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由范冰冰
这期封面有助我们对不断追求自由而不断付出的范冰冰出道15年来的人生历程的兴趣和了解。
她可真有耐性,一直忍受着铺天盖地泼来的污水,直到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讲述曾经的乱箭穿心,波澜不惊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有很多掩饰不住的愤愤不平。
注意到范冰冰提到了演艺工会的概念,这一声呐喊,说出了更多人的心声。
一般人估计很难承受范冰冰曾经承受的一切,她没有选择自卑,没有选择沉沦,那些刻意制造的谣言,没有击垮她,反而激活了她身上的潜能,从一个人的孤立无援到一个工作室的设立,以及演艺路上的风生水起,就是明证。
为追求自由而义无反顾的范冰冰,还会有更精彩的30年。
就这样走下去,我确信!
杨锦麟(凤凰卫视)
《范冰冰 我们都是炮灰》
其实真的挺欣赏范冰冰的,事实证明,她不仅是外表美艳,而且有智慧,有心胸,有冲劲,够坚韧,够坦荡,够真实,在鱼目混杂、真真假假的娱乐圈,也算是难得了。
——小鸟培培2010(新浪网友)
见过之后,比想象中招人喜欢。皮肤,性格,发质,身材——排名分先后。以她的容貌是尽可以装娇羞装矜贵或者装成任何美女们常常想装着让人相信的样子的,还好她没有。女演员并不都像我们看电视之后想象的模样。同理用于本以为很米莱的王珞丹。
——贝贝Jenny(新浪网友)
《枭雄日暮》
卡扎菲在此次危机中最失策的一点是让他的儿子出来指手画脚,本来大家就反对你独裁,现在把太子搬出来,这不摆明你们要世世代代一统江山啊?这不刺激大家更加要把你们父子弄下去?否则受了老子一辈子气,还要接下来继续受儿子的气。卡扎菲一代枭雄,误也!
——章查理(新浪网友)
县城的疯狂房价
春节,回到那个从小长大的单位宿舍,三室两厅,5楼,坐落于济南下属的某县级市,全国百强县第41位。今年总算是婚了,带了个男人回家,七大姑八大姨们迅速地把“啥时结婚”的问候语适时地替换作:“买楼了吗?”——在本地,买商品房一律称作“买楼”,以便与乡下盖的青砖大瓦房区分开来。
随着从济南通来的一条延伸的高速公路,以及要修轻轨的传说,本地的房子们都摇身一变,身价倍增。县城中心,2008年开盘时均价3000元的“天价楼盘”,某人花40万买了个大个儿的,现在涨到了百万以上。一般人还都会加一个感慨,“现在想想,那时的价钱,还不跟白捡差不多。”
老妈前几年给弟弟买的一个10万左右的小房,因旁边规划了大学城,又跟一开盘就过6000的本地最贵的楼盘挨着,80平米的两居室很快地涨到了40万以上,基本上,“卖房的要多少,人家就能给多少。”可“不能卖,还租不出价来”。
这套价值40万的次新房,租金是每月450块,租房的是一个福建小伙和他女朋友,男的在当地娃哈哈投资的饮料厂工作,月薪2000,女的工作不定。因为那小伙儿觉得三月一付压力太大,房租两月一付,每次都要催钱,“唉,租好几年了,也不好意思赶他走。再说了,下一个要是更穷,不就更麻烦了。”
我给老妈算了笔账,40万存到银行,一年期的年利也有1万2了,比房租的年收益5400块高多了。“可这是给你弟弟结婚的房子呀,卖了,再涨怎么办?”——好吧,那些400万的豪宅们,有几个年租金可以达到12万呢?
关于房子,老妈有个经验。2010年的春天,一个好朋友介绍给她一个开发商预留的新房,房型、朝向都很棒,28万,当时筹不出钱来。“主要是觉得太高,怕砸在手里。”半年后,那房子涨到了40万以上。目前,我妈很坚定地认为,房子还是不会跌的,尽管在这个平均月薪1500块左右的6线小城,房价已经到了5000块以上,但“乡下的有钱人都要到县城来买楼,而且,济南人也会过来买的”。
本刊记者 李珊珊
做畅销书的人
华楠,读客图书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吴又一起被称为读客双雄,旗下的《藏地密码》系列、《黑道风云20年》系列、《流血的仕途》、《我们台湾这些年》开创了中国图书出版的一个奇迹——图书单品销量是业内平均水准的33倍;靠二十多本书就成为当当网的十大供应商。
一句话,他们已经是中国最会折腾畅销书的人。
我的好奇是他平时看什么书?我以为他的答案是啥啥营销宝典之类,没想到他拿过我的笔记本刷刷写下了《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这是一本经典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著作。
他不但自己读了很多遍,出口引用很流利,而且要求手下一定要读。
此外还有一本《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著作。
华楠说他只读印数不超过5000本的书,好书还要反复读,而且号称从来不读什么营销管理的书籍(杂志类除外)。他热爱读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著作。
他总结能成为顶级书商的秘诀——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销售词语和符号,提供一整套销售解决方案。
这个方法适用于卖畅销书,也适用于卖牙膏(田七)、保健品(黄金酒)、文具(晨光)、房子(北京某联排别墅)、工业园区(固安工业园区)。
好吧,如果这是一个读书人,那他的方法论就有些冲击读书人的理念了:“消费者买书和牙膏心理一样。买奔驰,至少你得打听打听,摸一摸、看一看、坐一坐,相对理性多了。但你在路边口渴买瓶饮料,看见漂亮包装兴许就买了,不好喝也就是几块钱。这就是低成本尝试性购买,就是快消品本质。我看到一本书,25万字,20块钱,在书店站着又不可能看完,干脆买来看看,不也一样么?还有快消品都是低成本,也就意味单位低销售额。我在中国卖一千辆劳斯莱斯,很好了。但要是卖一千本《藏地密码》?亏死!我卖劳斯莱斯,找中国富豪一个一个过就行了,但这种方法怎么可能卖书?所以不要想得太高端。”
他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是出版业的先进生产力!”
总有朋友问我,啥叫人物记者。几年干下来,我也实在找不出答案。有时我会拿华楠先生的故事举个例子,因为如果做商业报道,就会更关注他的生意模式。所谓人物记者大概就是再去问一下做畅销书的人读什么书。
总能见识到好玩的人,也算这个行业的好处吧。
最后说一句,华楠先生自己写了一本有关丽江和爱情的书,公司自然在推。
结果,我还是不说了。
本刊记者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