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2011年的中国

2011-12-29 00:00:00刘洪波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45期


  就在《校车安全条例》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的第二天,江苏丰县的一辆校车侧翻,导致15人死亡。这为年末不断发生的校车事故添加了最新的记录,但我们不能预计,它是不是本年度最后一起重大校车事故。
  这起导致重大伤亡的最新校车事故,可以导出2011年的年度汉字——翻。
  江苏丰县的校车是侧翻的,甘肃正宁的校车是被撞翻的。那次事故中,一辆9座面包车塞进了64人,被撞翻后,全车无一免于伤亡,其中21人死难。此后,辽宁凤城、深圳龙岗也相继有校车事故发生。
  校车事故使一次对外校车援助活动受到“援交”的讽议,这引出外交家吴建民劝勉国人放弃“弱国心态”的谈话,只是谈话看似并未让无校车可坐的国人激发强国心理。接下来,就是《校车安全条例》放出来征求意见,安全的校车似乎有望行驶国中了。说起来不无残忍,这算是校车死亡事故带来的正效应吧!或许也有对外援助校车的间接功劳。只是,丰县事故告诉人们,不要让一些孩子等不到安全校车。
  还有一起重大的翻车事故,不能不提起,那就是“7•23”甬杭线的动车追尾。人们都看到了这起事故后巨大的列车车厢翻出轨道、挂在铁路桥上的画面,也经历了那些充满悲情和戏剧性的日子。年初,前铁道部长刘志军刚刚风尘仆仆地过完列车上的春节就被双规,仿佛开启了铁路运行事故之门,一段时间里,高铁、动车连出奇异停车事故,至“7•23”达到顶点。
  时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面对疑问作出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著名回答,迅速掀起了全民造句大赛。这句话使他的新闻发言人生涯翻了车。现在,这个著名回答已经成为新闻发言人的反面案例。但人们注意到王勇平其实是新闻发言人中的佼佼者,与他同期受训的首批部委新闻发言人差不多都已经先他下课。这一事实,表明新闻发言人其实属于“曹营之事难为”的苦差。
  在动车追尾中失去了声誉的,还有铁道部的事故解释,后来铁道部人员被请出了事故调查组。不过,就算是这样,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未能等到事故原因的最后结论。一个叫小伊伊的女孩因为在宣布没有生命迹象后获救而受到广泛的关爱,她给事故的哀伤添加了些许亮色,她的生命推翻了“没有生命迹象”的结论,证明了匆忙放弃总是轻率的决定。
  与小伊伊大不相同的是,一个叫悦悦的小女孩被车撞倒在佛山街头。摄像记录显示,她没有得到救援,而是被随后的车辆翻来覆去地碾压,从她身边经过的人有十多个,最后是一位拾垃圾为生的阿姨将她抱起。小悦悦事件深深震动国人,激起翻江倒海般的舆论。路遇跌倒该不该扶,扶人反被称为肇事者怎么办,这些问题既现实又荒诞,显示这个社会的公共道德近乎跌落到蒙昧时代的水平,文明古国的荣耀形象被这样的现实纠结打翻。
  郭美美在微博上晒她的幸福生活,引发了对中国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红十字会、河南宋庆龄基金会、中非希望工程等组织备受质疑。这个社会由汶川大地震所调动的普遍慈善意识受到重大打击,慈善机构的冠冕被打翻在地,恢复信任可能不是短时间的事情。
  微博正在成为新的力量,一种翻转秩序的媒体。它越来越多地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也越来越多地成为讨论的第一场境。这里不只有郭美美引爆慈善的信任危机,还时常有官员因微博而陷入“裸聊门”、“开房门”的困扰或者困惑,终至“以德为先”写在“德才兼备”后面,成为官员选拔任用的标准。“戴套不算强奸”、“奸幼算嫖幼”等官员怪异逻辑在微博上秽声远播。而娱乐明星不妨在微博上秀其透视服和爆乳装。
  重大事件仍然不时出现,表明一些地方民间情绪在翻腾。去年底的钱云会事件延续至今年年初,今年发生的织里事件、中山事件、增城事件、陆丰事件、济南司法警察交通事故被围困、兰州军车与市民冲突被围困等,起因或简单或复杂,背景或深厚或浅显,但无一不显示出社会矛盾的普遍存在。拆迁致死事件经过年中对地方拆迁暴力行为的一再强力约束,报道有所减少,但江西抚州钱明奇制造政府大楼“五连爆”显示了一种新的倾向,利益受损者从以死相争到以死相搏,巨大的情绪积蕴应当正视。
  徐武翻墙而出,演出了飞越疯人院的现实版。iPhone 4S和iPad2越狱不成,使“科学上网”受阻。众声同呼,翻新个税起征点500元。五道杠出世,网店卖翻版少先队臂章。药家鑫、李昌奎案件诉情曲折,草根舆论翻转精英思维。故宫连陷五门,国家文化脸面翻作二丑面孔。地震“绊”倒日本核电,中国售盐翻番不止。“脊梁奖”已成笑谈,受罚主办机构翻身又是好同志。夏日家门口看海,城城翻波;冬天PM2.5爆表,京城腾议。康菲渤海湾漏油,堵之不绝;大连中石油灭火,大翻烧饼。限娱令迫电视台头牌让道,限购令让房地产宠儿地位翻盘。“救温州”、“救美国”、“救欧洲”,经济景气出现忧虑,翻车或是危言耸听,但高歌猛进已经困难。
  观念碰撞在加剧,分歧强度在加大。教授突然作色,“三妈的”连连掼出,显示激情已经燃烧,精神已经绷紧。观念差异越来越进入相互标签化而无讨论可能性的境地,观念冲突不仅在差异的观念之间展开,而且在差异的态度之间展开。大略相似的观念内部,态度差异形成了激烈的冲突。激越的调子正在响起,不耐的情绪在上升。翻脸变得简单,争执变得平常,预示着更加多向而且尖锐的对立在形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