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表现对学生情感体验影响的中俄比较研究

2011-12-29 00:00:00刘慧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7期


  一、引言
  有效教学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很多教育学、心理学工作者在有效教学研究上侧重于:1)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3)积极课堂气氛的建立;4)灵活教学方法的应用;5)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这些研究都涉及学生的情感问题,可见学生的情感是研究有效教学不可避免的因素,但学生的情感在这些研究中往往充当着“中介物”的角色,它本身没有作为明确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中俄两国中学教师28种课堂表现及行为对598位中学生(中-418人,俄-180人;年龄11~18岁)的12种情感体验产生影响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
  三、研究结果
  1.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中学生课堂积极情感体验的产生
  在下面老师的课堂行为的影响下,中国和俄罗斯的学生共同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当老师在课堂上开心地微笑时,我会感到……”《高兴》在中国70.6%,俄罗斯72.2%;“在上课时,当老师在班级里走动时,我的感觉是……”《平静》在中国39.%,俄罗斯30.%;“当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讲课时,我会感到……”《高兴》在中国59.1%,在俄罗斯59.4%;“当老师的讲课的声音非常悦耳时,我会感到……”《高兴》在中国57.2%,俄罗斯64.4%;“当老师着装非常漂亮时,我会感到……”《高兴》和《平静》在中国33.9%,23.%,俄罗斯55.5%,18.8%;“当一位性格善良温柔的老师上课时,我会感到……”《高兴》和《平静》在中国-68.2%,10.5%,在俄罗斯-82.1%,11.1%;“当老师表扬与鼓励我时,我会感到……”《高兴》,《兴奋》和《平静》在中国分别为67.9%,22.8%和6%%,俄罗斯为80%,3.9%和11.1%。
  2.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中学生消极情感体验的产生
  《害怕》,《厌恶》,《痛苦》,《恐惧》等消极情感体验通常发生在下列情况下:“当老师忽视我的时候”:在中国有33.%的学生感觉到《痛苦》,25.4%的学生感到《不安》;在俄罗斯有17.2%的学生感到《害怕》,23.3%的学生有《紧张》的情感体验。“当老师独自讲解,和我们没有交流时”:有25.2%的中国学生产生了《厌恶》感,10%的学生感到《痛苦》;在俄罗斯共有22.2%的学生感到《厌恶》和《不安》,19.4%的学生感到《惊讶》。“当我举手非常想回答问题,而老师却让别的同学回答时”:29.8%的中国学生有《痛苦》感,23.3%的俄罗斯学生是感到《厌恶》。《害羞》感经常发生在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受到老师批评时:在中国44.6%,俄罗斯30%。“当我不会回答问题,老师讥笑我时:有34.7%的中国学生,34.4%的俄罗斯学生感到《厌恶》,21.5%的中国学生,21.1%的俄罗斯学生感到《害羞》,这两项情感体验在两国的比例非常接近。除此之外,还有24.4%的中国学生感到《痛苦》,这项情感体验在俄罗斯只有6.7%。“当老师非常严厉地讲话时”:在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有28.9%、20%的学生感到《害怕》,12.7%、15%的学生感到《恐惧》,13.8%、20%的学生感到《紧张》。《厌恶》经常发生在当老师只喜欢班里个别同学时、当老师没有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时、当老师对同学有厌恶感时。当老师在上课时情绪不好时,中俄两国学生有一共同现象,即出现了所有消极情感体验:《恐惧》、《害怕》、《厌恶》、《紧张》、《痛苦》和《不安》。
  3.中俄中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比较
  在下列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下,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但中国和俄罗斯的学生有区别:“当老师关注我的时候”:51.2%的中国学生感到《高兴》,而俄罗斯只有10%(X-=30.60%,SD=0.29),大部分学生的感觉是《平静》(32.2%);“当老师表情丰富地讲课时”:52.2%中国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高兴》,而俄罗斯只有10%(X-=31.10%,SD=0.2983);《兴奋》在中国30.1%,在俄罗斯只有2.2%(X-=16.15%,SD=0.1972);“.当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其他同学时”:在俄罗斯有33.3%感觉到《高兴》和《兴奋》,而中国只有12.9%(X-=23.10%,SD=0.1442),大部分的中国学生感到《平静》;当老师采用分组讨论,游戏,竞赛的方式讲课时,中国和俄罗斯的大部分学生感到《高兴》和《兴奋》(中国:54.3%、77.8%和52.6%;俄罗斯:45%、78.4%和63.4%)。但中国学生《兴奋》体验大于《高兴》,而俄罗斯学生《高兴》大于《兴奋》;“当老师提问我时”:在中国有36.9%的学生感到《紧张》,而俄罗斯30.6%的学生感到《高兴》。
  四、结果讨论
  1.当老师关注学生的时候,中国学生感到高兴,俄罗斯学生感到平静。在中国普通的中学里,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的学生没有少于45人的,一些重点学校班级的学生甚至达到70人,在这种状况下,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几乎无法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经常受到忽视。
  2.在中国师道尊严,有些老师是板着面孔上课,显示自己的威严。学生呢,有时是诚惶诚恐地上课,敬畏着老师。当老师表情丰富地讲课时,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在俄罗斯,或许是西方文化传统,老师与学生的地位相对平等些。
  3.当老师提问学生的时候,有很多中国学生感到的是《紧张》,而俄罗斯的学生感到是《高兴》。中国现行的是严格的标准化的考试制度,并且是笔试。每个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回答问题要么“对”,否则就是“错”的,但在俄罗斯普通中学的考试都是笔试加口试,即便是数学也是如此,这道题解出来了,还得再讲一遍如何解出来的。这样学生即便在笔试中把答案写错了,但能够清晰讲解解题思路,如果老师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原理,她也会给学生满分的。相反,即使学生答案全写对了,但讲不出原理,学生很难拿到满分的。因此,俄罗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理解知识,掌握原理,而不是关注答题的对与错。学生在答题时更多是为展示自己,《高兴》是他们答题时的主要情感体验。
  4.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中国学生的《兴奋》感高于俄罗斯的学生;在消极的情感体验中,与俄罗斯学生不同的是,中国学生经常体验到《痛苦》。在心理学界被学者所共认,《痛苦》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损失”,可以是暂时的和永久的损失,实际的和想象的损失,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损失。自我评价降低,自我角色丧失是痛苦产生的重要根源(Birbing,1968)。角色的转换,以及和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和环境的分离和丧失,都会产生痛苦(Becker,1962;Das,1971)。在中国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一方面讲尊师重教是好事,但过分强调权威,难免会有些负面的效应。对中学生而言,学习是生活唯一重要的事情,老师对自己低的评价,学习成绩的不理想,都会减低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肯定,也对他们的消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或许是他们《痛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Ekman,P.(1982).Emotionin the Human fance.(2nded.)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Yong,P.(1973).Feelingand Emotion.In B.Wolman,(Ed.),Handbook of General Psychological.
  [5] Izard,C.(1991).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New York:Plenum Press.
  (责任编辑任洪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