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英语能力,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缺乏自尊。为此,文章提出一些操作性强、具体可行的课堂措施,在英语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尊。
一、自尊及其相关概念
英文文献中,采用self-esteem,self-worth,self-concept,self-image等单词表达“自尊”,主要包含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两个方面。
自尊有高低之分。高自尊和低自尊对英语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拥有高自尊的个体表现出坚强的毅力,不畏困难,能够自动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英语能力较高。低自尊的个体常常对自己没有信心,在英语学习中经常说“I can’t do it”,“I’m not good enough”,“I’ll never learn this”,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英语能力较低。
影响自尊的因素有三:个人经历、他人评价、自我评价。其中,他人评价是有亲密关系的人的评价,主要是父母、老师、同伴的评价。若个体感受到父母、老师和同伴的爱与尊重,通常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形成高自尊;反之,形成低自尊。
二、提高自尊的基本原则
个人经历、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是影响自尊的三个主要因素;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目的感、胜任感是构成自尊的五个要素。结合考虑,提出提高自尊的三个基本原则。
1.营造安全环境
个体在学习生活环境中的经历是影响自尊的因素。教室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Maslow曾经说过,“只有感到安全,儿童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必须满足他的安全需要。”安全的环境是培养自尊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营造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在、舒适、愉快。此外,校园环境也应如此。
2.关心爱护学生
他人评价也对自尊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教师次之。可是,在有些孩子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对教师的信任超过了父母。教师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之一。所以,教师必须关心帮助、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位学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爱和重视。只有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才有助于提高自尊,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否则会导致学生停止一切学习活动,甚至一听到学习就感到无比紧张、不知所措。
3.在活动中提高
组织各种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达到既定的认知目的和情感目的,是提高自尊的第三个基本原则。因为具体的活动远比言语说教有效得多。教师设置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活动,学生必须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新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在设计活动时,教师植入影响自尊的因素,例如,愉快的学习经历、他人肯定的评价,以及自我的肯定评价。
三、提高自尊的课堂活动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具体可操作的课堂活动,建立学生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1.文学作品
要求学生一个学期至少读10个英语故事。在阅读时把生单词、生词组摘抄在单词本上。每次摘抄前写上阅读的时间和地点。每个学期定期抽查,学期末写小结,汇报本学期总共阅读了多少页,多少个故事,哪个故事印象最深刻以及为什么深刻。
要求学生阅读的故事包括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作者Eric Carle),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作者Eric Carle),Ernie’s Little Lie(作者Ellior Dam),Nobody Cares About Me(作者Sara Roberts),Where the Butterflies Grow(作者J. Ryder),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作者M. Sendak)等。这些故事可以在英文网站Children for Literature上找到,也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children’s literature”搜索到。
这些故事能帮助学生丰富书面和口头表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气、焦虑、羞涩、自我怀疑等消极情绪,学会自我接受和自我调整,有利于自尊的提高。
2.圆圈教学
圆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坐在一起围成一个圆圈。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说一个句子,要求学生在其首或其尾添加单词,每次最多只能增加三个意思相关联的单词,使句子越来越长,直到他们认为不能再增加为止。例如:
You go!
You go to bed!
“You go to bed!” said my mother.
“You go to bed!” said my mother angrily.
“You must go to bed!” said my mother angrily.
“You must go to bed!” said my mother angrily. “No!” I answered.
… etc.!
该活动中的圆圈象征和谐的班集体,有助于孩子们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还让孩子们学会倾听他人、学会遵守纪律。
若出现不会表达的单词或词组,允许使用母语,但是教师随后应将其翻译成英语,在一个专门的本子里记载下来,逐步积累,丰富词汇量。
教师设计的话题可以包括“I feel sad when …”“I’m good at …”“I feel angry when …”“When I grow up, I …”“A friend is …”“I feel hurt when …”等,这些开头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同学,有利于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正确评价。
3.特别的日子
特别的日子是指假设某一天对某位学生来说很特别,譬如那天他要毕业了。在那一天里,该同学将会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做这个活动前,教师事先把每位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小纸片上,然后将所有纸片叠好放进一个盒子内,另外准备一张毕业证书和一个纪念徽章。
上课后,学生们仍围成一个圆圈,接着老师从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条,念出纸上的名字,并说“今天对××同学来说很特别,他毕业了,请大家给他一个积极的评价,例如,‘I think you are a good friend’,‘I believe you are a good football player’,‘I think you are strong, capable, talented’等等”。弄清楚规则后,学生依次发言。
下课后要求被评价的学生完成一篇小短文,开头是“The reasons why my friends like me are …”很多被评价的学生往往等不到老师布置就已经写完小短文,这充分说明该活动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孩子学会赞扬他人,也熟悉了个性性格相关的词语表达。
4.彩纸链条
彩纸链条是将一些写有英语句子的彩色小纸片的角粘连起来,形成一条很长的链条。
活动前教师准备一些小的彩色硬纸片,每位学生发几张,再搜集一些表达感谢的句子,写完放在一个盒子里。
上课了,教师告诉学生,如果班上有同学做了好事,就把他的名字写在纸片上并说明他做了什么好事,例如,“Kitty,thank you for helping me”,“Jim,you are a special friend”,“Nancy,I like the way you played with me”等等,并把写好的彩色纸片一片片粘连起来(如图所示)。
该活动不需要占用教学时间,学生随时发现随时记在彩色纸片上,一片片粘起来。有趣的是,学生们最开始关心的是自己的名字在链条上出现了几次,随着纸链粘连得越来越长,孩子们到后来关注彩色纸片的总长度了,也就是他们逐渐从关心自我到关心他人,最终到关心整个班集体,该活动对于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的增强非常有用。
5.纸袋墙
纸袋墙是一面教室的墙,上面粘有学生制作的有个性、与众不同的纸袋子。
上课后,教师告诉学生,互相之间写小卡片,表达感谢、祝贺等,把写好的卡片放在对方的纸袋里。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让学生大声朗读收到的卡片上的话语。
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表扬自己,当有机会把这些话念出来时,他们特别愿意大声地朗读,所以,该活动特别有助于提高英语语音语调,并且帮助学生学会赞扬和感谢。
上面五个活动受到国外二语教师的肯定和好评,它们有利于促进自尊和英语课堂教学良性循环,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希望能为国内广大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提供一点参考。当然,它们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语言知识缺乏系统性,这是英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慎重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De Andrés,V.Serf-esteem in the classroom or the metamorphosis of butterflies.J.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Beij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