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优等生不一定全面优等,对优等生的全面教育和引导不容忽视。教师应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培养优等生,可通过合作性结对、座位搭配、培养集体荣誉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方式促进优等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优等生教育;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07-02
一项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老师眼中有不少“小毛病”的同学,心理健康状况基本都在正常值内,而不少“优等生”心理健康状况却达不到正常值。这样的结果为我们敲响警钟:应试教育观念下的“优等生”概念以偏概全,是以学习成绩优等取代了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观教育视野下他们不一定是全面优等。
的确,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花在待进生身上,却忽视了优等生的全面发展,认为他们学习好、成绩优,就是优秀学生,老师不必多操心。老师们通常也总用赞许的眼神看待优等生,而不注意纠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长期发展下去,其缺点必然影响其优点的发展,甚至导致长处的萎缩。作为一名教师,我耳闻目睹了优等生的某些状态,不能不为此而忧虑。他们仅仅因学习成绩优秀,而享尽了老师的表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喜出风头的习惯,而受到小挫折都难以承受,以至于社会上不时爆出“××学校学生因成绩不理想而自杀”的事件。我深感对优等生全面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探索了对优等生全面教育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合作性结队——在助学中促进优等生全面发展
有些班级待进生较多,教师难以全面照顾,那么就请优等生和他们结成小组,或是采取优等生和待进生搭配排座位,使每个小组中优等生和待进生数量大体相当,让优等生做“小老师”。课下,让他们检查、指导其它同学的作业,还可以在全班进行作业评比;课上,他们结成对子讨论学习。教师则要对整体表现好的小组,尤其是其“小老师”帮助同学毫不吝啬的小组大力表扬。这样,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帮助了待进生,也培养了优等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使优等生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二、与学生交心——在感动中促进优等生全面发展
优等生有较强的的荣誉感、自尊心和上进心,能不断鞭策自己赶上并超过他人,但不加强正确引导,同样会养成不良习惯。他们有的目空一切,看不起学习比他差的同学,甚至不把老师和家长的话放在心上。
例如,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让学习委员组织同学们讨论“六一”文艺活动如何开展,大家因意见不一而争论不休,此时有个”优等生“班干部不是想办法综合大家的意见,而是留下一张纸条后擅自离去。上面这样写着:“我无法容忍别人反对我,轻视我的意见……”,我看后,冷静地认识到纸条所暴露的问题。第二天,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从一个人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对待他人谈起,谈到班干部的职责,谈到同学之间珍贵的友谊,谈到个人思想膨胀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不但向我敞开了心怀,而且主动向全班同学道歉。从此,他在工作中注意调动全班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配合老师热情帮助待进生学习,为同学排忧解难,在同学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也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三、结合教学内容——在情感“渗透”中促进优等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还应充分重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助人为乐、孝敬父母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勇于实践的意识,以及陶冶他们爱美的情趣。如,一年级语文《自己去吧》一课,在学生掌握生字、能流利朗读课文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并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刚下水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它会游泳后心情怎样?它会怎么说?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在家里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儿了吗?进而让学生懂得从小就要学会自立,要努力地去自己管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四、培养集体荣誉感——在参与中促进优等生全面发展
有的优等生除了对学习感兴趣,对其它一切活动都漠然、冷淡,如果不加强教育、引导,就会使他们畸形发展,慢慢养成自私、孤僻的不良品质。
例如,2006年我教四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学习刻苦,成绩很好,而且字也写得不错,我就决定让他当班里的宣传委员。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他身上好像缺些什么。出板报时,只见他独坐在教室中埋头读书,不积极组织也不主动参与,只偶尔抬头瞟一眼正在出板报的几个同学。这一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观察,我发现除了学习,他对周围的一切既不关心也无兴趣。于是,我便找他谈心,讲宣传委员的职责和负责任的做法,培养他关心集体的思想,唤起他对班集体的热爱和当好宣传委员的热情,激发他的各种兴趣,鼓励他积极参加一切集体活动。经过努力,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渐渐地,他开始关心周围的事物,也有了兴趣。从此,我们班上的每期板报几乎都有新意和特色,并多次在全校板报评比中获奖。
五、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在挫折中促进优等生全面发展
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优等生很少尝试失败的滋味,这使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弱。例如,优等生L偶尔有一次语文没考好,思想压力很大,觉得无脸见人,整天一个人独处,不愿见老师和同学,觉睡不好,饭吃不香,结果病倒了。得知情况后,我及时和她谈心,首先和她一起认真分析这次失误的原因,然后帮助她制定了详细可行的下一步学习计划,接着给她讲了一些国内外名人战胜挫折、勇于面对失败的故事,使她减轻了紧张和焦虑,坚定了信心。
由此,我体会到培养优等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尤其是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有重要意义。之后,我废除了班干部 “终身制”,实行全班同学定期轮换制,促使优等生逐步形成“能上能下”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一些“失败”的机会,当然不是故意误导他们“失败”,而是鼓励他们在非强项上尝试摸索,例如让他们参加体育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经历得多了,他们就会坦然面对,就会懂得,只要你勇于面对、敢于经历,失败和成功一样都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风景。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他们主动学习;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做准备,还为了他们能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全面教育,要正确引导他们的发展方向,促使他们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品德优秀、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够全面均衡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