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课改十年路 展望未来一片天

2011-12-29 00:00:00张东兴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1年10期


  摘 要:在当前的小语课程实施中,教师专业化程度提高,仍无法满足课改对教师整体水平的要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所转变,但存在着课堂教学模式化的倾向;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寻求建立的“高效课堂”,存在着违背教育科学的现象;校本课程的开发状况参差不齐;校本课程教材建设的成果显著,但需进一步完善;县区教育部门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和指导还需加强。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化;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校本课程;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26-03
  
  谈到课堂教学,人们总习惯地把目光放在国家课程上。其实,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构成。我们的调查相对比较全面,下面先谈狭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调查结论。
  一、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角度来看,“包班制”已经被取消,语文教师专业化程度提高,但是仍然满足不了课改对教师整体水平的要求
  最近几年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口”比较严重,这主要表现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科(音体美和英语等),但是随着大幅度的学校布局调整和县域教育专业培训活动的开展,这一情况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的专职专任已经比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包班现象”基本取消,这为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
  虽然如此,被调查学校在谈到当前语文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时,仍然有20余所学校明显地感到:目前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适应课改的需要,希望上级教研部门多搞教师的专业培训,多给教师们提供“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机会。这种情况也促使我们对教师“一次进师范院校学习的经历,应对终身教师职业生活”现状的思考,更多的人认识到“教师需要和课改共成长”、“教师应该和学生们共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这可以说是基层学校和教师们的“福音”和“及时雨”。
  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转变,基层学校很重视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课堂教学模式化的倾向
  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被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这也成为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们最为关注、最下力气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淡化,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形成。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感觉”,他们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已经逐渐发生了转变。另一种是作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来体现的。
  被调查的70所学校中,有31所开展了和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的课题研究,并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定格的教学模式。如:自读——感悟——迁移;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欣赏——自主应用;课前预习——课堂实施——课后总结;自学——读讲——实践;激情揭题——自主学习——深化感悟——拓展延伸。有的所谓模式能体现了一些理念,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教师角色转变、学生角色转变、学习场所转变;加强读写,内外并进;变“讲授教学”为“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变“讲读法”为“读讲法”;商议教学法;合作互动教学模式;“读、想、说、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上述教学模式虽然表述各异,但是总的来看,都试图在师生关系的定位问题上有所突破,都在努力地构建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生学习体验和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无疑是课改的一项成果,它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切实而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多数学校都是在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而目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课题研究尚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上徘徊,不少学校在总结和推广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模式化”的倾向,将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用这些“模式”束缚住了,这就削弱了语文课堂的鲜活性,语文课也就显得不是那么富有活力、富有魅力。这一点是需要学校和教师加以不断完善的。
  三、以“改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的“高效课堂运动”方兴未艾,但在寻求“课堂高效”的过程中违背教育科学的做法也普遍存在
  “耗时低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也是课改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可以说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项目,它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是作为课题研究来实施的。如不少的学校确定了这样的一些课题:提高朗读指导有效性的研究;有效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研究;提高习作指导有效性的研究;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高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的研究;用“批注阅读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加强单元整理课和期末综合复习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达标度的研究;多媒体课件和其他教学手段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大班容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研究。
  这些课题研究可以说在用“化整为零”的方式来攻克“语文课效率低下”的堡垒,这些“课题”也正是语文课堂教学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一些比较成熟的课题成果也正在被教师们总结出来,并且很快地在这些学校得到推广。
  另一种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的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引进式”的——人们普遍关注的就是“学习杜郎口经验,打造高效课堂”。从具体的推动方式来看,有的是以学校为单位整体推动的,有的甚至是以县区教育行政领导甚至是党委和政府来推动的,大有“全民打造高效课堂”之势。在学习和推广“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科学的做法,主要表现在:
  1.忽视学科特点、忽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忽视教学丰富性与多元性、忽视教师教学风格的模式化倾向比较严重。硬性地规定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10+35”、“0+45”(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甚至整堂课教师不讲解,全部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硬性地套用一些诸如“三三六模式”(第一个“三”指“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指“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板块;“六”是指“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工学习——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这种规定是没有领会“杜郎口经验”的实质,没有实事求是地去活学活用,明显地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
  2.具体操作方式上,“导学案”风行。学校规定教师以“导学案”的形式来安排教学,使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陷入僵化的状态,有的学校是在用“行政管理”的方式落实对“导学案”的管理,教师教学用的“导学案”要经过“教导处”盖章方能生效,但教务处负责盖章的人不是相关教学领域的专业引领人士,一些教师教学目标确定得不全面,教学过程安排得不合理,教学手段选择得不恰当,这些具体的问题往往不易被发现和得到解决。
  3.在借助行政力量推广“杜郎口高效课堂经验”的过程中,在一些地方还明显地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试图用很短的时间造就一批高效教学的名校、名师,甚至在较大区域内普遍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的评价和基层学校、教师的消极抵触情绪,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4.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城镇班容量比较大的学校没有条件照搬“杜郎口做法”(如教室里有多面黑板,学生按学习小组编排座位等),而班容量比较小的农村学校,又存在着师资水平相对较低,无法驾驭开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无法独立完成高质量“导学案”的设计,无法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和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等实际问题。
  
  除了狭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还对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日益被基层学校所重视,但是,每所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不同,目前的进展状况参差不齐
  被调查的70所学校,有66所不同程度地开设了校本课程,涉及到语文学科的有:课外阅读课古诗文诵读课,写字课(含软笔、硬笔书法),言语交际课。其他的综合性比较强的有:法制与安全,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家乡文化名人、名胜古迹、乡土艺术、家乡特产、家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比较具体的还有:声乐与舞蹈,粘贴与简笔画,儿童画,手工制作,科技制作,英语总动员,小交警韵律手势操,太极拳,武术操,篮球,杂技,抖空竹,动漫制作,剪纸,腰鼓,跆拳道,故事会,广播欣赏课,花卉植物等。据不完全统计,多达200余种。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不同。有的学校开发了将近20种,有的则是空白。这种客观事实需要正确面对。比如在教学评估的过程中就不能片面强调每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的“校本课程”,而且过分强调每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必须适用于本校而不适用于其他学校,过分强调校本课程必须由学校“自己”开发而不认可外来引进和“移植”。这样就有点过于“偏执”和“狭隘”了。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自行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来说,应该提倡他们实行“拿来主义”,分享其他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或者是几所学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教材建设的成果显著,但已经开发出的教材层次各异,尤其是高层次的教材不多,需要进一步完善
  接受调查的70所学校,有60多所学校开发出了校本课程,但是也并非这些学校都开发出了成型的校本课程教材。本次调查,我们从70所学校中共征集到了54种校本教材。主要的有:
  有关中华经典诵读等课外阅读的:《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经典诵读文库》、《弘扬传统文化,诵读古诗美文》、《走进经典》(上、下)、《小读者阅读教材》、《人文“悦”读》、《千古词宗马致远》(中、低、高年级)、《乐学记诗》、《读诗记字》、《故事会》、《校本课程系列读本》(1~6年级分册)等。
  有关品德修养方面的:《感恩教育读本》、《小学生文明礼仪》(低、中、高年级读本)、《红歌伴我成长》(低、中、高年级系列)、《法制与安全》(低、中、高年级)、《快乐成长》等。
  有关了解和热爱家乡方面的:《魅力家乡》、《谁不说俺家乡好》、《走进家乡,热爱家乡》、《连镇记忆》(东光县)、《四十八村》(献县)、《杂技文化》(上、下册(吴桥县))、《千童东渡》(盐山县)、《厚积薄发的连镇包装机械产业》(东光县)、《南皮落子》等。
  提高学生单项技能和特长的:《粘贴画、简笔画技巧》、《诗词儿歌游戏》、《Flash动画制作入门》、《团花剪纸艺术入门》、《乒乓神韵》等。
  还有不立足本地域而系统普及传统文化的:《少年京剧》、《传统文化》(1~6年级)等。
  在课程改革任务相当繁重的情况下,这些教材的问世和投入使用确实是基层学校和教师们的一个杰出贡献。但是,已经开发出的校本教材参差不齐。
  一些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有一些非常好的做法,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南皮落子》等是师生在本地进行地方文化调查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乒乓神韵》、《小交警韵律手势操》等已经和学校“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了;《吴桥杂技》的开设使不少师生成为杂技、魔术等文化的热心传承者。
  需要指出的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时,要注重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大有文章可做。例如:一些农村学校开发和“三农”(农村、农民、农业)有关的课程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利于培养学生农业方面的素养;针对女生开办一些和“女红”(妇女手工)有关的课程可以让女生保持一些中华女性的优良传统;开设一些和“军事”有关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们更具阳刚之气,让学生多一些保家卫国的“国防意识”;开设一些和“家政”有关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们具备家庭生活的能力;适时地开设一些性教育方面的课程也是学生们健康人生的需要……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纳入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中,但县区教育部门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和指导还需加强
  就沧州市而言,所有县区都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审批和备案制度,因为按照要求,凡是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需经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才能实施。但是,各县的审批和监管相对来说还比较宽松和粗放,往往是走一个简单的程序而已,能够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权威论证的很少,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反复修改完善的也很少。把关不严,或是急于要课程开发的数量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层次较低的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在前一段时间人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有误区,偏激地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只能是“单个学校”,这也使乡镇文办室(学区)和县级教研部门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没能发挥足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沧州市所属县区中,吴桥教育局教研室主导开发了《吴桥杂技》,作为“资源包”提供给基层学校使用,既满足了众多学校保护和继承吴桥杂技这种传统文化的需求,又避免了不同学校重复开发相同内容的课程教材的资源浪费,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范例。像东光县逸夫小学开发的《红歌伴我成长》(低、中、高年级)等教材很多学校都可以借鉴。南皮县安顺小学《乒乓神韵》也可以由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共享。
  四、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需要关注的一些方向性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材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以下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扬长避短,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
  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建设有特色的学校”的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另起炉灶,传统的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学校文化团体等等,都可以以整合的思想,纳入其中。
  4.校本课程的开设应该建立“公共课+选修课”的体系,“公共课”满足学生发展的共性需求,“选修课”满足学生特长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5.校本课程的实施应该更加重视。目前来看,在师资的落实、课时的保证上都存在问题,校本课程的备课、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相关成果的展示以及相关研修活动的跟进,也都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