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汉语和英语内部存在的相同、相似点看汉语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语内”指的是语言自身的内部结构,即语音、词法、句法三大语法构件。但有时汉英两大语言为使语言多彩,也使用修辞手段对语言进行“包装”。因此笔者也将修辞方法视为语内知识。根据对比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不同民族的语言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但也有共性,这些共性促进二语习得过程中“正迁移”的发生,对二语习得起积极作用。当然,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法、句法和修辞方法上都有很多共同点,以下笔者将分别例证加以说明。
1.语音方面
首先,汉语拼音中的声母b?筑p?筑m?筑f?筑n等都能在英语中找到相同的辅音音标;另外汉语拼音中的韵母a?筑o?筑u等也能在英语中找到相似的元音音标,因此中国学生在练英语发音时难度不大,这证明汉语拼音的知识在促进着英语语音学习。
2.词法方面
在词法方面,汉英两种语言也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这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经对比,汉语和英语在词法上的相同、相似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的分类和句法功能。汉语的词汇根据其使用功能分为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10大词类,英语也有如此划分,细微的差异在于汉语中没冠词;英语中没助词。而且,这些词类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基本相同,如汉语中名词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英语中也是如此。汉语句子有6大成分,英语也这样,细微的差异在于汉语中没表语,英语中没补语。
(2)词义。语言的存在是因为人类传递思想的需要,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中的单词总能在汉语中找到对等意义的词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跨文化交流才有了可能。例如:汉语——桌子,英语——desk;汉语——学习,英语——study。
(3)词汇结构。汉语词组在构成方式上也和英语的一些短语有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析和掌握英语的部分短语,促进英语学习。这方面的共同点一般存在于汉语中的一个或多个字前置修饰另一字的偏正词组,以及英语中的一个或多个单词前置修饰另一词的名词短语中。例如:汉语:红太阳,英语:red sun;汉语:缝纫机,英语:sewing machine。
3.句法方面
汉、英两大语言在句子结构和句子的功能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相同、相似点,有利于中国学生对英语句法的学习。以下笔者分句子结构和句子的功能两大方面揭示这些共性。
(1)句子结构。首先从简单句的基本结构看:汉语中的主谓、主谓宾、主谓双宾结构就能在英语中找到完全相同的结构,即:S+V,S+V+O,S+V+O+O结构。就是英语中有,而汉语没有的结构,如主系表、主谓复合宾语,我们也能在汉语中找到相似点,如汉语中的判断词“是”结构和兼语式结构。请看下例:
汉语:我们学习。(主谓结构)我们学习英j53nNk1IPGSGAIZrZbDEow==语。(主谓宾结构)他给了我本书。(主谓双宾结构)
英语:We study.(S+V)We study English.(S+V+O)He gave me a book.(S+V+O+O)
汉语:我是个教师。(判断词“是”结构)他叫我来的。(兼语式结构)
英语:I am a teacher.(主系表结构)He asked me to come.(主谓复合宾语结构)
再看汉语中的一些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关系的复句也能在英语的复合句和并列句中找到相同、相似结构。如:
汉语:既然大家都来了,我们就开始上课吧。我主动帮他,但他拒绝了。
英语:Since everyone has come,let’s begin our class.I offered my help,but he refused it.
(2)句子功能。汉、英两门语言都有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感叹句和命令句(英语叫祈使句),而且应用场合都相同。尤其是命令句和感叹句在两大语言中不仅使用功能相同而且结构也惊人相似。试比较:汉语:不准去那儿。(命令句)多美啊!(感叹句)
英语:Don’t go there.(祈使句)How beautiful!(感叹句)
4修辞方面
汉、英两大语言为使语言表达生动、多彩,都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段,这些手段无论在使用目的上和使用情境上都相同,即使有细微不同也体现在称谓上。以“夸张”为例,汉、英两种语言都用它来夸大某事,使人听起来感到更悦耳、更激动、更危险。如下例:汉语:我饿得能吞下一头牛。英语:I am so angry as to be able to eat an ox.
二、从汉语和英语的语际知识中存在的相同、相似点看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促进作用
笔者这里所谓的语际知识是指与语言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与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前者与语言密切相关,可具体为语篇的构建方式、使用语言的基本规则、言语风格等,属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体学的研究范畴。后者与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外部环境相关;如,跨文化交流知识、人类共有的观念和习俗、行为准则等,属于跨文化交流、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研究的范畴。对比分析后不难看出,汉、英两大语言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共同点太多,不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讲清,因此,以下笔者仅列举两大语言在与语言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与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中存在的共同点。
1.与语言相关的背景知识
首先从汉语的语篇组织上来看,有记叙一件事的记叙文体,有论证或反驳一个观点的论说文体,英语中也有。在组织文章时,汉语的记叙文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几大要素,叙事时有正叙和倒叙的技术手段;英语也有同样要求,即:narration中,一定得有when,where,who,what,how等因素,技术手段上也可采用normal sequence和flashback等。在汉语的论说文的组织中有三大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逻辑手段一般是归纳和演绎,英语的exposition?筑argumentation也要讲究有argument,instances和persuasive process,同样采用inductive approach和deductive approach。除此,汉、英两大语言在运用过程中都会有相同的语用规则,如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正式与非正式语体、同一语言片语可能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理解、相同的言语可能有言内和言外之意等。请看下例:汉语:室内很热,可窗子还关着。英语:It’s hot inside,but the window is still shut.从本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它们传递的言内意义都是“窗关着”,但言外意义都是希望有人“开窗”。由此可见,汉语中与语言相关的背景知识也是其他语言所共有的知识,自然促进着英语学习。
2.与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
汉英两大民族在跨文化交流时、在进行思维活动时都有着很多共同的观念、风俗、习惯等,对一些共同的对象都可能产生喜、怒、哀、乐,这些也可谓之“常识”,即二语习得理论中所说的“common knowledge”,这些“常识”自然也促进着中国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如,别人成功时,中国人说“恭贺”,英语在此情境的表达同样是“Congratulations!”;别人过生日时,中国人说“年年有今日!”英语中的“Many happy returns of the day!”同样可用于这种情境下。又如,我们在对 “坏人”这一概念进行头脑风暴时,思维定势会是“丑”、“语言俗”、“行为粗暴”等,英语文化中人们也有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定势,即,bad man-ugl-looking-vulgar language-badly-behaved-evil等。
综上所述,我们的母语汉语和汉语文化无论从语言内部结构还是从语言使用的相关领域都和英语有很多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在以上对比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汉语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促进作用。笔者撰写此文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同仁思考怎样在英语教学中正确评估汉语的作用,以便合理使用汉语提高教学效果。德国有位叫Wode的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做个一个实验,他将德国儿童放在自然语境(英国)学习英语,结果发现也有母语的“迁移”发生。这告诉我们同家族的语言间都有母语的“迁移”,汉语和英语不同家族,中国人在学英语时受母语影响也是不足为怪的,在学英语前将汉语“清扫出门”的做法是可笑的,关键是我们要认识到汉语和英语在哪些方面会产生“负迁移”,又在哪些方面产生“正迁移”,尤其是要利用“正迁移”进行外语教学。笔者撰写此文的另一目的便是提请学生注意提高汉语和汉语文化知识的修养。笔者在数十年英语教学中也发现,学了多年英语都没感觉的学生一般母语知识都贫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母语知识欠缺实际上是会影响新的语言习得的。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只好在此结束论述,留下空间,供同仁继续讨论。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等.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 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3] 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
[4] William T. Littlewood.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