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崛起,但还赶不上美国
美国正致力于反击中国在亚洲的崛起,但能成功吗?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不会成功。但这种普遍性观点是错误的。相信中国正在超越美国的人至少犯了以下3个错误当中的一个:
首先,他们混淆了增长率和增长总量。1991年以来,中国的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15%。美国的这一数字为4%。是的,15比4大,但能这样简单比较吗?中国的增长率是高,这是因为它的起点低。中国在崛起,但与美国的差距没有缩小。
其次,很多观察家依赖有缺陷的指标衡量中国的经济实力。举个例子,一些分析家认为中国是世界上“领先的、以科技为基础的经济大国”,因为它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但中国的高科技出口超过90%是由外国公司制造,包括仅仅在中国进行组装的进口组件。另一个误导人的数据是中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中国政府的数据是17%,而美国超过60%。但中国大部分国家开支没有被计算在官方数字内,而是被归入地方投资。有研究指出,如将这部分开支计算在内,中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在75%到150%之间。
最后,人们往往将规模与实力等同起来。中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很多观察家把这一事件解读为美中之间的权力过渡。但规模并非实力。毕竟,在“百年屈辱”时期,中国也曾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但是却被西方列强欺侮。相比之下,在19世纪时英国统治着地球的1/4,却从来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来源:【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中国的戏剧大时代
西式话剧在中国并非本土剧,戏曲和其他形式的表演长期占据着剧场舞台。不过如今,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如成都国际戏剧节等各种“节”成为推动力量的一部分,它将一种新形式的戏剧带到了中国二三线城市。如今,在二线城市几乎每年都开设新的戏剧节。
导演、制作人和编剧都说,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末缓慢而痛苦的开端后,西式话剧在中国已进入一个相当繁荣的时期。他们说,尽管政府审查制度仍然存在,但是专业人员已经很擅长越过界限,而急于促进文化发展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地为发人深思的作品提供资助,并为参加国外戏剧节的私人剧团提供资金。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副总经理、编剧喻荣军说:“在过去的两年里,人们已经真正开始关注戏剧了。这是戏剧的大时代。”
(来源:【美】《纽约时报》)
中央经济会议缺乏新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被外界评价为“缺乏新意”,会议的基调以“求稳”为主,会上不断重复强调“稳”。提出“稳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在目前由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国际经济形势走低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正在遭遇多重困难,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中小型私营企业的高利贷、房地产泡沫及并未完全控制的高通胀等。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求稳”作为未来的经济政策,在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看来是目前局势下不得已的对策。
北京的经济学家仲大军认为,政府在调整经济政策的同时,也应该在社会保障、社会分配等各方面作政策调整,不仅要在经济方面求稳,也要在政治、社会方面求稳,这样才会有效。
(来源:【英】BBC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