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 东道主最重的礼仪是微笑

2011-12-31 00:00:00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11年18期


  潘玲常常是微笑的。微笑时常常是标准的露齿笑——八颗牙齿,不多不少。她端坐在那里,优雅,含蓄,有礼,自己就是最好的礼仪典范。
  
  东盟为礼仪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屈指算来,潘玲在礼仪行业内已经浸润了近二十年。在此之前,她的专业是音乐教育。在广西青年干部学院任教。1993年,学院要开设一门礼仪课,相关领导找到她,希望她能承担该任务,潘玲答应下来——在此之前,她对礼仪相关知识并无积累——有的只是好奇,与自身所具有的优雅气质。或许在领导眼中,潘玲自身拥有的气质,就是礼仪的最好诠释。
  “整个广西当时都没有有关礼仪课的专门教材,国内的相关书籍也很少,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才终于在广西大学找到了一本《日常礼貌礼节常识》。”潘玲常常跑图书馆和书店,只要一看到一些世界风俗人情的书籍,她便把它们买回来仔细研究,然后汇总整理成自己的教案。“你想象不到当时我的教案堆起来有半个小孩那么高,而且全部都是手写的。”新的课程,新的教案在潘玲手中诞生。一年年迎来送往,看到许多原本对礼仪懵懂无知的年轻人在礼仪课程熏陶后变得有礼,沉稳,自信,潘玲也收获着自己的幸福。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这一年,潘玲迎来了大挑战。博览会组委会将东盟博览会的相关礼仪人员的培训任务交待给潘玲。东盟博览会是世界性的盛会,来自东盟十国的贵族政要均有出席,东道主又是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如何在盛会中体现出高规格的礼仪之道?潘玲没少费脑筋。
  “礼仪是一锤定音的,在重大的礼宾场合,是没有第二次机会重来的,如果出了一点点差错,就是全盘皆错,所以所有的细节都要精确到秒。”潘玲说,就是基于这样如履薄冰的责任心理,潘玲把任务接下之后,开始夜以继日的努力——广发“招贤贴”,举办礼仪大使形象选拔赛,入选后再进行魔鬼训练——那一年夏天,潘玲就在广西南宁近四十度高温中奔走。每一个环节把关,每一个细节的雕琢,每一个动作的锤炼,终于成就了首届广西东盟博览会礼仪服务的完美。
  “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啊,没有经验可借鉴的,还好,一切都挺过来了。”回首七年前,潘玲微笑,那些焦虑,煎熬,担忧,似乎不复存在。倒是她的朋友补充细节:“她刚刚把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礼仪形象大使选拔赛接下来的时候,大病了一场。她是很有责任感的人,那年夏天,她因为劳累患了急性支气管炎,在医院躺了二十多天,还在住院期间继续电话指导会场工作,其中的艰辛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
  潘玲更喜欢用行动说话。东盟首届博览会圆满结束后,潘玲的礼仪服务也受到了全体上下一致首肯。这一次,有很多经验值得积累,有很多难关值得记录——为得是下次,明年的博览会礼仪服务更上一层楼!
  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潘玲思量,中国有很多协会组织,但礼仪并无协会,何不成立一个广西的礼仪协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礼仪形象大使选拔赛的效果非常好,既选出了优秀的礼仪人才,又扩大了东盟博览会的影响力,可不可以延续下去?仅靠一己之力去组织一个庞大的礼仪服务小组太过劳累,是否可以尝试成立公司,以公司的形式,更便于管理?……
  很多思考开始在第一次东盟博览会后开始反刍。潘玲一一思量,一一落实。至2005年,潘玲身上便多了两重身份——广西礼仪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俪人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外,中国-东盟博览会礼仪形象大使选拔赛成为一个长设性的比赛,每年10月份总决赛。
  潘玲旗下的俪人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西礼仪文化交流协会)是一家全程独家承办中国—东盟礼仪形象大使大赛的专业机构。至今,广西俪人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成功全程承办了六届中国—东盟礼仪形象大使大赛(2005—2010)、第七届东盟礼仪形象大赛正在紧张的筹备之中,除此之外,它还承担了广西首届行业文明礼仪大赛、广西国际商务礼仪电视大赛、全区公务员礼仪风采大赛等50多项大型国际、国内赛事。
  潘玲开始从一个“一路含笑”的女教师向一个女企业家嬗变。但潘玲至今最喜欢的称呼依旧是“潘老师”——“熟悉我的人都这么称呼我!”,至于“潘董事长”,潘玲至今觉得有些别扭——“尽管开办公司六年了,可是我心底里还是认为我还是一个老师。”潘玲说:“企业家的身份心里认同感少于老师吧!”
  熟悉潘玲的人也都知道,潘玲的行事做派,亦不像企业家。潘玲也承认:“很多事情,在做企业的人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在自己这里,或许就要先纠结很长时间。”潘玲微微叹气,她坦言,自己不会“化缘”,与他人谈钱的事情,总是让她难以启齿。但是,企业要发展,活动要举办下去,生存压力要解决,而她能想到的是“寻求企业的冠名权。”
  连续几年承办高规格的礼仪形象选拔大使,以及承担东盟的礼仪服务事宜,她尽心尽力。她承认自己有很重的感恩之心:“东盟博览会为礼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尽管我们每年为活动的资金发愁,但是却张不来口要钱。”依旧是微笑,说到动情处,有一点激动,但很快平静:“有时也想,如果,每年上面为我们的活动拨一点款下来,我们的压力会小很多。现在,每年还要想办法自己筹措办活动的钱,压力很大。”但是她又赫然地笑:“我不会张口啊!”
  
  礼仪的核心是尊重
  “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潘玲由衷地说,“以前,广西很少有人注意到礼仪的重要性,但是通过东盟博览会这种世界级的会议举办,现在广西对礼仪愈来愈重视了。”她刚刚结束了一期关于光大银行工作人员的礼仪培训课程。而此前,在广西,甚至全国都有名的“高速微笑”——即高速路收费口工作人员的微笑服务,也是潘玲培训的。
  潘玲至今都是一个尽责尽力的礼仪培训老师,尽管也有其他老师担任相关课程,但潘玲的课,还是品牌的保证。上海世博会,潘玲便是礼仪的“总教头”,前后飞往上海世博园好几次,教这些女孩子们如何保持礼仪,保持微笑。2010年世博会结束后,有很多媒体称呼她“为世博会雕刻中国微笑。”
  对中国——东盟礼仪形象选拔大使选拔赛进行培训,则是潘玲每年的固定培训内容,参加选拔赛的选手不仅来自广西,有来自全国,更有来自东盟各国的外国佳丽。每一次培训,都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潘玲珍惜这样的机会。
  礼仪培训是催生美的职业,但其后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苦,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仅仅微笑,训练的时候就需要“把筷子横着含在嘴里咬住,嘴角斜着往两边走,发‘一’的声音。三个小时后,女孩们微笑时就能下意识地露出上下八颗牙齿。”
  但是潘玲更会告诉学员们:礼仪文化最根本最核心的是尊重,要从心理上保持“微笑”,以友善、充满爱心的心态面对宾客。“这样才是真正的礼仪,它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来自内心。”潘玲说。
  潘玲对礼仪的思考可能要比其他人来的更深刻一些,“中国是文化礼仪大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传统,现在,面临着各种冲击,我们是否还能保持,还能将礼仪之光发扬?”潘玲常常思考:“其实,礼仪并不仅仅是盛会中优雅的仪态,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细节的点滴表现。礼仪应该扩大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潘玲在全力以赴准备第七届中国—东盟礼仪形象选拔赛以及服务东盟博览会之余,她还主持编撰了一套小学生礼仪课程的教材:潘玲有一个观念“礼仪,从小学生抓起。”期待有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礼仪,不应仅是盛会上的锦上添花,而更应是生活中的细水长流。
  责任编辑 王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