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规定:学生要“认识常用汉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样就奠定了识字与写字学习的基础地位,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快认识常见的汉字,掌握母语文化,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显得颇为艰巨,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不一致;二是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的学习,无论从心理还是学习习惯上都需要一个适应期。
如何让识字学习与快乐同行呢?笔者以为以下方法是不错的尝试。
一、编排故事,快乐拼音
拼音是儿童迈向识字学习的敲门砖,但要掌握这个敲门砖对儿童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儿童必须在入学后较短的时间内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以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会正确拼读音节。这对学龄儿童来说显然比较复杂,也容易混淆,因此,这个阶段,总有一些孩子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到后面的识字学习。如何让孩子尽快地掌握拼音这个武器,为后面的识字学习打下基础呢?
有人说:“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缪斯!”儿童的天性就是善于想象。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点燃儿童学习的热情。
如很多教师在教学韵母“ü”和声母“i q x”相拼时,就会让学生大胆想象为什么和“j q x”相拼,“ü”上的两点要去掉。孩子的灵性就会在刹那间激活,有的说:“ü”懂礼貌,见到“j q x”脱下帽子。有的说:“ü”上两点是墨镜,看见“j q x”,所以摘下墨镜,“ü”很有礼貌。
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抽象的拼音知识,也受到了礼仪教育。教师抓住了儿童富有想象力的思维特点,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教学三拼音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感到犯愁。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三拼音节gua时,这样故事引入:“有两个小朋友,他们的名字是“g”和“a”,可是两个人不认识,谁来介绍一下让他们认识并交上朋友呢?于是啊,热心肠“u”就出面给他们牵线搭桥,这样他们三个就成了好朋友,并且组成一个叫“gua”的家庭,让我们来拼一拼。”这样的故事导人自然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二、解构字形,趣味识字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不仅有着独特的形体美、结构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如何从汉字自身的特点出发进行识字教学?一个优秀教师的探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师: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摸摸汉字的门道。刘老师这里找到四个容易写错的字:费、废、武、盾。看看大家能不能从刚才的学习过程当中摸到一些好的方法。
生:“荒”,土地很荒,荒芜的“荒”,所以用个草字头,下面也是一个“亢”,加起来是一个形声字“荒”。
生:草字头就是代表草的意思,“亡”呢就是草没了,所以就是“荒”。
师:多聪明的孩子呀!大家看一看“荒”,什么叫“荒”呢?祖先告诉我们:草亡了,水也亡了,此地就——
生:荒了。
师:不见草,也不见水,自然不见人烟,这就是荒芜。
师:(板书“废”和“费”)为什么废品的“废”是“废”字呢?而学费的“费”是这个“费”字呢?
生:因为学费的“费”上面的字很像美元的标志符号加一竖,很像金钱的样子,下面是“贝”,贝是很珍贵的,“费”就是钱的意思。
师:哈哈,你真会联想,联想到美元的标志,是有点像,但注意方向相反哦!其实上面这部分,甲骨文就是两串贝壳。下面这个“贝”是我国古代的钱,古代是用贝壳作为钱来交易的,缴学费就是缴钱。那么这个“废”呢?什么东西是废品啊?“广”、“发”为“废”,任何东西发得多了,就变成废品了。物以稀为贵,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再看“武术”的“武”,容易错在哪呢?
生:加一撇。
师:加一撇是什么字啊?
生:戈。
师:戈是什么东西啊?
生:武器。
师:对,戈是我国古代兵器。这个“武”是什么呢?止戈为武,就要把这个“刀”卸下来,横放。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武术之道,止戈为“武”。我们习“武”是为了和平,而不是为了格斗。有道理没有?
在这个片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从结构字形中了解字义,不仅使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汉字,而且也使其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明白了“和”为贵的道理,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作为低段的识字教学,不一定要讲这些深奥的道理,但是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一些趣味故事,有利于学生又快又牢地识记汉字。如看到“停”字就想到是一个人累了,看到“亭子”“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看到“安”字,想到上面的“宝盖头”代表一个家,家中有女子才会“安宁”。这样的趣味识记显然胜过单调一笔一画识记,而且能够激发儿童学习汉字的热情。
三、融入生活。自主识字
汉字是我们的母语,生活中处处可见汉字,这也是我们最佳的学习资源与学习途径。如果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那么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识字学习。当学生感受到他的学习与生活已经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便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了。我曾经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
1.在生活中识字。
开始识字学习以来,我尝试着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其实就在生活中,学习汉字并不难。如我让刚开始识字的学生练习着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使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我还经常带领学生读教室墙壁上贴的一些标语,并且理解标语的意思,让他们知道掌握汉字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此外,我还经常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汉字?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写的,表示什么意思吗?每每这时,学生的兴致就会特别高,争着汇报。至于这个字怎么写,表示什么意思,不做统一的要求。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汇报,让他们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极大程度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潜能与积极性。不仅是教师,家长、身边的人甚至电视也成了学生学习汉字的老师。这样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识字的渠道拓宽了。
2.在阅读中识字。
任何记忆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汉字学习亦如此,学生可能今天学了这个汉字明天就忘了。如何帮助学生巩固汉字的学习,并且加大识字量,已经有许多经验证明阅读是最佳途径。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识字效率:(1)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读精彩有趣故事,让故事吸引他们,激发其阅读兴趣。(2)让班级识字量大的学生读故事给同学们听,树立榜样,带动全体。(3)故事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学生自己接着往下编,或者直接找来读物往下读。事实证明,这一招很管用。孩子的阅读热情一旦被点燃,便可以激起无穷的阅读热情。(4)在班级中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哪本书好看,哪个故事有趣,形成热爱阅读的班级文化氛围,使阅读识字“润物细无声”。
归根结底,识字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门艺术,核心词就是“快乐”,当学习成为一种快乐时,还有什么不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