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境”中自然溢

2011-12-29 00:00:00倪桔红


  摘 要:《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该追求课堂的真实,关注学生的需求,从教材引发的话题入手,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探究,全方位地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受到情绪感染,引起情感共鸣,使情感在情境中自然地流溢出来,真正地扣开思想品德的情感大门。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9-0037-02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这是新课标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追求课堂的真实,关注儿童的需求,由教材引发的话题入手,积极创设情境,注意沟通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全方位地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让儿童在各种情境中体验、探究,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受到情绪感染,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感悟中获得直接经验和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
  
  一、以“趣”激情情渐生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主动去了解、认识和研究。在教学中如能利用音乐、故事等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究,更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1.音乐渲染——煽情。
  音乐是一种启迪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它激荡人的心灵,能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以声音传情,能激活文中沉睡的情感信息,传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执教《春天说了什么》,在《小雨沙沙》的乐曲声中,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质疑学生:“这些是谁发出的声音?你还知道哪些春天的声音?”学生通过音乐声感受到了春天里春雨沙沙沙,春雷轰隆隆,青蛙呱呱呱,小鸟唧唧喳喳,泉水叮叮咚咚……等的美丽景色,从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有了探索自然的兴趣,更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的美好情感。
  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在这种知觉的感受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情感体验,为煽动学生的情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故事引入——激情。
  利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描述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有着指导作用,并且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不但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从而感染和打动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我帮你,你帮我》的教学中通过故事《换个说法》进行导入,故事中一个盲乞丐的一小块纸牌上的“春天来了各位到此观赏美景,一定十分快乐。而我却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我一出生就失去了光明”这一句话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使盲乞丐获得了很多钱。故事教学始终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学生容易接受和感染,本课一开始的通过故事移情就让学生感受到对于他人的困难,我们应同情、关心别人,学生良好的爱心情感也被无形中给唤起了,对于接下来的情感激发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二、以“感”入情情自浓
  
  感受,它是一种较复杂的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生活情感之源,如果让学生联系生活情景,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切身体悟。
  1.以“感”触心弦。
  在教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课时,播放了很多小孩由于吃了伪劣的奶粉而造成了很多大头娃娃的事实记实录像,学生看完后心中对厂家这种不择手段而毁坏消费者的行为愤愤不平。此时,已经不需要教师多引导,学生通过录像直观真实的画面,爱恨情感已在心中油然而生。
  2.以“感”明真情。
  在《他们需要关爱》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位失去手臂的少年的图片,并配乐讲述了他的一段悲惨的人生故事。学生看了、听了后,感慨万分,心中的同情顿时油然而生。接着让学生想象他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会有哪些困难,并且请同桌扮演这位少年穿衣,学生在模拟中直接感受到了残疾人的不幸,心中对他们的同情与关爱之心更浓了,内化了在生活中应有爱心的情感。
  通过各种情境展示生活中的另一面,让学生去感受,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被真实地显露出来,使情感变得更浓。
  
  三、以“悟”传情情相融
  
  “悟”即有所感触而领悟,它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感悟已经成为品德课的重要策略。在品德课中需要我们通过渗透的方式传达生活体验,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
  1.在“悟”中融情。
  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先向学生展示了由一滴水慢慢积集成一条河的画面 ,学生从画面中有了滴水能成河的感受;接着,用课件出示我国人均水资源条形统计图,学生很直观地看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比,真是相差太远了,再一次感受到我们应重视水资源;然后出示水污染的画面,从画面中学生感悟到了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利用的水只有一汤匙,在又一次的熏陶感受下,学生懂得了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共同创造美丽的世界。整个感悟过程,学生的惜水情感一步步地得到加深,直至交融在一起。
  2.在“悟”中动情。
  《家人的爱》一课教学时,利用媒体出示三组图片,其中一组展示了父母对孩子的唠叨,一组展示了孩子对父母的做法的不理解,一组展示了孩子终于懂得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三组图片是对学生平时生活的一个写照,很多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串连成一个故事。学生在讲述过程中无形地联想到了自己平时与这个故事中的相似,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应该。当学生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波动后,播放家长录音,讲述了自己的心声。听后,学生彻底地被父母的关心与爱给感化了,认识到那不是唠叨,而是包含着对子女的爱,体验到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崇高的、伟大的。
  
  四、以“议”论情情愈丰
  
  在教学中,如果从生活中寻找富有教育的题材来拓展教材,通过让学生去评一评、议一议之类的活动,学生通过说感受、谈认识、明是非,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汹涌的“情感波”,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与感染。
  例如,在教《真正的友谊》一课时,播放了一段由于学哥们义气,冲动不但没有为哥们“报仇”,反而弄得难以收场的录像。看完录像后,学生通过辨析、讨论,很快明白了“真正的勇敢”的具体含义,分清了“蛮干”与勇敢的本质区别。由于这段录像针对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学生的道德情感认识很快由模糊变得清晰,道情认识得到了提高。
  又如,在教学《发生冲突后》,播放了学生产生冲突、最后握手言欢的情境课件;之后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冲突的事件是什么,冲突的起因在哪儿,冲突的双方是谁,双方当时可能的想法有哪些,解决的办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最后让学生总结出: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朋友之间发生矛盾、闹别扭都是难免的,要学会心胸宽广、能体谅别人、不斤斤计较、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因为朋友是最难得的,友谊是最珍贵的。在直观的画面下,在发自内心的讨论声中,学生的友谊情感得到了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如果说品德课堂是一朵绽开的花朵,那么创设各种情境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各种愉悦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道德情感能被真实的流溢出来,形成情感共鸣,课堂上学生学习氛围浓,情感真,真正地扣开《品德与生活》的情感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