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娴 从“秘书长”到“团长”

2011-12-31 00:00:00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1年18期


  采访王娴时,正逢她从重庆回北京出差。或许因为旅途劳顿,她略显疲惫,但谈话中仍不失优雅端庄。
  就在过去的一年中,她身为第11批赴渝“博士服务团”团长,带领着全体团员出色地完成了团队任务,并在工作的创新中很好地传承了博士团精神,为博士团的旗帜增添了光彩。
  说起来,王娴似乎与“长”很有缘。早在2005年她加入全国青联的时候,就曾担任金融界别的副秘书长。从“秘书长”到“团长”,王娴优雅地走出了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每当提及这些她总是谦虚地回应,要把“长”字去掉。“我只是大家的‘秘书’,只想尽力为大家‘服务’”。
  
  “穿引珍珠的线”
  2005年,王娴当选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正式成为了青联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也正是自那年起,全国青联开始建立界别工作委员会制度,王娴被委以重任,担任金融界别的副秘书长,主要协调界别成员组织活动,以此加强成员间的学习和探索,从而为促进国内金融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按照界别分工,王娴主要协助界别委员会主任组织界别活动。
  王娴是中国农工党中央委员。 “我是民主党派的干部,更加强调搞好统一战线,将大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大家的优势。”而她知道,要想将大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组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灵魂”因素。
  当时,由于界别工作委员会刚刚启动,如何组织活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为了将活动组织好,王娴每次都极其用心。组织了几次活动之后,她细心地总结出组织青联界别活动的宗旨:要做到“三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王娴认为,尽管青联的成员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然而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交流机会,让各方面的人才都能得到专业素质的提高,组织能力的提高和对社会了解程度等方面的提高;讲政治就要求青联的活动必须服务国家大局,要紧紧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中心工作来进行;讲正气则是指对于青年人来说,要展现蓬勃向上的朝气,而不是向下走的浊气。这个指导思想也得到了全国青联领导的充分认可。
  “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不仅活动有了一定的影响,也使我们的界别委员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友谊,在共同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王娴适时地参与组织了以“金融海啸•经济发展R26;中国动向”为主题的全国青联金融界别学习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安信证券公司首席经济专家高善文、美国高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胡祖六、美国JP摩根集团中国区总裁方方等金融领域专家,分别从“金融危机与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危机的最新动态”、“金融危机与中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展开深入讨论。委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交流,深化了对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中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国经济政策、金融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并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发展金融业、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国家提倡要搞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政策要求下,2009年底,王娴参与组织了由全国青联科技界别、金融界别主办,中科院团委、青联承办的“科技与金融系列讲座”之“科技兴国,金融催化”主题报告会。报告会邀请知名专家从国际金融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新型能源、环保等多个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科技界别青联委员与金融界别青联委员做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共同回答了现场观众的问题,让更多的听众从深层次了解到科技成果的产生、国家政策的支持、金融工具的运作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努力和汗水的浇灌下,王娴成功地筹办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界别青联活动,引起较大反响。然而,对此她总是很低调。“青联中的每一份子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与他们相比,我是暗淡无光的。作为秘书长,我把自己当成一根穿引珍珠的线,将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串在一起,发出更加耀眼璀璨的光芒。在穿引的过程中,或许沾到了珍珠的光亮,因此我也得到了升华。”
  
  为博士团的旗帜添彩
  王娴说,正是她担任“秘书长”的经历,对她之后的“团长”工作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1999年开始实行的博士团制度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组成部分,借助博士的桥梁纽带和科技参谋作用,为西部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博士团制度也是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博士们也在重庆的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强了政治素质、国情认识、群众观念、基层阅历、工作能力和领导才干。
  经组织部门考察同意,王娴被任命为中组部、团中央第11批赴渝“博士服务团”的团长。第11批赴渝“博士服务团”由9名成员组成,主要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和科研机构,分别具有工学、理学、人文科学的专业背景,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中央机关工作经验。尽管王娴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多年,有中央机关的工作和领导经历,但还缺乏地方部门领导经历,也缺乏领导临时性组织的经验。如何组织好一支高级知识分子的团队,让博士们不仅在个人的任职岗位上,也通过团队的组织,凝聚更大的力量服务重庆、服务西部,是王娴这个团长考虑的首要工作。
  2011年11月25日中午,博士团抵达重庆,26日下午,博士们就马不停蹄赶赴挂职地。与以往各届博士团不同,9名成员中,除了王娴在主城挂职外,其他8名成员都在区县挂职,而且大部分是条件较为艰苦、交通较为不便的库区、山区县,团聚、交流的机会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的感情联络不畅,就一定会‘心偏地自远’,团队活动的开展将受到影响。而如果大家能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团队认同感,就能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娴说。
  在全国青联金融界别任职副秘书长的经验对王娴在博士服务团的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有以往的成功经验,王娴将促进团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增进大家的感情、形成团队认同感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初到重庆的两个月里,每个周末,王娴就会编写温馨的短信发给大家,字里行间饱含了博士团团队的关怀与祝福,在重庆阴霾寒冷的冬天里,给地处偏远山区的成员送去一丝暖意。在王娴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渐渐地,博士团成员间的信息沟通多了,大家的心也越来越聚集到一起了。
  2011年1月底,得知市委组织部要组织挂职干部团拜活动,王娴很早就开始琢磨,用什么样的形式,凝聚感情、表达祝福。后来她选择了送春联。但是,王娴送的春联却别出心裁。她以每位博士团团员挂职所在地的地名作为上联,以团员的人名作为下联,为每一位团员制作了一幅迎春楹联。一方面,春联从不同侧面讴歌了伟大的时代,表达了在重庆市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开创未来的决心和信心,例如“合涓成川汇东海 长领群贤奔未来”(合川,雷长群),“奉节古城展新颜 伟业重光泽后世”(奉节,贾伟光),“铁脊铜梁铸伟业 君忆风华正茂年”(铜梁,孙君茂)等。在团拜活动上,当红红的对联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赢得了全场的喝彩。感动之余,一种团结、奋进、喜庆的气氛在博士们心中升腾了起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为了组织好团队活动,王娴还深入到开展团队活动的区县做前期调研。尽管路途遥远、天气炎热,但她都不辞辛劳,深入到每一个活动举办的地方,规划活动细节,与当地政府充分沟通。她利用活动组织前期调研的机会,了解博士们挂职的情况,协调解决博士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深入到区县农村和企业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为区县干部和企业做企业上市辅导,扶持区县企业、民营企业上市。
  在重庆挂职期间,王娴结合博士团的团队特点、结合博士团每个团员的专业和特长,建立了博士团团队工作制度和工作分工,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团队任务,也让每个团员在团队活动中增长了才干。
  在青联和博士团的经历,是王娴挥之不去的记忆。她认为,在这两段经历中,自己也得到了洗涤和升华。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
  “虽然我已经退出青联了,我仍然会继续参与和关注青联的活动。无论是青联还是博士团,都将是连接大家的一个永远的群体。”从王娴温和的笑容里,或许能让人体会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真正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