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育活动,从传播学角度看,它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信息传播是指人们发出和接收信息的活动,是一个信息交换、交流的过程。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教学是一个由传播者(教师)对信息(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加工,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和媒介作用于受传者(学生),受传者(学生)再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教师)的完整过程,完全符合传播学原理。因此,运用传播学理论,可以指导地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香农传播理论简介
美国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的传播理论是由他的信息论引申出来的,其模式如图1所示。
香农认为,信息传播是信源即传播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然后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传给信宿即接受者,信宿接收这些经过译码(即解释符号)的信息符号并把信息反馈给信源的过程。和其它传播理论相比较,香农传播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传播过程中引入反馈原理。即信宿在处理收到的信息时会有反应,这种反应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信源,信源根据反馈的情况重新设计或修改传播内容,使之更适合信宿的需要,提高传播效果。
根据香农传播理论的模式,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传播模式可用图2表示。即地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播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编码)、对地理教学媒体合理选择(信道)、学生对地理内容的理解学习(译码)和地理教学信息反馈(反馈)环节。
二、香农传播理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精心编码,优化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信息的传播首先经过编码阶段,教学信息的编码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指通过地理教师的精心设计,把来自信源(地理教科书、教师等课程资源)的教学信息的储存状态转换为可输出的形式,把教学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只有有效、可靠地进行编码,才能实现信源与信宿之间的信息畅通。
地理教学信息按其存在形式主要包括地理文字信息和地理图像信息,其中地理文字信息是地理教材的主体,主要指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各类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地理图像信息是指通过各类直观形象的地图、地物相片、地理绘图、实物图、地理图示等形式储存和传递的地理信息,它也用以表示、解释和揭示地理知识。不同的地理教学信息,教学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文字信息尤其是较难理解的地理原理和基本规律,教师应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优化信息结构,设计成直观性较强的图像信号输出,称之为“据文设图”。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涉及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四季更替、五带等地理现象。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根据地球运动的因果关系,优化信息结构,设计成知识结构图(图3),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图像信息在地理教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意味着现代地理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重视各类地理图像信息,可采用“以图析文”的方式对地理图像信息进行分解,把教材中的各类图像依其涵义分层次地编制成一个个简明的语言信号加以输出。如在学习洋流的成因时,教师可以展现如图4所示的“风带模式图”,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对于风带的分布规律能通过读图很快说出。教师接着展示如图5所示的“洋流模式图”,通过比较,学生能很快找到风带和洋流的内在联系,进而可引导学生发现洋流运动的规律,并用地理语言加以表述。
因此,地理教学设计中,可通过“据文设图”和“以图析文”使地理教学信息以图文互换方式呈现,优化信息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以图文结合方式展开空间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智能的提高。
2.开放信道,优选教学媒体
传播学理论根据信息传播的渠道,将信息通道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通道。研究表明,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在相同条件下,五官获得信息的比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人类各种感觉器官均可获得信息,五官中视觉的效果最好,听觉次之。
作为一门以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地理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实践活动以“活动建议”的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包括地理观测、地理观察、地理实验等。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不再是单纯的以视或听为主要信道的课堂,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这些媒体既包括传统的地理板图、板画、地球仪、实物图片、地理模型和地理标本,也包括现代的多媒体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类感觉器官,促使学生开放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信道。
如在学习“昼夜交替”时,让学生用小球和灯泡演示昼半球、夜半球和昼夜交替现象。学生将发亮的灯泡对着不透明的小球,可见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然后用笔画出亮半球与暗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最后将小球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则可见亮半球与暗半球在不断更替。通过上述实验,既可演示昼半球、夜半球的形成,也可演示晨昏线和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合理选择了小球和灯泡作为教学媒体,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结合并用,积极参与,切身体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重视译码,促进主动建构
译码阶段的核心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自主选择、加工和处理,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而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香农传播理论认为:有效的信息传播需要信源与信宿的经验有一部分重叠,否则信宿难以理解或正确认识传播的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只有当学生能将新知识与其已有的有关知识实质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接受新信息、理解新知识。如在学习 “饱和空气”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可用“海绵吸水”这一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充当“先行组织者”。将水倒入海绵,到了一定程度海绵不再吸水,这时海绵已达到饱和状态,对这一现象学生十分熟悉,由此学生获得了对“饱和”的通俗理解。在学生学习了这样的“先行组织者”后,再去接受“一定温度下,空气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就成了饱和空气”这一新信息。学生借助对海绵吸水达到饱和现象的通俗理解,通过类比,也就能理解“饱和空气”这一概念。所以教师应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充当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意义建构,指导学生理解学习(译码)。
4.及时反馈,加强反思调控
教学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在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基础上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行调控。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甚至是失控的。教师应及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了解教学信息传播的效果,并由此调控教学的速度与节奏。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随堂练习、课后作业等一系列不同的评价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反馈信息,进而反思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进一步调控教学。如在学习“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后,进行总结性评价,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作简图分析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的成因,通过学生绘制的简图,可以判断其是否掌握了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香农传播理论中信息传播过程完整,且重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编码、译码、反馈等环节,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香农传播理论,通过优化地理教学设计、优选地理教学媒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加强反馈和反思调控等策略可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