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准绳。新班主任在入职初期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他们有着强烈的再学习需求。因此,在传统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方式的基础上,针对新班主任入职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优化新班主任思维方式的四点策略,以期实现新班主任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新班主任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期待认可”与“不被认可”的矛盾
新班主任由于刚从学生的角色转换成教师,班级管理方式乏味单调,与学生实际相脱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师生相处缺少有效沟通,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与预期的效果相比,新班主任常常无法顺利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容易失去成就感。同时,学生家长常常把对学校的高期望值转嫁到班主任身上,这样的高期望值往往导致新班主任在工作初期遭到家长的质疑,再加上激烈的校内竞争,加剧了新班主任的心理落差。学校对新老班主任的评价标准,也常常存在“一把尺子”的现象,导致新班主任倾尽全力却总无奈地处于队伍的中下游。上述新班主任教育实践中所普遍遭遇的困境,自然引起新班主任的心灵伤痛,引发“期待认可”和“不被认可”的矛盾。
2.“经验空白”与“负担繁重”的矛盾
从教经历较短的新班主任,尚未消化理解职前培训的内容,教育教学任务接踵而至,使得新班主任常常束手无策。新时期的新班主任,虽大多都学习过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在教育实践中实际应用能力仍不足。育人技能的欠缺带来的认知障碍困扰着新班主任,他们最怕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不尊重教师,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从一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新班主任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动机的建立、学习压力的缓释以及学习方法、网络游戏等问题的引导和管理均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面对“经验空白”与“负担繁重”的矛盾,如何树立在班级中的威望,顺利开局,成为了困扰新班主任的一块心病。
二、优化思维方式,帮助新班主任尽快入职
面对家长和学校的高期望值,新班主任较容易产生焦虑、压抑、无助的痛苦心理,同时有接受专业化培训学习的迫切需求。而调查显示,许多学校的培训多局限在领导讲话和经验报告等形式上,缺乏实用性和灵活性,没有建立起新班主任岗前培训、班主任岗位培训的阶梯培训制度。学校多认为新班主任学历层次高、观念新,有自我提高的能力,从而放松了岗前培训,更加缺乏入职以后的方法指导。仅凭新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的独自摸索,必然会造成班主任队伍的先天性贫血。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借助网络对新班主任进行专业化培训,注重新班主任思维方式的优化,有效缓解矛盾,增强新班主任职业幸福感和自我认同度,帮助新班主任顺利入职。
1.由“期待认同”转向“自我认同”
据调查,仅有少数新班主任认为,班主任工作的成就感来自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大多数新班主任把职业认同感仅仅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上。这充分表明新班主任期待得到外界认同,然而过度依赖外界评价,却暂未被评价认可,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落差。因此,学校在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学习中,首先要注重引导新班主任正确进行个人定位,不把外界评价作为衡量自己的惟一尺度,制定合理的工作和生活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不断追求行动背后的价值,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不断寻求自我的同步成长。组织骨干班主任编写《新班主任成长手册》,帮助新班主任厘清自己的成长愿景,清晰拟定阶段性工作目标,每天撰写行动日志,进行当日工作清理,从而发现个人工作的发扬点和发展点,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和不足,逐步学会接纳自己,充分实现内心的自我认同,增强职业幸福感和自我认同度。
2.由“见招拆招”转向“系统认识”
入职初期,陌生的具体的常规工作往往使得新班主任疲于应对。“忙完这样忙那样,样样工作跟不上”,这句新班主任自嘲的话语,刻画出了新班主任普遍的工作状态——“见招拆招”,而缺乏对工作本身的“系统认识”。新班主任因缺乏经验,迫切需要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班级活动组织、了解与研究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得到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因此,持续关注新班主任,引导他们系统认识常规工作,把握工作重点,就显得格外重要。集合诸多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反复修改拟订《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和《班主任工作标准》,从班级文化目标、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合力建设等方向,帮助新班主任做好班情分析,确立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并系统梳理每日事务性工作,整合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合力,整体规划班级工作。借助网络,根据学校工作进度同步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如《怎样设立班级图书角》,详细介绍了募集书源、图书管理、时间安排、展示方式四项具体内容,并提供受捐书籍感恩卡范例、班级图书借阅登记表、借阅公约等文本作为参考,以指导新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对班主任常规工作的系统介绍,旨在帮助新班主任梳理常规工作,抓住问题核心开展工作,为下一步作出个人工作特色夯实基础。
3.由“简单管理”转向“追本溯源”
从一些研究中可以看出,新班主任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动机的建立、学习压力的缓释以及学习方法、网络游戏等问题的教育和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在入职初期由于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新班主任解决问题常常抓不住重点,遇到突发问题时,多在不了解学生状况及事实现状下就加以强制干预,这只是低水平的“简单管理”。如一位男老师在论坛上提出困惑:我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最近班级越来越乱了,由于自己是男老师,班级的小事我一般不去强调,可是有时候发生的事情真的不敢去想啊,比如上星期一个同学把另一个同学咬了,这样的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屡有发生。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新班主任应有明确的认识:当教学事件出现的时候,不要盲目地去抱怨,而应采取积极行动,因为教学事件的存在,同样也给了教师教育能力生长的契机。“班里的小事情我一般不去强调”,这正是班级走向混乱的诱因之一,重视小事件背后的预警信息,才能有效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疑问是研究的前提,抛却“简单管理”,强调“追本溯源”,新班主任才能尽早迈入科学从教之门。在新班主任入职的专业化学习中,要关注并引导他们面对不同问题注重追本溯源,摸清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客观地观察和倾听,把学生言行合乎逻辑地串连起来,并不断追问为什么。遇到突发问题,新班主任要学着刨根问底,假设多种原因,并能较好地解释所有的疑问,合乎逻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4.由“闭门摸索”转向“开放学习”
在工作实践中,一些新班主任遇到突发问题,常常深陷其中不得其解。此时一味“闭门摸索”,不如转向“开放学习”。在新班主任入职专业化培训中,应重视引导新班主任不怕露怯,善于求助,借助智慧的力量服务教育。培训中强调新班主任要“读好书、交高人、写美文”。首先借助读书的力量,将书中的营养转化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来寻求解决问题、优化工作方式的途径;同时,与“高人”为友以寻求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把朋友的间接教育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直接教育经验。写美文,就是要不仅记录自己的教育心理历程,更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细节进行推敲和反思,实现班主任工作的不断反思和自我超越。很多教育事件,如果不能写清楚,只能说明自己没有想清楚。及时记录下来,留存住自己精彩或有待完善的一幕,去探究更科学的办法,通过不同渠道,听听行内外朋友的不同意见。记录的过程,研磨文字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炼教育内功的过程。“读好书、交高人、写美文”,旨在强调新班主任在入职初期形成开放学习的工作习惯,加强自身反思,不断吸纳新的经验,将行动收益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智慧,避免陷入经验论的泥潭。
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新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并非只是九月开学序曲,不能仅局限于专业教师的理论讲座与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而应融入教师教育常规工作中来。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搭建立体的学习培训平台,针对新班主任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症结,扎实跟进,对症帮扶,不断优化新班主任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更快步入工作正轨,从而实现新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振峰,王在勇,王国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状况调查分析——以山东滨州市为例.当代教育科学,2008(12).
[2] 冯心怡.成就班主任的职业人生.教育科学论坛,2008(5).
[3] 迟希新.班主任培训:立足专业发展需求.人民教育,2008(Z1).
[4] 陈晓华.班主任,从业余到专业有多远——读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人民教育,2008(6).
[5] 张秀梅.班主任的爱与严.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
[6] 班华.师德与班主任专业发展.人民教育,2008(11).
[7] 白宏太.关注班主任的生存状态——由2007年班主任培训热说开去.人民教育,2007(24).
[8] 崔书文.重管理抓突破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辽宁教育,2006(6).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