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是基于“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确立的,问题的提出是这一模式教学的基石,也是教学展开的前提性条件。在操作材料中玩出问题,在真实情境中引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在认知冲突中生成问题,在思维训练中找寻问题,在和谐氛围中衍生问题,是“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导引问题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做中学”;教学模式;导引问题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6-0004-02
“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教科研课题是基于“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确立的,倡导“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课堂结构,探究问题的提出是“做中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石,也是后续环节的前提条件。一个恰当的问题,可以让孩子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并高效地参与课堂的诸多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能动地提出具有探究价值和较强的课堂操作性的探究问题,是“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在有结构的材料中玩出问题
“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科学组合。这种材料组合既能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所要学习的概念、规律,具有科学性;又要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究来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具有可接受性;还要有趣味性,尽可能是生活中常见的、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材料组合。例如,我教学《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的时候,准备了一个弹簧和一根橡皮筋。上课伊始,让学生玩一玩,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学生发现:弹簧和橡皮筋用力后都会拉长,去掉力后都能恢复原状。这时学生提出:“弹簧能做弹簧秤,橡皮筋能不能?”寂静的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分成两派,一番争论却未果,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目的的探究,通过实验,发现橡皮筋不能做弹簧秤。有学生又质疑:“橡皮筋为什么不能做弹簧秤?”经过一番探索后终于明白了。实验材料虽少,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真实情境中引发问题
真实的情境容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对学生来说,让他们在课堂上尽快进入角色和探究主题,莫过于通过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依据教学目标,创设生动而又能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真实情境。例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老师拿出马铃薯,将马铃薯放入装清水的烧杯之前问学生:“马铃薯放进去后会怎样?”学生自然想到有关“沉”、“浮”的问题;当马铃薯放入清水中沉下时,学生联想到前一课知识“当物体比它同体积的水重时会下沉。”而最后当教师对其稍施“魔法”,(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一烧杯盐水中),学生惊奇地发现土豆在水中浮起来了。学生沸腾了,老师到底施了什么“魔法”使土豆的沉浮发生了变化,还是烧杯中的水发生了变化,水中到底添加了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系列的情境创设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心中必定生成无数个问号。下面不用教师过多地引导,学生就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不胜枚举,只是教师在课前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走出教材,在预设最佳情境方面多下功夫。
三、在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
熟悉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对事物由熟知进入真知和深知,是人的一种内心需求。例如探究“溶解”现象时,可由生活事例引入:“在冲果珍时,将果珍放入水中后,看不见果珍粉末了,这是为什么呢?”(果珍溶解在水中)“对于果珍的溶解,你想弄清哪些问题?”学生提出果珍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果珍为什么能溶于水中、怎样使果珍溶解得更快、果珍在别的液体中是否也能溶解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为下面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有人说,在情境中学科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学科学,是最有价值的。科学源于生活,如果积极地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提问,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稍作留意,问题便源源不断。科学不只是书上的概念、理论,它蕴涵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来自生活。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开阔视野,捕捉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中处处有生活。
四、在认知冲突中生成问题
有人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看到纸背面的话。”“纸背面的话”就是思维,要思要想,要有问题。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一天性,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产生问题。一些实验会令学生惊奇,由惊奇而带来疑问。在“做中学”教学模式的观摩课上,一位老师执教《混合身边的物质》一课,当让学生混合了醋与小苏打后,学生发现大量的气泡从混合物中冒出。这时,学生提出“这些气泡从哪里来”、“会不会是空气”等问题,这种在认知冲突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是适合研究的真问题。这时,教师引导他们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学生自然想到用火柴来检验。结果点燃的火柴在这种气体中会熄灭,而在空气中不会熄灭。于是又产生了“这是什么气体”这一问题,课堂就是在这种不断生成新问题的推动下向纵深发展。也让听课者感觉这是一节真实的课、平实的课、扎实的课、生成的课。可见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正彰显了学生思维的张力。
五、在思维训练中找寻问题
质疑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求异思维。“学贵有疑”,许多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都与质疑密切相关。在研究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是否一样时,学生发现同是圆柱形纸筒,教师演示的卡纸纸筒比他们的A4纸纸筒承受力大,因而质疑:“是不是纸的厚度影响纸筒的承受力?”进而探究出纸的厚薄、纸筒的粗细都会影响圆柱形的承受力的规律。逆向思维是将事物的整体、部分或性能颠倒过来想,以求得新思维的产物。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引导学生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引导学生想到怎样使发声的物体立刻停止;学习《水的蒸发和沸腾》时,由水能变成水蒸气,想到水蒸气是否也能变成水。可见,逆向思维有利于学生产生新的问题,获得新的发现。联想思维是由眼前感知的此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彼事物的心理过程。学生学习了种子萌发必备的三个条件后,联想到如果模拟水、空气、一定的温度三个条件,是否可进行无土栽培。实验模拟风的形成,引导学生联想到自然界风的成因。这些由联想而产生的新问题,激励着学生进行更高品质的研究。
六、在和谐氛围中衍生问题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活跃起来。要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教师就要给予学生犯错的权利,因为“错”反映了认知的阶段性和递进性,“正确”正是在对这诸多“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每一个“错”都是学生进步的足迹。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观察现象、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想得更深一点,看得更远一点。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充分投入中才得以体现。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学会包容和期待,在“下一个路口”等着孩子,并在下一个路口促进各思维资源的有效共享:“做中学”追求的就是这种“形散而神聚”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对学生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力,大胆地实验操作,别开生面地提问,妙语连珠地讲解,开合自如地迁移,“做中学”的课堂成了师生共同营造的一方快乐天地。
探究式学习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是以儿童亲历探究过程、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的。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一个真问题的提出往往就是一个好研究的开始。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研究的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是“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鲜明特点,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