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博物馆

2011-12-29 00:00:00王应春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7期


  四分之一个世纪前,和同事的一场争执,导致我无意间进入资优儿童的培育里。最初只想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培育孩子,但当两个儿子都被鉴定为“资优”(gifted children)后,我决心用科学的态度,去证明这并非遗传,而是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
  要证明这一点,我先要找一些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教导他们。
  第一个“可能”的学生,是一位保险业高层的女儿。会面地点是湾仔的一间饭店。我带着兴奋的心情和满脸笑容走向她,刚准备介绍自己,这位初中的名校女生却冷冷地对我说:“你不需要和我说什么,只需告诉我,读什么科,今后做什么,可以赚到最多钱,就行了。”
  我无言以对:“对不起,我没有方法让你一定发达,只能让你对学习更有兴趣……”她面孔一板,从桌下抽出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狠狠地摔在桌上,再没有和我交谈。
  她的父母面露尴尬,忙着赔不是:“对不起,可能是受了我们的影响,女儿对钱这样看重!”
  第二个“可能”的学生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男孩。我问他最喜欢什么活动,他挥挥手中的球拍,告诉我他喜欢羽毛球,希望加入校队参加比赛,夺取冠军,出战奥运,成为第二个李丽姗!
  我问:“你为什么不打算像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