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麻木”到“灵动”

2011-12-29 00:00:00林飞荣


  摘要: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在科学课教学中,要从简单的实验开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精神;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2-0058-03
  
  一年前我在所任教的六个班级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令人欣慰的是有将近百分之三十三的学生,在“最喜欢上的课”这一栏里选了科学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在高涨的热情背后,其科学精神却是普遍的缺乏,可谓是表面热闹,头脑冷清。下面的教学片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教学片段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的时候,有相同体积“水重还是油重”的比较实验,教材安排:把两根细木棒分别放人盛满水和油的试管里,看看细木棒的沉浮情况。按照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要看到细木棒在水中是浮的,在食用油里是沉的,以此说明油的密度比水小。因为第一次上这节课,觉得这个实验比较简单,所以事先也没有仔细研究过。我找来了制作航模的细桐木条折一段放入水中(大约2厘水长),木条在水中是浮的,然后折了同样长的一段放人装有食用油的试管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段细木条在食用油中居然“浮”在最上面,根本没有下沉。幸好我反应很快,赶紧折了一根近20厘米长的术条放进油里,木条总算沉到了试管的底部,为了说明实验的正确性,我另外折了一根同样长的木条放入装水的试管中,让学生看清楚细木棒在水中是浮的,而在食用油中是沉的,从而证明相同体积的油比水轻。(事后我分析,可能是这个油的粘稠度比较高,而木条又太轻。)
  学生对我的演示居然没有丝毫异议。好像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错,本来就是这样的。学生那种见怪不怪的表情深深地把我触动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面对老师的明显错误却无动于衷,看来我的课堂教学“得病”了。
  
  “病情”分析
  
  课后我把这件事情讲给教同年级的科学老师听,探讨之间发现原来其他班级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于是我开始找学生了解情况,原来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以为科学老师就是百科全书,什么都知道,怎么可能会有错误呢?肯定是自己看错了,再说万一自己说错了,还给老师难看,被同学笑话。慢慢地也就“敢想不敢言”了。这怎么能行呢?必须迅速改变这样的现状。于是,我决定在我教学时有意识地作出一些改变。
  我的对策
  1.抓住契机,鼓励学生给老师“挑刺”。
  在课堂上要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使他们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氛围中交流意见。这往往抑制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以独创性和大胆质疑为特征的创新行为的发展。
  正巧作业本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把一滴水放到半瓶食用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会( )。
  A.沉到瓶底 B.浮在油上 c.以上都有可能
  学生作业本交上来了,我想当然地认为正确答案是A,因为水比油重。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依着我的心意选择了:A沉到瓶底。一天上科学课时,一个平时出了名好动、被语数老师列为“差生”的小曲同学拿着作业来找来了,我一看他选择的答案还是B,我指着题目说:“这一题还没订正好啊!”沉默了半晌小曲说:“老师我回家试过了,一滴水滴在油上是不会沉下去的!”有这种事?不可能吧!我一脸疑惑,看着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决定亲自试一试。用滴管取了一滴水滴到半瓶油上面,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那滴水安详地躺在油上面就是不肯钻下去。怎么回事?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看到这种状况,我没有慌张也没有掩饰,我请这位同学拿起滴管再往油里滴几滴水,几滴水汇聚成一大滴水,缓缓地沉到了瓶底。我请学生分析,为什么只滴一滴水不会沉下去,而多滴几滴,水就会沉下去呢?有的学生说:可能是一滴水太轻了。也有的说:可能是油太黏了。还有的说:可能是油把瓶子下部的空间占去了,水就进不去了……,就这样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开始进发。“是老师想错了,”我摸着小曲同学头说,“你太厉害了,以后大家都要向你学习。”作为奖励,我批准小曲下课以后可以在创新实验室“玩”一次。(我们学校的创新实验室配备了许多可以直观操作演示的实验仪器,平时下课以后学生们都会到那里转悠,迟迟不肯离开。)我看到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眼光,打铁要趁热,我宣布:以后谁能指出老师的错误,也可以让他“玩”一次,一下子,教室里欢声雷动。
  我是要让学生明白,其实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要知错就改,勇于承担责任。能构建起在教师宏观调控下的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愉快氛围。
  2.多给学生一些耐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组内、组间相互辩论,在这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改变思维的方向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学生个性化的解答多给一些解答的机会,对学生看似“不着边际”的论述多一些宽容,多一点耐性。
  3.追求学生的“真情实感”亲身体验。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验操作,能有力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次实验探究,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一天正在上《放大镜下的晶体》这一课,刚刚给学生看了显微镜下雪花的照片,正当学生们一个个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的时候,外面天空飘起了雪花,教室里一阵躁动。我当机立断,让学生拿起桌上的放大镜,去教室外面观察雪花,把自己看到的雪花的样子画下来,看着学生们全神贯注的样子,我知道今天学生的收获肯定比看照片多。在整个探究中,对他们绘制的雪花形状的准确性,不必过分要求,只要他们做了,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干了,他们会在科学素养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我们所追求的是他的“真情实感”亲身体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4.有理有据,让探讨成为习惯。
  科学教育离不开科学探究活动,如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调查访问等。在开展此类活动时,学生就在逐步地形成相关的科学素养。实验操作必然要求学生做到尊重事实,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必然会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并在形成结论时听取他人的意见,形成自己独具创新意识的结论。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又是意志与品质的考验。
  在三年级下册“我们先看到根”这一课教学中,学生对植物根的作用产生了争议。多数学生都认为植物的根除了从土壤里吸收水分还吸收营养,也有学生持有异议。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到我的身上,于是我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回家查资料,问家长,等下节课解决。第二节课学生各抒己见,创新思维的火花进发。通过这个案例,我切实感到,科学精神的培养在这次活动的过程中贯穿始终,虽然并没有刻意将科学精神的内容具体化呈现给学生,但却比任何形式的呈现更能感染学生。
  
  可喜的变化
  
  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发现学生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课堂上举手的人多了,实验室动手的人多了,学生之间的辩论交流多了,更关键的是敢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了。
  六年级《形状与结构》这一单元有一节课“用纸造一座桥”,正巧我们区教育局举行“科技创新大赛”,其中一个项目正好就是“用一张报纸造一座桥”的承重比赛。于是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规定纸桥的跨度、高度、材料等制作要求以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并且告诉学生,老师将评选最佳设计奖,承重表现最出色的设计将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并且让他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科技创新大赛。孩子们积极性万分高涨,为了用尽可能少的材料承受尽可能重的物体他们真是开动脑筋,煞费心机,到处搜集资料,精心设计,细心制作。当一个个承重钩码在他制作的桥面上越叠越高的时候,孩子们在下面欢呼、跳跃,他们的心仿佛也随着他们的作品在讲台上屹立不倒。比赛结果令孩子们惊喜,令老师们感叹,有些创意让人看了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后来我召集了一部分学生对这次活动作了一次讨论,他们讲自己的制作思路,谈他们对活动看法。不论是谈到怎样用最少的报纸卷出最坚固空心管子,还是怎样更好地设计框架结构,他们说得都是那样井井有条,顺理成章。当时我给予了他们大力的表扬,并适当地给予了物质奖励,我由衷地佩服他们有如此深刻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我体会到,教师真的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而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育人教育,它的真正意义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科学精神,科学的态度、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