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学生搭建思维放飞的舞台

2011-12-29 00:00:00周卫国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1年10期


  “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华罗庚语)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应充满活力,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舞台,使其思维放飞,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从而去创造数学、应用数学,感悟数学的无穷魅力。
  课堂乱一点又有何妨?
  作为“引路人”的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启迪智慧、释放思想的舞台,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教学“线段”时,教师请学生想办法把粗细、长短、颜色不同的线变直,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对于较短的线,学生用两手捏住两端拉直就行了。对于长一点的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了许多办法:两人合作,一人一端拉紧;一头系在窗框上,另一端一人拉紧;一头系在板凳上,另一头往上提,站在地上不能把线拉直,就爬到板凳上,还是拉不直,就干脆爬到了桌上,终于拉直了;两端都系在板凳脚上,再把板凳拉开……这时,教室里可谓千姿百态 ,学生可以随意走动,交流声、探讨声此起彼伏。学生在互相观察的过程中除了发现线段有两个端点、有一定的长度等本质特征外,还观察到这些线段可以竖放、横放、斜放,线段有长有短……最后有一个学生说:“像这样的线段生活中到处都是,所以我觉得线段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说得多好呀,我忍不住为他鼓掌。
  学生在这节课上不再是学习的“容5e281e00c1bc61ffd5f17388bf4fcc5e器”,而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独立思考、互相辩论、取长补短,尽情地分享探索的乐趣。虽说这样的课堂乱了一点,但又有何妨?
  “5个半 × 2=11(个)”的启示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个性化的理解,不必也不能强求思维的一致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还学生一个个性化思维的舞台。例如,教学“认识乘法”时,我设计了一个给小动物分糖的活动,要求是这样的: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分糖,一定要分得公平,分好后算一算共分了几颗?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几个几相加,从而引出乘法。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学会选择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有的学生选了2个小动物,有的选了3个小动物,这样分的糖的个数也不一样。由于学生自己选择的愿望得到满足,因此,他们汇报时都争着说自己关心的内容。
  2.学会亲历
  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也就是说要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乘法概念。
  3.学会思维
  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在交流中智慧启迪智慧、心灵感动心灵。如在分糖的过程中,一个学生说他一共分了11颗糖,由于他没带学具,所以是画在纸上的。如下:
  小猫 ○○○○○ —﹚
  小狗 ○○○○○ —﹚
  有的学生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5个半+5个半=11(个)。” 学生们笑着一致赞同。在学习用乘法算式表示时,这位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的也可以列乘法算式,即5个半 × 2=11(个)。”你看,多与众不同的见解。还有的学生说:“这比较麻烦,还有别的方法吗?”大家都各自积极地思考着。我说:“你们课后可以想办法去了解是否还有别的办法。”第二天,有学生告诉我说,还可以用小数或分数来表示。可见,暴露不同思维,不仅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而且在思维的碰撞中,会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学会欣赏
  数学欣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享受、领略数学的奥妙的一种活动。如在“认识乘法”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加法算式如何成为乘法算式,领略100个2相加列式的奥妙,以及5个半×2=11(个)的道理。教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首先就要指导学会欣赏。
  课后还可以干些什么?
  目前,许多学生在课后总是无所事事。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课后干些什么进行指导,为学生建起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舞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需要,确立不同的内容。
  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开展“跳蚤市场”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从中可以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再如,为了提高中年级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可让学生玩扑克牌“算24点”游戏,让学生在和家人玩扑克牌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灵活计算。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例如,学习“比例尺”一课后,可以开展《美丽的校园——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实地测量、科学规划,拿出方案,向学校提建议。
  (责编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