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学习生活。我们可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验,从可操作的层面上,区分学习风格,研究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及其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过程,使自己的学习风格更加完善,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八大智能测试,摸清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找到智能组合类型,确定最适的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会快乐学习和高效学习。
关键词:学习风格;多元智能;学习策略;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04-0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学习生活,取得接受式学习、意义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创新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生态平衡。新课程改革确实推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但在实践层面上,由于教师对各类学习方式以及相关理论理解不深,再加上没有充分关照学生的学习类型,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很好的适合“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要求,课堂教学出现“热热闹闹”、表面化、思维肤浅等“高原现象”。
要解决这一现象,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智能和潜在智能,找出各类学生的学习风格,找到适应各类学生学习的最佳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业成就得到提高;课堂违纪、逃学、辍学和青少年过失行为明显下降;学生对学校、学习、教师以及自身的态度得到好转”[1]。同时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达到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
一、识别学生的学习风格,采取优化的学与教的策略
作为教师要尽量能识别出学生各自独特的学习方式,并与其它适当的学习方式相结合,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或咨询指导,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偏爱的、习惯化了的带有个性色彩的学习方式。每个人多少都会使用视觉、听觉和动觉三种学习方式,但多数人会偏爱其中的某种方式。针对美国、香港和日本等地5000多位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的研究,结果如下:视觉学习者占29%;听觉学习者占34%;动觉学习者占37%。根据学习者的感觉通道的不同,基本上分为三类学习者。[2]
1.视觉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视觉学习者主要是透过眼来学习。
(1)主要表现:喜欢阅读、看影视节目;善于印象回忆,替别人指路或接受别人指路时,喜欢利用地图;记忆或回答问题时,眼睛向上看;衣着时髦,注重外表和颜色搭配;喜欢用画图的方式说明问题;独处时,喜欢涂涂画画;行动之前,会预先制订计划,能看清事物的整体状况;创作活动:写作、制图、绘画、设计、涂鸦。
(2)视觉学习策略:根据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找出关键词、使用颜色和图形符号、多画几次、掌握各个细节、展现自己的风格);标示所学的重点;静坐沉思,心中过电影;运用图表(示意图、曲线图、模式图)来学习。
(3)教学策略: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教师板书设计要体现知识的脉络结构,力求网络化、图像化。
教师要学会使用新型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 “概念图”来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与学生沟通要借助于体态语言,如丰富的面部表情、适当的手势和动作、眼神等,沟通效果很好。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像、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促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启动右脑情感记忆和形象记忆,促进逻辑记忆,使学习变得自然。
特别要重视用体态语言进行沟通。因为在沟通中,语言文字效果只占7%,语声、语调、对事物的坚信程度、态度占38%,体态语言占55%。教师要研究沟通艺术。
2.听觉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透过耳来学习,喜欢听录音带、演讲、辩论、讨论和口语的教导。
(1)主要表现:记忆问题或回答问题时,学习者向一边看;喜欢听音乐,喜欢听别人讨论或辩论;喜欢用口头替别人指路;衣着品味:品牌最重要,清楚告诉你选择的原因;借着声调、语气表达心情;听讲的效果胜于自行阅读;喜欢与别人交谈,公开讨论;说话速度适中,爱说话,即便在上课时;做事时,喜欢讨论程序,辩论问题用口头解答;创作活动:歌唱、说故事、说笑、辩论。
(2)听觉学习策略:对重要的难的文章,戏剧化的朗读;朗读摘要,增强记忆;把要学习的内容录音,再重复听;闭目口述内容;捂住耳朵,最大声最快速度地反复朗读英语或语文,每天30分钟,三个月到六个月的训练,可以打开右脑记忆,使记忆力得到改善,形成右脑记忆,获得天才般的记忆。
(3)教学策略: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小组讨论,彼此分享学习心得,开展合作学习。
3.动觉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透过身体运动和直接参与来学习。喜欢用手触摸、动动东西或亲身经历某种事物。
(1)主要表现:记忆某些信息时,眼睛向下看,动动身体;喜欢社交和运动;容易记住实际发生的事情;替别人指路时,喜欢亲自带路,并常说跟我走吧;衣着品味:舒服和质感胜于样式和裁剪;借肢体语言表达心意;做事时,喜欢一步一步进行,亲身操作;说话速度慢;独处时,会坐立不安;透过三维教具,效果好;创作活动:手工、园艺、跳舞、运动。
(2)动觉学习策略:一边走路一边倾听或阅读;每隔20~30分钟,起来活动活动;涂涂鸦、用色笔画线,制作学习地图;制作图表、示意图、制作模型;利用便利帖或索引来做笔记;参与小组学习;作记号等。
(3)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多多提出具体例子和类比,并且让学生有角色扮演的机会;教师讲话速度慢一些,让学生小组间讨论几分钟;玩接龙游戏等。如此,此类学生才有机会在内心处理你提供的资讯,并且理出个头绪,同时还喘口气!“如果他真是聪明的老师,他不会邀请你进入他的智慧之屋,而应该引导你走进你自己心灵的门槛。”而这时候也许是“动觉教学方式”派上用场的时候。
4.视听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对于多数学习者而言,要采用以上三种学习策略。学习者阅读,并将它具象化,你就会“看到”它;提出问题,并把答案念出来,录下来,你就会“听到”它;将重点写在卡片上,并按逻辑顺序排列,你就是运用“动觉”掌握它。这样你就锻炼和动用了大脑的多个区域,学习效果好。
一位主要以视觉沟通方法上课的老师,如果能加上听觉和动觉的方法,将和学生取得更和谐的互动关系。
二、教师应该有更加完善的学习风格,学会运用四种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
终身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将发生极大的变化,新型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帮助者、交往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应逐步由“复制者”转变为“生产者”,要从“学科知识型”向“素质全面型”转变。[4] 这些转变要求教师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接受继续教育、主动学习、深入研究,成为终身学习者和终身研究者,实现自身发展。
1.教师的学习风格要逐步趋于完善。
研究者证明,教师的学习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当教师的认知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完全匹配时,学生的适应性(这里的适应指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师生关系)最好,他们能够学好任何相关的素材;师生认知风格类型不适配的学生组,其学习适应较差;师生认知风格部分适配组学生适应居中。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有可能与师生之间的认知风格不相匹配相联系。”[5] 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学习风格逐步趋于完善,这对学习障碍的诊治大有裨益,也为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了新的途径。教师有责任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班级所倾向的风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优势联系起来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努力用其他自己不占优势的学习方式去教学,以顺应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
2.精细研究学习风格,掌握基本的四种教学策略。
根据教育心理学,教师要采取四种教学策略。[6]
(1)感知——思考型学习者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ST(sensing-thingking,感官思考)学习风格的人:通过感知觉察信息,并通过逻辑来处理信息;ST是现实的、实际的,事实上是“活计算机”;ST是喜欢大量的、背诵的个体,他们总想挑战他人的逻辑,他们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和教师指导下亲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经验。
教学策略为:实验提供简洁、循序渐进的方式;注重技巧的控制,应用技巧的机会,了解实际生活状况;不要过多的强调自由回答或解释问题;为阅读和研究提供充分的机会;给予及时地反馈。
(2)感知——感觉型学习者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SF(sensing-feeling,感官感觉)学习风格的人:SF通过感知觉察信息,但是通过个人的感情来处理信息;对人对己感觉灵敏、友好,他们喜欢经历,似乎想把一切都私有化并装饰它们,他们宁愿了解感觉也不愿去了解事实和理论,但涉及感情并且能自发和冲动地探索时他们的工作效果最佳。
教学策略为:提供一个热情、友好、支持和相互作用的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分享彼此的思想和情感;组织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或比赛,洞察学生的经历及其情感;开展艺术和音乐活动,鼓励情感的表达。
(3)直觉——思考型学习者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NT(intuitive-thingking,直觉思考)凭直觉感知信息,但通过逻辑推理处理信息。NT表现为好奇的,总想知道事物是怎样运行的,总想把物体拆开,想知道 “为什么”,能运用有组织的、系统的、逻辑的方法解决问题。但他们自己选择有兴趣的活动时效果更好。
教学策略为: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给他们提供独立的和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发现和实验的机会和有意义的相关学习资料;鼓励学生以清楚的思维方式与他人进行讨论和辩论。
(4)直觉——感觉型学习者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NF(intuitive-feeling,直觉感觉)凭直觉感知信息并通过个人的情感来处理信息,它们具有好奇心和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大胆梦想并寻求新的不寻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是发明者,在新奇的、很少限制的、鼓励好奇心和创造性的氛围中,他们学习效果最佳。
教学策略为:提供限制最少的环境氛围,包括多种学习活动的选择、鼓励自我表达、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和探索;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性和不遵照规范的活动。
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识别学习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八大智能测试,摸清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找到智能组合类型,确定最佳的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1.多元智能理论。
加纳重新定义智力的概念,他认为智力应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能力。人存在至少八大智能。
(1)语言智能可能出现的品质:对于模式的敏感;有条理有系统的表述;喜爱听说读写,爱写文字游戏,喜欢与人辩论。
(2)逻辑数学智能可能出现的品质:喜欢抽象思维;喜欢计算,讲求精确;喜欢组织,运用逻辑结构;喜爱电脑;喜欢解决问题;偏向有条理地做笔记;喜欢以逻辑的方式做实验。
(3)视觉空间智能可能出现的品质:图像思维,运用想象力创造内心的意象;喜欢素描画画以及雕刻等;能轻松的看地图、航海图以及图表,用图像来记忆;有很好的色彩感觉。
(4)音乐智能可能出现的品质:喜爱演奏乐器;对于音乐中的音高节奏、音色、情绪力量很敏感;可能很有灵性。
(5)身体运动协调智能:往往偏好参加运动会,或经常作健身活动,喜欢走路、游泳、肢体劳动和DIY(自动性活动);喜欢一面做肢体运动(散布、慢跑),一面思考;舞会上大展身手,一点也不觉得害羞;喜欢最刺激的游戏;喜欢拼图和模型制作;喜欢体育、工艺品、雕塑;喜欢借着手势或其他肢体语言来表达自我;喜欢玩吵闹混战的游戏;学习新的东西不能借着阅读手册或观看录音影带,而必须亲身动手触摸、操纵、了解、掌握。
(6)人际智能是指辨识与了解他人的感觉、信念与意向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注意并区辨他人的心情、性情、动机与意向,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优秀的教师、心理医生、政治领导人、宗教领袖都具有这样的特长。可能出现的品质:善于交际和与人相处,喜欢交朋友,朋友很多;喜欢集体活动;处事圆滑;善于察觉社会形势;善于交流,有时善于操纵。
(7)内省智能是指能对7wjZOAkxWXDomGc0iUSDtQ==自我进行省察、区辨自我感觉,并产生适当行动的能力。此种智能也扮演着“智能中枢的角色”,使得个体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了解如何有效发挥这些能力。其核心成份为发展可靠的自我运作模式,以了解自已之欲求、目标、焦虑与优缺点,并藉以引导自己的行为之能力。该智能可能出现的品质: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和有直觉的能力;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价值极其敏感,深知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会自我激励。
(8)自然观察者智能,涉及到人的观察力以及人与环境协调的关系。
2.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教师要测定每个学生的八大智能情况,并汇总,找出班级的智力倾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我们经过四年的试验研究,试验群体为初中生和高中生,共2000人,测得该群体人际、语言、音乐、视觉空间智能占相对优势,逻辑、肢体协调智能偏低,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最低。
美国教育学家鲍伯埃·伯尔里认为:如果发展健康的个性和最充分地培养创造性是我们的目标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抱着使左右大脑半球和谐工作的宗旨来开展教学。为了发挥群体的优势,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有: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先做5分钟想象训练——冥想、腹式呼吸、想象训练等快速唤醒右脑训练法,大脑就会发出α脑电波,学习也会变得简单轻松[7]。有条件的学校以潜意识音乐为背景,实施音乐暗示学习法,加上积极正面的语言暗示,进行想象训练效果更好。思维导图训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视觉空间、人际交往智能。加强写作训练、数学题型推理训练、写反思日记、主观性试题答题规范训练,主要开发语言智能、逻辑智能和反省智能。通过加强体能训练、实验教学、地理、生物的教学,开放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等,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
总之,对于学生的学习风格而言,教师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技术和方法,优化材料的组织顺序,教师的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要尽可能地顺应学生的学习风格” [8];教师要边实验边研究,找出学习者最适、最佳的个性化的优势学习风格,改变、创新教学策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必要帮助和支持,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各种智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统一,达到学与教的和谐、互动、双赢,实现教学相长,为推进新课程改革作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曾继耘.学生个体差异: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6,(3).
[2](美)罗斯,尼可著;戴保罗译.学习地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3](英)史密斯著;徐建萍译.魔法学习100%[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4]熊川武,郑金洲,周浩波.教育研究的新视域[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5]杨治良,郭力平.认知风格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24,(3):326~329.
[6](美)马丁著;于力华等译.走进中小学科学课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7](日)七田真著;李菁菁译.超右脑英语学习法[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3.
[8]陈 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