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践: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双休日同学们一般喜欢做什么事情?你们最喜欢看什么电视?
2.教师播放《焦点访谈》《快乐驿站》《非常6+1》的片断。
【思考:导入的设计采用“看电视”的形式引出百分数,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体会百分数的价值
1.通过对启东市一新村的居民调查发现,最喜欢看《焦点访谈》的有19人,喜欢看《非常6+1》的有21人,喜欢看《快乐驿站》的有37人,你认为哪个节目最受观众欢迎?
2.出示被调查的人数图表(如下)。
(1)从比的角度来考虑,说说“喜欢看的人数与被调查人数的比是多少”,谁占的比率高。
(2)从分数的角度来看,适时引出百分数。、、这三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3.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适时引出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思考:这里并没有急于揭示百分数的意义,也没有刻意强调百分数的实用价值,而是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用百分数进行比较的便捷与实用。】
三、合作交流,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来说说95%、84%、74%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从比的角度怎样来理解呢?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
3.师生交流。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4.从收视率的角度来说说95%是什么意思。你想对办得最差的栏目说些什么?假如你是节目的编导,你想提高电视的收视率该怎么办呢?
5.“百分数家族”信息发布会。请同学们展示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从中你知道什么信息?这些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思考:从熟悉的电视节目导入,引导学生讨论、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四、灵活运用,深化百分数的认识
1.练一练: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A.一根绳长43/100米,剪去它的43/100。
B.23/100吨相当于46/100吨的50/100。
小结: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
2.写出下列百分数(略)。
3.填一填。
(1)今天参加大会的专家、老师()都是冲着好课评比活动来的。
(2)小明的爸爸是著名的牙科医生,经他治疗的牙病治愈率达到了()。
(3)爸爸的身高大约是我身高的()。
(4)南通时代超市今年十月份的牛奶销量大概是去年同期的()。
4.广告。
提问:如果你去购物,你会选择哪个?为什么。
【思考:习题的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目的性非常明确,都是为了巩固百分数的意义。】
五、全堂总结,深化认识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百分数,所有的同学表现都非常出色,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吗?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和百分数有关吗?
【思考:练习的设计把握了教学内容与语文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使数学练习成为学生益智、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课后分析:
1.整合——可以统整的知识。
对教材内容和生活知识的整合是本堂课的一个特点。课始导入我采用了“看电视”这一情境,把它与百分数结合起来,目的就是让课的内容多包含一些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学起来亲切自然、真实,容易进行数学化加工,更加容易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
2.探究——可以放飞的智慧。
本课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比如,百分数的意义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看电视”入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用学生的语言逐步概括出来的,一直到看书,使学生能准确、简练地表达出来。再如,在争论中判断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等几个环节,学生都亲身体验到学习与探究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加强了,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开发。
3.练习——突显的价值。
反馈练习的题量虽不多,但包括了这一课的主要内容。练习题的形式多样,有选择题、有看图分析题等等,尽管题型不一样,目的性却非常明确,都是为了巩固百分数的意义,对于新建立的概念起到了强化认识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