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就是学生课前的自学活动,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它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在预习时常常走马观花或是胡乱摸索,造成课堂的效率低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其主动、自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一、寻找切入点。理清作者的思路
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作者都会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写。预习时,找准切入点,去理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把握文本的脉络,即把文本读薄,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时,我引导学生首先把课题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文本的课题去设计: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文章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后,然后再读课文,并完成提示: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以此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学生很快就梳理了全文的线索,使教学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
重点段是全文的核心所在,抓住重点段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例如,学习《军神》时,我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依本课的文眼去理清主线,用心分析,紧紧抓住引领全文的中心句为预习的切入点,即“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学生通过中心句对文本产生感悟,逐步体会到刘伯承那钢铁般的毅力,知道他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军人,而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预习时,若有学生不能理解,可以把不理解的内容记在预习笔记上,上课时再把它弄懂。
二、根据文后思考题,抓住字词突破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课后的思考题。思考题往往暗示着课文的重难点,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学生带着课后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遇到关键的字、词、句,就用相应的符号把重点词句圈画出来,因为关键词句最能本质地表现全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时,我让学生首先读本课的文后思考题3: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再去设计预习要求:作者写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对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是怎样的?请把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画出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记号并试着完成以下填空:
当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怎么做)____ (结果怎样)
当
时,大儿子杰克____ (怎么做)____(结果怎样)
当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怎么做)____ (结果怎样)
“真正有效的学习建立在学生主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就已经画出文本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了,再完成教师设计的完形填空,就在层层递进中逐步读懂了: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他们是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这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展开想象,试着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预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六年级课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文后习题3,就为学生对课文“补白”的习作训练提供了契机:展开想象,说一说40年后,美惠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然后再写下来。
学生预习完课文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想象,让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加以分析和归纳,试着动笔,把40年后美惠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写一写。这样,透过文字的表面,通过补白,既充实了课文的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又帮助他们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单元联系点不容忽视
预习课文前,先看看此篇文章与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联系,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夜晚的实验》时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再读读本单元习作4的要求——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观察边作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再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预习完课文后就尝试着做一做。
学完本课后,我又以同样的方式要求学生去预习习作4,即“做一个小实验”,并写下表格的内容。结果,不论是我检查《夜晚的实验》的预习效果,还是上习作4的指导课,学生的思路都很快被打开,回答踊跃,很有见地……这两次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发散思维,学着与作者换位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预习文本后,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事情、抒情感,更能帮助学生与作者的内心活动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人物形象。
例如,预习六年级教材《船长》时,我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我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我的思路是什么样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定写“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段话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还有别的写法吗?这样写好在哪里呢?
这样的启发,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超越了自我角色,设身处地站在作者的位置上,经历了一把将心比心的体验过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结合教师的授课去获取答案,这既加强了课堂学习的效果,又让学生获得了更广的思想空间。
六、加大信息量,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只围绕课文转,回答单一,没有亮点,很少能跳出文本、超越文本。我想,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信息量太少。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多鼓励学生把阅读视野引向课外,进行充分的阅读。阅读面大了,思路就会拓展,就能从中获取大量丰富的知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预习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时,把课外阅读延伸至她的整部自传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预习冰心奶奶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五年级下册)时,把课外阅读向她的其他作品延伸——《再寄小读者》、《小桔灯》、《我们把春天吵醒了》……这样,学生既能对一部作品、某个作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又扩大了知识面,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在课堂回答中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正如诗人郭沫若所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样,我们的课堂就更显精彩、饱满。
文章的内容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背景紧密联系,这是众所周知的。引导学生查阅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介绍、写作的背景、主人公的资料等,这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把文本读厚,对全篇文章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就更能从容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例如,我们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的《詹天佑》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对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了解甚少。事情发生在一百年前,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学生仅仅凭借课文内容无法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通过查阅背景资料,充分地了解到,其实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并不是自然环境的恶劣,而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重重阻挠。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体会到外国人对中国人修筑铁路的嘲笑,以及詹天佑不怕困难而勇敢接受修筑铁路任务的品质,从而很好地突破了这一个难点。
总之,课前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上好新课的基础,它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训练,使课前预习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能更加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