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机工程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2011-12-31 00:00:00彭光荣
科技资讯 2011年30期


  摘要:展厅空间设计与人机工程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它的研究可以为设计师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展厅设计的目的是有效地传递展示方信息,并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可以深入了解展示方的机会。为了便于参观与交流,就需要展厅空间设计具有合理的空间尺度,也就是说要适应人的行为习惯,能够很流畅的向观众展示展品,为双方交谈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给观众带来舒适的心理感受等等,这些都需要人体工程学来发挥作用。因此,人体工学在展厅空间设计中十分重要,设计师应该很好的学习并掌握它。
  关键词:人机工程 展示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人造物、环境三者关系的科学。在展厅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是设计者确定各项设计形式,制定各项标准的依据。优秀的展厅设计,不仅有赖于艺术的构想,同时依赖于正确地处理好人-展品-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人在展厅环境中的行为状态和适应程度确定各种数值的基础。
  
  1 展厅设计与人体生理特征的关系
  法国建筑设计师曾对人体尺度进行过科学的研究,通过研究人体高度,对各个部分尺寸的比较得出人体的构造内蕴涵着0.618黄金比,因此提出了独特“模度科学”,这对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展示设计中,如何应用黄金比例去设计空间和空间的物,就容易创造出为人们接受和喜爱的设计。反之,不仅会再视觉上让人觉得不美观,在使用上也会造成障碍。
  1.1 人与空间的尺度关系
  现实中人与人的差别很大,我们不能以某个个体为测量依据,只能通过群体进行测算。由这些测量数据,可得出人体在生活中各种姿势的比例关系,这样我们在设计时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合理的安排空间尺度和物品的摆放。在展厅设计中空间容积的问题是与尺度联系最为密切的,他决定了展示区域、通道、公共空间、办公空间与人的多重关系。在设计时应该利用测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在划分空间平面时,陈列密度是重要的依据。密度过低会让参观者觉得展示内容空乏、缺少力度;密度过高则容易造成人员拥挤、气氛紧张,结果不仅会降低展出效果,而且会损坏展品或发生安全事故。控制好密度既可以为参观者创造出一个舒适怡人的展出氛围,又可以提高展示效率,使参观者在此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如图1)
  
  1.2人与陈列设施的尺度关系
  展厅设计中出现的要素主要有展台、展柜、展板、休息区桌椅和显示屏等,它们是传达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展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而只凭借感觉,很可能会因为设计物品尺度不符合生理习惯,而造成观众参观时易产生疲劳感,从而使得展出效果大打折扣。
  展示陈列高度受视角生理限制,在不同高度区域,受关注程度会有很大区域别。一般情况下,人的俯视要比仰视自然,站立姿势时视线垂直方向最佳,可视范围大致从地面起1.15m至1.85m。这一范围内陈设的物品往往可以被观看的最佳,适合陈列重点展品。国际上通行的挂镜线高度为380cm,一般用380cm至80cm之间的空间来展示平面类展品,如丝织品、壁挂式大型展板等。通常情况下展柜高度为95cm左右,大型立式展柜高度为85cm至175cm之间,高展台为45cm至75cm。正常人端坐时的视线为俯角25°,视野的上限为50°至55°、下限为20°至80°,因此安放供坐姿观众观看的电视或投影仪等设施应选择在135cm至650cm之间的空间安放,否则极易造成视觉疲劳。
  
  2 展示设计与视觉生理特征的联系
  2.1 眼睛的视觉运动规律
  通常眼睛习惯于从左至右的水平运动、由上至下的垂直运动,在水平运动时要比垂直运动时快。这既是因为眼球垂直运动比水平运动容易产生疲劳,也是受我们从小阅读习惯的影响造成的。所以在展厅设计中信息内容的编排尽量适应眼睛的生理特征,将重要的信息放在上半部分,次要的信息可放在下半部分。
  2.2 眼睛的错视现象
  视错觉的成因是眼睛接受的信息与头脑中既有的经验信息不一致造成的,例如一个带有缺口的圆形,视觉总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如图2);一个缺少边线,只有三个圆点上有反白的三角形,视觉还是会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如图3);十字交叉的图形,视觉也会把它想象成四个正方形(如图4),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的论证。在展示设计中,设计师也应该关注这种独特的现象,通过有目的的应用创造出很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独特艺术效果,为展厅设计增添色彩。
  
  2.3 眼睛的最佳可视区域分布
  在水平方向上中心视角10°之内是人眼睛的最佳识别区域。眼球轻松转动的范围为左右30°,在这一范围内,眼睛识别信息会很轻松。眼球最大转动范围为70°,头部轻松转动范围为90°。在这个范围内,需要头部配合转动,眼睛才能获得信息。在垂直方向上,视平线以下10°为最佳可视范围。视平线以上15°,视平线以下25°可轻松获得信息。从视平线以上30°和视平线以下35°是眼球最大转动范围,在准确获得这一区域的信息需要仰视配合。
  
  3 结语
  现代展示空间都是以创造完美的人与人交流的空间为目的。于是在设计中,人机工程学、视觉传达艺术等相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电子信息化的发展也使展示空间越来越具有迷人的色彩。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希望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对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也日渐成为重点。
  
  参考文献
  [1] 朱淳.室内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02.
  [2] 胡剑中.室内设计解析[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06.
  [3] 王鹤.展示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