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发学生提问的实践与思考

2011-12-29 00:00:00罗龙珠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1年10期


  摘 要:学生产生自己的学习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教学实践中,教师期待学生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学习问题,要从创设情境、帮扶训练、创新载体、积极评价四个方面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实现“我的问题我做主”,不断提高学习提问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48-02
  
  促成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教与学互动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中,我们期待学生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可常常事与愿违——学生或不会问、不敢问,或被动发问、人云亦云。随着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更加关注了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益呢?
  一、在创设情境中引发提问
  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学习问题的萌发,还有助于学生探究学习中的问题,形成问疑、求知的“自我需要”。《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的建议,也为教师明确了这一教学导向。那么,怎样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提问呢?
  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捕捉“生活现象”,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问题情境。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我创设了模仿电视节目天气预报的情境,请一位同学上台扮演天气预报播音员,并提醒其余学生听后提出问题。播报完毕,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情境充分感染了学生。大家纷纷提问:“哪个城市的气温最高?哪个城市的气温最低?”“零下5摄氏度到5摄氏度,是什么意思?”“拉萨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哪个气温低呢?”……这样,就达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巧设悬念,“制造”冲突的问题情境。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认识闰年时,通过谈话创设情境:我的姐姐今年36岁,她只过了9个生日。面对这样的反差,马上就有学生追问:“我今年10岁,已经过了10次生日。36岁——应该过36个生日才对呀?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问,也激发了其他学生“想问个究竟”的兴趣。又如:《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教学,学生学习了比的基本知识后,切入“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知识点教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各种球类比赛的视频资料。当学生看到“3∶0,5∶0”等表述时,就会疑窦顿生——比分的后项可以是0?教师抓住这一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发问:“在什么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球赛中的比与我们所学的比有什么不一样?”这样,通过创设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问题就有感而发了。
  二、在帮扶训练中引发提问
  很多时候学生想提出问题,却难以表达。这说明他们有提问的障碍。面对这一状态,教师若把自己定位在问题的讲解者角色,就无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就不能成为学生有效提问的协助者。因此,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由疑处产生问题,还要积极帮扶,有效训练,在学生无疑可问时“引”出问题,“追”出新问题。
  其一,帮助学生解决“问什么”。学生提问的障碍往往表现在“不明白,想问,但不知道问什么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想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顺向思考,提出“会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也可以引发学生反向思考,提出“如果不这样,可以怎样?”“假设这是错的,那会怎样?”等问题,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除了这样,还可以怎么样?”“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等问题。如:在教学“画角”时,教师启发学生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可以画角吗?要用什么工具?”“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几度的角?”、“15度的角可以用那些方法画?”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示范促成提出这样的问题。
  其二,帮助学生解决“怎么问”。学生提问的障碍还表现在“怎么提出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协助学生准备一些提问的素材、资料,再联系关键词——如果、可能、大约、比较等,加以提示,以便抓住问题的要点。如: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数学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在课前调查每个家庭每天使用塑料袋的个数、年段的学生数、学校的总人数。有了这些详细的数据基础,教师就可以分层次地启发学生。先引发学生提出“我们班级每个同学的家庭每天可能使用塑料袋多少个?一星期呢?”等较低层次的问题,再激发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全校学生的家庭一年用多少个塑料袋呢?这些塑料袋如果有十分之一没有被清理,所造成的污染面积大约是多少?”、“用这些数据提出倡议会有什么效果呢?”等较高层次的问题。这样的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逐渐提出问题。
  三、在创新载体中引发提问
  新异的载体有助于学习问题的引发。学生质疑问难时不人云亦云,是良好思维品质的体现。学生有了一定问题意识后,教师应更好地鼓励他们发现新问题,进一步引发新的提问。从这个意义上说,鼓励学生有所创见,乐于在学习进程的探究中提出问题,敢于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在内容上创新载体,激发思维,引出新问题。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民币》这一课时,学生了解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发各种规格的纸张,设计了人民币的面值。这些纸张都是按照纸币的比例缩放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饶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各小组通过一番争论,提出了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等面值?为什么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等面值?我们能不能改变这样的面值?这样创设新异的教学内容,引发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兴致,不断增强产生新问题的动机,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进而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在提问方式上创新载体,激发兴趣,引出新问题。如构建“问题银行”这一新颖的载体,即教师在新课教学前,布置课前预习,每位学生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放进“问题银行”。有一位学生预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中的“乘法分配律”之后,提出了“分配律在除法算式中能用吗?如果能,可以怎么用?”的问题,就很有价值。条件成熟后,可以由小组长担任“银行”管理员,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设立“问题投资奖”、“创意问题储蓄奖”、“问题解决效益奖”等奖项,激发学生有效提出问题的热情。这样的训练,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提高了大家的学习能力。
  四、在评价激励中引发提问
  学生有了自己的问题,并及时发表出来,是大家所期待的。学生有疑无问、不愿发问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老师、同学的评价;担心出错惹来麻烦,带来“风险”。因此,教师应尽力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角色距离,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长期处于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要促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就要善待学生的“问题”。尤其要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注重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在提问中享受乐趣。
  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来评价学生的主动提问。如通过开展“每日一问”活动,引导每位学生准备“问题本”,并针对每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一个以上的问题。同时,对于未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后,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通过开展“提问之星”评比活动,树立榜样作用。对于一个月中,问题提得多且质量高的学生,可获得“提问之星”的称号。意在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他人善于提问的方法。这些评价,就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提高数学问题提出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养成“我的问题我做主”的良好学习品质。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热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到:无论优劣,问就比不问强。对有一定价值的提问,可以用“你真行!”、“你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之类的评语带给学生快乐。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偏离了学习目标,我们可以用“没关系,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下一次就会提出更好的问题”等话语给予期待。如果学生提的问题很在理,我们可以用“你的问题是深入思考的结果,真让人佩服!”等激励性评语,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有了这些情感体验,学生提问的热情一定会升温的。例如,学生在解答52.29÷0.83这道题过程中,一位教师兴奋地说:“同学们,刚才第二小组很快知道了‘一个数除以小数时,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的知识,我想,爱动脑筋的孩子,肯定有新的想法……”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实践证明,这就是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
  当然,引发学生有效提问,还得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原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享受数学课堂带来的成就感,不断提高学习效益。这样的数学课堂,就会因学生的发问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