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教师佳节里,学一学荀子高屋建瓴的教师论,很有兴味,也很有意义。
荀子是我国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影响十分深远。荀子在《礼论》中写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在荀子以礼为纲的社会秩序构想中,“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其中的核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天地君亲师成为并立于广大民众的心目中最为崇高的神祗,高居于神坛之上。对这一传统的形成,荀子的学说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荀子特别强调,教师在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的框架中起着“正礼”的作用。他说:“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王制》)在荀子看来,教师的地位是否落实,教师的作用是否能够发挥,这对于国家的治乱兴衰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他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比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大略》)既然教师具有这样崇高的地位、重要的作用,那么荀子必然要在自己的学说中,提出对于“师”的严格要求。这集中体现在他对于“师术”的论述里。
荀子在《致士》篇中指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学。这里对于为“师”者,在尊严、学识、表达能力和治学功力等四个基本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与严格的要求。
教师不可能是孤立的。论教师,必然要论及师生关系。对此,荀子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强调“师”的绝对崇高地位。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这实际上是将“师”的威严,与“君”的气派等同起来了。这显然是从荀子君师并立,甚至君师合一的观念中衍生出来的。二是隆师亲友,即强调师生之间在求道求知的过程中,相互切磋相互提携的关系。他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修身》)这两个基本点,前者注重的是在大的社会政治秩序框架内尊卑、上下的伦理关系;后者则是以人生求学求道求知的境界里的一种带有平等意识的人际关系为论述对象的。这反映了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封建等级专制意识和朦胧的民主平等意识相互掺杂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研究和借鉴荀子有关教师学说的过程中,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审慎甄别,避免简单化。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