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学习弥漫新鲜感

2011-12-29 00:00:00朱先云


  摘要: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乏味,丧失信心与热情。只有让他们成为主角,将课堂学习演变为游戏、探险、猜谜等,处处弥漫陌生与新鲜感,才会使语文课堂学习重新焕发生命的激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游戏;发现美丽;感悟美妙;诗意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2-0024-02
  
  北师大芦咏莉教授有一次在扬州讲学,说到了这么一件事:一位高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给他的一位刚刚考上北京大学的得意门生写了一封信,他想请这位高徒给他新接手的一个高三班的学生介绍一下学习语文的经验。没想到这位大学生在回信中只写一句话,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读了这句话顿时感到特别的郁闷。听听这位大学生写的是什么:“根据我的经验,要学好语文,最好是上课不要听老师讲。”在座的人听了都大笑起来。
  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开玩笑地说“那些上课偷看课外书的人往往都有出息。”语文课堂遭遇如此尴尬,究竟怎么了?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语文课堂上重复的都是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
  其实,学生的学习从来都不是建立在零的基础上,他们是带着已有的语文积累进入课堂的,随着一次次地与课文亲密接触,刚拿到课本时的那种新鲜与好奇感已经荡然无存。如何让他们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重拾对语文的信心,重新焕发热情,敬畏语文,敬畏语言,从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走进语文课堂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努力将语文课堂演变成一个谜、一串意外、一次探险、一盒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糖果,或者一个还未拆封的玩具……
  
  一、让学习成为一种游戏
  
  我们的课堂太像课堂了,老师也太像老师了。然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蒙昧幼稚的孩童啊,每一个孩童都是一颗生命的种子,要顺应其本色本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小学语文课堂就是要保卫童年,让儿童喜欢语文、拥有语文,游戏自然是他们的最爱。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动物。我说一个词语,你们就用你们的动作表现出来。但有一个要求,看谁的动作有创造性!
  师:蚂蚁“爬”。(孩子们桌上爬、墙上爬、讲台爬、伙伴身上爬……)
  师:小鱼“游”。(孩子们摇头摆尾、低头屏息、划来荡去)
  师:小鱼“藏”。(孩子们有的钻到桌子底下,有的躲在伙伴身后,有的把小书包套在头上……)
  师:燕子“飞”。(孩子们站着飞、斜着飞、与伙伴嬉戏着飞……)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看,你们表演小鱼“游”过来的时候,有的这样,有的那样(模仿学生不同的动作),多有趣啊!还想再来玩一次吗?
  生:好!(声音响亮,充满快乐)
  这不是一节游戏课,这是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而孩子们正在窦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乐呵呵地理解品味着词语。
  想象着课后孩子们仍兴奋地回味着课堂经历的美丽旅途,想象着孩子们以后接触到“爬”“游”等这类动词时便情不自禁现出的画面,想象着孩子们不断地享受着这样的课堂进而不断地热爱着美丽的文字,这样一种心灵的唤醒该是多么珍贵啊!
  从语文教材中发现“有意思”,带着学生走进“有意思”,《公仪休拒收礼物》可以让孩子们演一演,《记金华的双龙洞》可以让孩子们做小导游,学了《九寨沟》可以设计广告词,学习“唱念做打、粉墨登场”这一类成语,可以让孩子们唱一唱,演一演,赏一赏京剧……孩子们能不感到新鲜和快乐吗?
  
  二、借孩子一张“尖尖的小嘴”
  
  一年级有篇课文《世界多美呀》。刚睡醒的小鸡对蛋壳里浑黄的世界不太满意,“小尖嘴”就啄呀啄呀,终于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小鸡从小洞眼里望去,嗬!“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
  我们就是要激发这群“小鸡”,用他们“尖尖的小嘴”将一篇篇课文啄开一个个小小的“洞眼”,看到美丽的世界。
  苏教版二年级课文《小动物过冬》是用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各种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围绕“童话的主角”孩子可能会发问:“大自然中动物有那么多,为什么只选这三种动物?…‘如果让你选主角,你会选哪些动物?”“选择北极熊行不行呢?”等等,孩子们通过阅读、交流,并结合《秋姑娘的信》,很快就会发现,童话中的三个角色代表了动物“迁徙”“留守”“冬眠”三种过冬方式,选择北极熊不切现实,因为文中的三个小动物是朋友,经常见面它们才可以商量,才会有冬天的道别和春天的约定啊。啄开“童话的主角”这个小洞,孩子们看到的是过动物过冬的万象,啄出了作者匠心独具,选择形象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当然,这样“小小的洞眼’’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可以是一个字或词,如《大海睡了》,写大海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有时可以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如《珍珠鸟》中“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小珍珠鸟真的是想喝我的茶吗?我们要借孩子一张“尖尖的小嘴”,透过无数个“小洞”,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整个“精彩的世界”。
  
  三、静听文字的天籁之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文字都是跳跃的音符,是舞动的精灵。细读文本就是让孩子们静心倾听到文字发出的天籁之音,欣赏曼妙的舞姿。可是,孩子们读书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只关注情节,忽视内在的神韵。要引导他们潜心读文本,读出“潜台词”,从细微处感受其言中之言,意中之意,弦外之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看似简单,实质韵味无穷,要想感受其中情趣,必须细读品味。开篇第一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可以启发学生“多样”地读,“老师很喜欢这一句,但我读不好,请同学们帮一帮。”“我想让别人一听就明白朋友送的是什么”,“我想让别人知道这份礼物是多么的厚重”,“我想告诉别人,朋友对我一往情深,一片盛情”“你还可以读出什么感觉?”……在富有个性化的朗读中,作者和读者的那份激动、自豪与欣喜之情跃然纸上,一个“读”字奥妙无穷。
  三个月后,这对珍珠鸟的宝宝诞生了!“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这里的一个“探”字用得形象逼真,值得很好地玩味。课堂上,我运用采访的形式,“现在,你们就是小珍珠鸟,请探出你的小脑袋。可爱的小珍珠鸟,‘探’出小脑袋在干什么呢?”“外边的世界真精彩,小珍珠鸟‘伸’出小脑袋不是可以看得更远,也更舒服些吗?”在潜读品味中小珍珠鸟的天真、可爱、淘气和作为雏鸟的胆小、机灵和机警无不蕴含在一个“探”字里,真是“一字里面有乾坤”啊!
  
  四、让语文学习充满诗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儿童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总会有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
  最近读了两首儿童诗,我们来看看儿童的诗意。第一首是《乖楼梯》:我牵着弟弟到百货公司买东西,弟弟第一次上电楼梯,他悄悄地跟我说“这里的楼梯好乖哦,肯自己走路,不像我们家里的动都不动,太懒啦。”第二首更有趣,“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姐姐当老师,你当小学生。”“姐姐,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都不会做。我看,让她当校长算啦。”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唤起儿童心中的诗意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语文课堂应该是本真童心的自然飞扬,是童话的世界,是诗意的殿堂,是自由的王国。学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他们就会说出“不知小草谁人种,春风春雨似园丁。”“不知黄叶谁打落,八月秋风似笤帚。”“不知枫叶谁染色,十月寒风魔术师。”“不知稻花谁育出,农民伯伯汗水来。”童趣盎然,充满了创造。正如著名作家王旭峰所说:“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学习《望月》,就要启发孩子们广泛阅读关于月亮的文本,知晓儿歌童谣中的月亮、神话中的月亮、古诗中的月亮、图画中的月亮……对月亮产生无限向往和兴趣,那充满神秘的月亮就会悄悄地爬上心头。
  心理学研究表明,陌生新鲜的事物容易对学习者产生诱惑力,进而生发出激情与冲动,并化作乐于学习的动力。营造新鲜感,还孩子七彩的童年,才能满足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自然界中的万物享受着生长的快乐。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每天都弥漫着清新、散发着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