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小语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语教学兴趣;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29-02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就教学模式来说,现在还有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他们把学生当成容器,一味地“灌输”,不注重效果。这样死板沉闷、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大大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甚至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如果教师上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并深入钻研问题,从而获得深刻的记忆,取得良好的成绩。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分组竞争法
所谓的分组竞争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把整个班平均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中的分组竞争可以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其智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譬如,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比赛——让各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从而保证竞赛的公平性。竞赛时可以采用“加分制”,如:回答问题积极者,该组加一分;纪律特别好的,该组加一分;反应最快的,该组加一分;读课文认真的,该组加一分等等。表现特别优秀的应加大奖励,最后计算每组分数,公布输赢。对于赢的组,要给以奖励,如:每人奖励一个贴画,在学生花名册上加朵小红花等等。教师在班里试验过,结果学生们兴趣浓厚,坐姿端正,聚精会神,积极主动。曾经爱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变成了乐于思考,勇于表达的积极参与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了。因为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做最棒的,多为本组挣分。有时该下课了学生还有点依依不舍,尤其是分数少的组还有些不服气:“老师,我们不下课,接着比赛。”“我们肯定能超过他们!”对方也不甘示弱:“比就比,我们定能赢!”
二、游戏法
实验表明:游戏是包含了多种认知成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儿童的最佳学习方式之一。兴趣就像是一把开启“乐学”之门的金钥匙,而这把钥匙是由游戏铸造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制力比成人差,有的能坚持一节课,有的20分钟就没精神了,这时就需要用游戏来提起他们的兴趣,驱赶学习疲劳。比如在教学生认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玩“找朋友”。将刚学过的汉字“时”、“胜”、“粮”、“赶”拆成“日”、“寸”、“月”、“生”、“米”、“良”、“走”、“干”,写在卡片上分给8位同学,让他们边唱儿歌《找朋友》边组字,在规定时间内既快又准确的为胜。还可以玩“摘苹果”:教师画一幅长满苹果的苹果树,每个苹果上写一个生字,找同学上来认读单词并摘苹果,读对了才允许学生摘下苹果,摘得最多的为冠军。
课堂中多了这样的游戏,学生立刻精神十足,兴奋不已,都抢着参加。即使没学会的同学也会认真的看看别人怎么做,之后再踊跃登上台来展现自己。这样,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就变得活跃了。但要注意:课堂游戏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实效性和适度性,既贴近学生的兴趣,又不会使课堂变成放任自流“玩耍课”,而偏离游戏的教育目的。
三、角色表演法
角色表演法就是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并进行行为或语言的模仿来增强对课文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角色表演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动机和潜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表演能使他们在课堂上进入角色,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从而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在教授《小马过河》这一课时,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来扮演课文中的一个人物,给出练习的时间,最后上台来表演。评出最佳小剧组,最佳小演员。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开始找适合自己的角色,争分夺秒地练习。心细的同学还提醒别人:“你念的不对,小松鼠的声音应该是很细的,没有这么粗”。第一组表演时还显些生疏,后面的一组比一组好,语音语调,动作,神态都很像。练习了几遍之后,学生们都能把自己的台词背过了,最后教师再提出“小马妈妈让它干什么去?”“途中遇到了谁?它们都说了些什么”“最后小马是怎样做的?”这些问题,学生们都能流利、正确地回答出来。有些学生放学后还在激情的“表演”。原本只需熟读的课文,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居然都背过了。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表扬法
表扬法的含义是:肯定、赞美孩子的成绩、优点、长处,并给予方向性引导、以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鼓励表扬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一次,教师一进教室,学生们“千姿百态”:有说话的,有玩铅笔的,有折纸的……但教师还是面带微笑地对大家说:“许多老师都夸咱们班同学形象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我的话刚说完,所有同学都坐直了,比喊口令还灵。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坐姿最好,马上说:“这位男同学坐得最直,老师先表扬他一下。”这时,其他人的背挺得更直了,双手整齐地放在桌子上,目不转睛地望着教师。通过鼓励的方法让学生自觉的维持好纪律,进入学习状态比用训斥的语言效果更好。班里还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小,为了鼓励她,教师说:“你回答的很正确,真聪明!现在还有好多同学不知道答案,请你把正确答案告诉大家。”她立刻信心百倍,大声地说出了答案,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接下来的课她听得更认真了。
需要注意的是,班里的学生在性格、智力、心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表扬时要因人而异。课堂上表扬差学生的次数尽量不要超过好学生的次数,否则会引起好学生的“意见”:“他读的一点也不好,怎么还表扬他?”“我比他读的更好,怎么不表扬我啊?”所以表扬还要适时、适度。当然,差学生、好学生的群体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师应随时掌握变化了的情况,才能准确把握对学生的评价。表扬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口头的、物质的、批语式的……它们适用的范围也各不相同。比如,在课堂上适合用口头的;在测试或比赛时适合用物质的。在平时作业中适合用批语式的……总之,调动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啬给予表扬,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通过表扬,给学生自信,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把外在激励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趣味法
富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作业的设计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看的、写的、读的、画的等等,只要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创造性,听、说、读、写、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能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的作业,都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四季的脚步》一文后,为了让学生们记住各季节的特点,设计的作业是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画,让学生在愉快的绘画中记住该季节的景物特征。在教《找春天》一文时,让学生回家后去公园找春天的迹象或动手种盆花、蒜,半个月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课堂展览并叙述其经过。在学完哲理性故事《盲人摸象》后,就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考考家长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然后自己再阅读一篇哲理性故事,课上讲给同学们听。在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时,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阅读课外书等其他途径找出还有哪些辨认方向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的作业,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习兴趣。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聚精会神地听课,积极主动表现,轻轻松松学习,快速有效掌握,促进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课堂教学效果必定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