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小数课堂教学拾零

2011-12-29 00:00:00顾文亚


  摘 要:优质课往往是多位教师智慧的结晶,而非一人所为。真实的常态课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水平,小数常态课的一些教学思想、智慧和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拾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9-0039-02
  
  学校组建了学习共同体,教师自由组合,或同年级,或同志趣,或师徒结对,因为有诸多之“同”,所以平时的听课、交流活动在常态下频繁进行,没有对与错的判断,没有好与坏的质疑,只有合作伙伴间的坦言,就在这宽松、融洽的氛围中,智慧之花自由绽放。
  
  一、“空间”与“质量”融合
  
  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这是一节概念课,“让学生体验大单位的质量单位”是这节课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真实体验”?我校老师这样教学——
  师:(出示一个可装10千克大米的袋子)估计一下,这个口袋可以装多少大米?
  生:可以装10千克。我家买的就是这样的,妈妈说我家10千克米可以吃两个星期。
  师:你很有生活经验。那10个这样的口袋可以装多少千克大米呢?
  学生想象。教师又出示一个大口袋(一般粮站用的,可装100千克大米的口袋。)
  一般老师教学到这一环节就刹车了,而这位老师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让人回味无穷。
  师:这个口袋可以装100千克大米,请一个同学来估计一下,这个口袋长多少?宽呢?
  学生兴致勃勃地用手比划着,一个可装100千克大米的口袋长约1米,宽约70厘米。
  ……
  建构较大计量单位的实际观念的教学,往往上到最后,上成进行单位之间换算的练习。每当学生遇到联系实际运用单位的时候却常常错误连篇。可见,体验不足。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单位质量的概念?以往教学中,如一千克,用几个鸡蛋帮助建立概念,又如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分别用一拓、一拃、食指与拇指之间的一条缝隙来帮助学生建立单位概念,一般都是采取同类素材帮助体验,建立单位概念。而吨这样大单位的认识,很难建立一个单位质量,本节课,教师就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有形”的空间促进“无形”的质量的体验,“空间”与“质量”有效融合。
  
  二、“操作”与“思维”同行
  
  凡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几乎没有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材上的操作要求是“小组合作,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表格”。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把若干个小正方形摆成长方形的活动经验,一般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只是让学生“顺利地”完成一项操作活动而已。而此时,学生真正的困惑在于: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一节课下来,学生糊里糊涂地跟着教师摆弄了半天,除了知道“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数”,以及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表现形式以外,其余所知甚少。可以想见,“长方形的长就是代表一行能摆几个单位面积,宽就是代表可以摆相同的几行”,这一数学事实将逐渐被忽略和淡忘,而长和宽相乘就能得到面积这一抽象算法将不断得以强化。于是在学生的思维世界中,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已经不是用单位面积进行度量的数学表达形式,而仅仅是长和宽两条线段长度的计算关系而已。操作过程中思维的缺席造成操作与公式之间的断层,如何让操作与思维同行?我校老师这样尝试——
  首先出示一个画格子的长方形。
  下面的图形由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面积是多少?怎么知道的?
  
  这一环节,复习“通过数格”知道面积的方法。
  然后,出示□□□□□□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导用上面的方法,即用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摆)。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清楚“为什么摆的问题”。
  长方形的长就是代表一行能摆几个单位面积,宽就是代表可以摆相同的几行,寻找“长”、“宽”与“每行的个数”和“行数”的对应关系,这一点,通过“两个活动”来突破。
  活动一: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并完成填空:
  每行摆了()个正方形,长是( )厘米,
  摆了()行,宽是()厘米,
  一共摆了()个小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观察发现:每行的个数是几,长就是几,排了几行,宽就是几,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
  活动二:下面有两个长方形,先量出长是几厘米,想一想沿着它的长可以摆几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再摆一摆。宽呢?
  长方形的长是()厘米,每行可以摆()个小正方形,
  宽是()厘米,就可以摆()行。
  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一共可以摆()个小正方形。
  观察发现:长是几,每行就可以摆几个小正方形,宽是几,就可以摆几行。一来一往,在充分感知“零件”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整体呈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三步曲,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借助学具的操作和填空题的启发,发现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正好是长边所含厘米数,小正方形的行数正好是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两次活动,一顺一逆,操作与思维同行,从整体上实现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建构。
  
  三、“形式”与“意义”并进
  
  小学阶段一共教学五个运算定律,都安排在四年级,上册4个,下册1个。教材对这五个运算律的编排,其结构基本相似:首先出示生活情境,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解决生活问题,初步发现现象,引出猜想,然后再列举一些同样类型的算式,计算、比较得数,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运算律。在这几个运算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四年级上册的运算律,于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而乘法分配律,在算术理论中又叫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它不同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他不是单一的运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对学生而言,难度偏大。或许上新课的时候,学生模仿得比较好,但一旦综合运用,一旦变式,学生的错误率可以说是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我们觉得,对于乘法分配律,学生不是不能理解其意义内涵,而是缺乏主动从意义这个角度来观察、分析算式的习惯和意识。所以,我们的老师这样尝试——
  1.课首活动,钻山洞游戏。五个同学一组,两个同学做“山洞”,三个同学钻,如果被卡住,通过抓阄来决定能否通过,如果抓到的是加法算式,就“过”,如果不是加法算式,就不能过。允许学生改变算式,如3×4可以变成3+3+3+3。
  2.这里还有两个阄,一个是“2×5+4×5”,如果你抓到了,能想办法过山洞吗?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就像刚才钻山洞时,每组5个人,这边有2组男同学在钻山洞,就是2个5,这边又来了4组女同学,4个5。
  4.最后一个阄(2+4)×5,你也能想办法通过山洞吗?(学生结合情境图阐释算式的意义)。
  5.看来难不倒大家。再来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知道的?
  6.小结。这两个算式虽然样子不一样,但意义相同,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等于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7.仔细观察一下,等号两边的式子有什么特点?
  ……
  本课教学,打破乘法分配律教学的传统模式,在意义这一方面加重了笔墨,将侧重点首先落在内在算理的阐释,也就是从算式的意义这一点切入。课首活动的设计,以“过山洞”逼迫学生将乘法算式变为加法算式,样子变了,意义不变,突出乘法算式的意义。紧跟其后的几道算式,形式又发生了变化,学生从意义的角度判断是否相等,继而教师引导观察等式两边式子的特点。以“意义”支撑“形式”,建构模型,形式与意义并进。
  课,不一定完美,但这样的课一定会引起大家的思考,思考我们做出的选择,思考我们的价值判断,思考我们的功力提升。我们并不奢望自己的教学有多智慧,但每个老师都有这样一份朴素的情怀——简简单单,真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