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图式理论构建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2011-12-29 00:00:00赵艳萍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7期


  一、图式及图式理论
  所谓图式(Schema),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它是蕴含于人们头脑当中关于普遍事件、课题以及情境等的一般知识结构。追溯其根源,关于其研究最早始于1781年的康德。他把图式看作是存留于人们自身心灵底处的一种技巧,属于先验的范畴。随后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图式实质为一种中介,基于这一中介,人们可以实现从具体经验到抽象概念的升华,是人们头脑内部的一种动态可变的认知结构。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认为,图式是个体的先验知识结构;并在人类感知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在认识新的概念和事物的时候,只有将新的刺激与自身原有的相关知识相关联,才能达到正确的感知。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默哈特又将图式赋予了新的内涵,将其叫作认知的“建筑块料”(或“组块”)。他认为,人们所有的已有知识在个体大脑中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推理内化形成了一定的组块,这种组块就是图式。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它对各种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进行表征,并同时影响着个体大脑对相关信息的加工。
  图式理论(Schema Thoery)是关于图式研究的理论,是基于上述康德的认识理论,皮亚杰和巴特利特的认知心理学理论,以及鲁默哈特的各种实验完善而来的理论。1983年,Carrel和Eisterhold将图式理论定义为“有关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作用的学说”。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感知外界的信息时都要调动激活头脑中的已有图式,利用这些先存于头脑中的图式对外界范畴进行分析、推理、预测、组织、吸收。因此,图式理论认为,人们认识新事物的途径就是将新事物与头脑中的已知概念和背景相联系,而人们是否能够对周围的新事物和新范畴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感知取决于我们大脑当中已有的认知图式。
  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形式,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一环,英语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体现。在我国目前的各种语言测试中,阅读所占的比例很大,有时阅读理解题目的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整套英语试题的成绩。另外,最近几年的英语阅读考察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侧重对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等能力的评估。很多语篇都是英语原版材料的节选或是更改。文章内容覆盖面广,相关体裁丰富多样。因此,阅读理解成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指标,而这必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加强对各方面英语知识的积累,以便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考试。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
  既然英语阅读如此重要,英语阅读的教学在各项英语教学中也必然不容忽视。然而我们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却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较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一般先要求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然后要求学生作出回答。这些问题往往停滞于对当前文本的表义理解,舍弃了领悟语篇内涵的能力。最终,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过多依赖教师,不能对整个语篇进行准确把握。学生们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语法的教学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凸显。过去我们的英语教学过多地强调语法,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很多教师却走向了英语阅读教学的另外一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谈语法色变,回避语法教学。”殊不知学生恰恰因为不懂这些语法现象而导致了误答。也就是说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过多地强调对正确答案的追逐,忽略了对造成错答的深层原因的探究。另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对所阅读的语篇内容的教学上,而没有教会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学生们只能漫无目的地阅读,没有方向感,犹如“一艘失去了路标,盲目地航行于茫茫的大海之上的小舟”,缺乏目标,随时危机四伏。教师要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要侧重对学生良好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引导,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新构建
  如前所述,图式理论是指“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所具备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头脑当中的已知图式对阅读文本进行正确的解构。把自己先前的已知背景知识与当前所要阅读理解的文本相联系,使头脑中的先验知识对当前文本信息进行解码重组,进而理解文本的内容。依照图式理论的观点,英语阅读的效果主要受制于三种图式的制约——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1.语言图式构建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指的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读者为了能够正确地理解所要阅读的文本内容,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知识,主要涵盖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等。众所周知,英语词汇是构成英语这门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能否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很多时候,学生错误的理解就是在于词汇量的狭小或是对词义的误解。以“pollution”为例,如果在阅读文本中出现,倘若学生头脑中已有关于它的图式,就可以在脑中生成很多与之相关的范畴,如“carbon dioxide,chlorine,global warming,green house,ozone depletion”等,这样便能更加正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另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时整篇文本虽没有一个生词,可学生的理解还是出现偏差,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学生有关语法图式的缺漏。在很多英语阅读文本中存在很多长句,学生一看到便慌了神,不知如何下手。殊不知,所有的英文句子无论多长,我们均可以利用语法上关于“英语句式”的图式,将其解构,划分为七种基本句式,即SV,SVO,SVC,SVOO,SVOC,SVA,SVOA中的一种。复杂的句式得到了简化,学生也便更容易把握阅读文本的信息。
  2.内容图式构建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是指有关文本内容的背景知识。也就是说,读者为了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所应该具有的背景知识,这其中涉及到关于当前文本所涵盖的文化风俗、风土风情、地理历史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众所周知,学一种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感知某种语言的文化,这便是内容图式。例如,如果阅读文本中出现关于“dragon”的字眼,读者的头脑当中要立刻激活关于“龙”在西方国家中的图式。在西方国家,“dragon”是一种邪恶的魔兽,是“monster”,这完全不同于我们文化中的“望子成龙”“龙的传人”的范畴。再如,假若阅读文本是关于“Middle East”的,学生如果想更加精确地把握全文,在看到这一新信息的时候,脑海中应当具有诸如“war,petroleum,men in robes or turbans,veiled woman,desert,Muslim,Mosque,Allah,Silk Road,Jerusalem (Holy City)”等有关“中东”的相关图式。只有将“Middle East”这一新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相联系,用读者的先验图式对新事物进行重新建构,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阅读文本的内涵,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3.形式图式构建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指的是人们头脑当中所具有的有关阅读文本的各种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即有关阅读文本的结构图式。对于一篇文章而言,作者在撰写的时候都是根据一定的语篇组织规则来组织思路的,这就涉及到各式各样的文章体裁的问题。这其中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道、演讲等等。不同的体裁具备不同的写作模式和规范。例如,属于记叙文的文本,作者往往在文本开始表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而事件又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通常文本当中会存在表明中心思想的句子,语篇会以时间顺序进行组织。就议论文而言,作者一般会采用从个别案例到结论的归纳法或是从一般阐释到具体案例的演绎法来组织文章。相反关于演讲稿的文本,作者会认真遵循利用“演讲”的语言来组织思路,文章中会出现多种诸如“排比、重复、反问、设问”等修辞性语言来解释说明,力图让读者跟其达到思想上的共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有关认知图式的观点,我们可以克服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这为我们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角度。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积累,扩大词汇量,夯实语法,加强语言图式;注重对英语国家文化风俗的讲解,使学生具有广泛的英语背景知识,拓展内容图式;加强对各种文本体裁的分析,丰富形式图式。利用有关的图式理论,学生们将会更好地理解文本,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Carrell&Eisterhold.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TESOL Quarterly,1983(12).
  [2] 李润博.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
  [3] 杨卫燕.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方法培养.成功(教育),2007(2).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