要得力于网络技术特别是总线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他的一种发展模式是按照每个电网元件为对象的,这些电网元件有:一条线、一台变压器、一个电容器等,并集些元件的测量、保护、控制为一体,设计在一个机箱中。有些装置则可以集中组屏安装在室内,比如说:变压器保护装置和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这种结构模式是存在与分散式与集中式之间,但是,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讲,分散式结构集中式组屏运用的比较广泛,因为这种结构模式具备了分散式结构的全部优点。并且,在安装方面,可以就地安装,节约控制电缆。
多层次结构模式
为了提高和改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其结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变化,多层次结构模式是其一个重要结构模式,总的来讲,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分为3层,后台监控系统、通讯层、子单元,而后台监控系统有称为主站,它可利用传统的中央信号控制系统。而通讯层的信息也可直接传到主站,是主站了解到整个变电站及电气设备的信息,以便对此信息进行检查,保持正常的信息。同时,个子单元同时接受由主站发出通讯层下达的消息,进而通过子单元对个点球设备进行控制。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的发展前景
对于电力技术的发展来讲,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的实现对这个产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也标着电力工业的显著发展,我国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并不影响它的技术和性能,而由于我国城市的建设和新农村工作的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必将被广泛的应用到祖国的每个城网和农网,而它又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这就说明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市场前景的无比巨大的。并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使整个产业的管理水平更为的科学合理,这也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从而,使这项技术更深入人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会分布到全国的各个角落。
4总结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电力产业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不管从它的结构模式、特点还是发展前景来看,都是以前所没有的,这也就显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将越来越成熟,它所显现的优点也将会越来越突出,人们对于它的关注度也会随之而提高,那么,它的可利用度也会得到大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与研究天津大学[D].2005(6)
[2]时涛 赖超.厂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浅谈行业前沿[J].2010(2)
[3]姚红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河北煤炭[J].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