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两瓣卡瓦在E3-10井管柱解卡施工中的应用

2011-12-31 00:00:00杨光建王炳科颜廷江
科技资讯 2011年30期


  摘 要:管柱解卡是油田修井作业中经常遇到的重要工序,本文通过自制两瓣卡瓦在E3-10井的管柱解卡施工中的成功应用,详细介绍了两瓣卡瓦的加工目的、加工过程及应用自制卡瓦进行管柱解卡的施工步骤。
  关键词:两瓣卡瓦 解卡
  中图分类号:TE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在油田修井作业施工中经常遇到卡管柱的情况,就是在正常负荷下不能将管柱提出井筒。卡管柱的原因很多,有小件落物卡、砂卡、蜡卡、套变卡等,处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的处理方法有活动解卡、震击解卡、大力上提解卡等。在处理卡管柱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事故复杂化或转大修处理,延长油井修井周期,增加修井成本,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
  造成小件落物卡的主要原因是钳牙、卡瓦牙、锚瓦牙等掉入井内将大直径工具卡死在套管里面。处理这种小件落物卡管柱的情况时首先应弄清楚井内管柱的结构,大直径工具的尺寸,小件落物的尺寸,最好找一个同样的工具落实确切的尺寸后,找出造成管柱卡的真正原因。
  下面以E3-10井解卡施工为例介绍自制两瓣卡瓦在解卡施工中的应用。事故经过:该井上修目的是待产检泵,在起原井泵生产管柱时,起出泵上的油管锚后锚瓦牙(见下图1)断落掉井,将尾管上连接的洗井防漏封隔器(见下图2)卡住,导致管柱不能正常起出井筒,发生卡管柱事故,此时井内管柱结构为:Φ73mm油管10根+Φ43mm长泵+Φ73mm油管10根+Φ73mm洗井筛管+Φ115mm防漏洗井封隔器+Φ73mm油管10根+Φ73mm生产筛管+Φ73mm油管1根+Φ89mm丝堵,最上1根油管接箍距井口5m。
  
  
  事故处理:工程技术人员处理时采用了大力提拉的方法,上提拉力400KN,未解。由于抽油泵不能承受过大的提拉负荷,一旦抽油泵断脱将导致事故复杂化,另外因为井内管柱重量太轻不能满足下击解卡施工的需要而无法实现下击解卡,打捞一时出现困局,以往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大修处理。为了解决下击负荷的难题,经过现场仔细分析,自制了两瓣卡瓦来实现从井口加压达到遇卡管柱解卡的目的。
  两瓣卡瓦的加工过程:
  (1)加工专用环形卡瓦牙片,再准备配套的卡箍皮。
  (2)将环形卡瓦牙片焊接在卡箍皮内侧(下图3)。
  
  工具加工成功后,我们在地面进行了强度试验,试验成功后在现场实施了反加压解卡施工,在安全负荷下成功实施了管柱解卡。
  解卡施工步骤:
  (1)首先将井口密封,防止解卡过程中小物件落井使事故复杂化。
  (2)将自制两瓣卡瓦卡紧在距离井口适当位置的油管本体上。
  (3)井口做好防掉油管吊卡,防止管柱解卡后落井。
  (4)在自制两瓣卡瓦上反扣配套油管吊卡。
  (5)连接反加压绳套,将适当强度的钢丝绳穿过游车大钩后,绕过井口地滑轮,最后挂在反扣的吊卡上。
  (6)司钻缓慢上提游车大钩,对遇卡管柱实施逐步升高的下压力之后,使遇卡管柱解卡。
  (7)起出遇卡管柱。
  实施后效果分析:利用自制两瓣卡瓦实施管柱解卡施工3次,成功解决了井口反加压的难题,避免了油井转大修,成功解卡一口井可以节约大修费用约30万元,目前该工具已经实施解卡施工5口井,经现场实施证明该工具操作简单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