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交流的策略

2011-12-29 00:00:00李国建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如能采取主题研讨、适时评议、指导质疑、引导访问等有效交流的策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激励学习兴趣,促进共同进步。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有效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9-0043-02
  
  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但纵观数学课堂,往往呈现出这样几种现象:一是旁观现象:在讨论交流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怀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实验操作,看着别人发言,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二是学生交流只指向老师:有的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眼睛里只有老师,他所要交流的对象只有老师,这个课堂就是师生两人世界;有的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言时仍高举小手“我,我,我”,整个课堂很热闹,而这只是表面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交流;三是中等生、学困生和优等生相比,缺少交流机会。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地进行交流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及时组织主题研讨
  
  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研讨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的确定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大胆把握,也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变。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这样揭示研讨的主题:比和分数、除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法有商不变,分数有基本性质,那比有没有相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是什么?你能举个例子来验证吗?围绕这一个主题,学生开展的研讨活动非常成功,不仅根据已有的知识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也举了很多的例子加以说明或验证,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丰收。又如:教学“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教师刚出示例题,就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相等的,相等的。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请学生研讨,学生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根据位置原则,根据小数的意义,把这些小数化成分数,联系具体的长度。这种灵活应变、开放性的研讨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适时进行展示评议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必将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学生就有大量的机会进行非常有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并形成独特的发现。将这些实践、探索、发现展示出来,请学习小组内的学习伙伴共同评议、相互启发,使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因劳动成果得到肯定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当然,学生的探索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发现,错误实际上是通向理解的自然阶梯,是儿童走向更高理解水平的中间环节。因此,将学生的错误展示出来加以评议,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中,学完例1:264+98后尝试解决例2:361-197,出现了两种方法:(1)361-197=361-200-3=158(2)361-197=361-200+3=164。教师将两种方法都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评议,在评议中领悟正确的思想方法。这样做,充分发挥了错误对于学生学习和创新的价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指导质疑辩论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说学生的大胆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辩论,就是向创新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关键一步。教师要沉得住气,善于“踢皮球”,把学生的质疑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促进学生之间产生更高水平的交流。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上课老师就挑战性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是3的倍数。不信,试试看?”学生纷纷举出越来越大的数,教师对答无误。学们惊奇了,这里到底有什么“诀窍”呢?求知若渴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索者。
  在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老师不要简单地作出判决,而是随机生成,组织好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辩论”赛。这就要求学生要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去揭露对方的矛盾。这无疑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这个过程本身也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原本老师苦口婆心地强调却屡不见效的知识点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
  例如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请大家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吴教师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吴老师没有裁决,而巧妙地说:“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了,那能说说你们的理由,让大家信服吗?” 经过准备,小小辩论会开始了。在双方的一场唇枪舌剑之后,师生共同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值得指出的是,在小组辩论中,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让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同时还可以尝试以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四、巧妙引导学生访问
  
  在提倡算法多样化,解题策略多样化的现代数学课堂。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释放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同时,有些学困生会因多样化的算法而成了“雾里看花”,从而导致计算正确率的下降。因此我认为,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归纳、比较,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熟练,使学生对计算从构建事实逐步过渡到提取事实。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过程,是个体学习、吸纳他人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将“访问”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巧妙地引入课堂,将给课堂带来动感与鲜活。访问策略的运用,一方面,孩子们为访问好其他学生,会认真提出问题,并会很好地组织语言,力争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得更加生动、简洁,有逻辑性。另一方面,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因被访问而更加认真地回答。
  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之后, 出示深圳“世界之窗”五一期间售出门票统计图(略),让学生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着。很快,结果出来了,平均每天售出门票1000张。老师来到估计2000张那位女同学身边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请你去问问你们学习小组的同学,听听你们学习小组内其他同学是怎样估计得这么准确的。”
  被采访的是一个小男孩:“你估计的2000张比最大的数还多,这是不可能的,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少,比最少的数要多。”
  老师转过身来,摸着小女孩的头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想说什么?”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估计的数跑到最高的数外边去了。”
  一个“外边”正表现出了孩子对平均数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孩子对自己学习的反思。这样,孩子们在“访问”与“被访问”中,克服了胆小,不爱动脑筋的毛病,在相互交往和友好的谈话中,弄清了知识,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问题,也满足了同学们“访”与“被访”的需要,更加确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为与人交往要与人为善、尊重他人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数学课标》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发言面增加,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如果长期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全学生人格,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 兼.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正宪.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 [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