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进而认为没有生活味的课堂则是死的课堂。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离开生活谈语文,或是离开语文谈生活,都是片面的。因此,我们要将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语文的经验与知识,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走进文本,与教材对话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浅显,语言比较直白,要想提高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走进文本,潜心研究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揣摩编者的意图和教材的体系结构,做到与教材真心对话。
1.开展研究性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面
研究性阅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武松人手,开展研究性阅读。学生带着“武松是何许人?”的问题去阅读文本,并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学生用教材上浅显的语言叙述了武松是哪里人,他在景阳冈做了什么事情等;有的学生则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对武松的豪迈个性进行了一番评述。由此,学困生在获取了浅显的文本信息后有了成就感,学优生则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有深度,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的主动性。
2.多元解读文本“生成”问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多元化、生活化可以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教师要善于分辨对错,分清认识水平的高低,察觉出学生独特新颖的见解,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纷呈。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坐井观天》的课堂情景:
师: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1:小鸟说得对。
生2:小鸟和青蛙都说得对!(众生笑)
师:(走近学生,面露疑惑,随即微笑)你这样说,肯定有你的理由,请说一说你认为青蛙说得对的依据是什么?
生一时兴奋起来……
这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把握了这一美丽的“生成”,由“愕然”到会心的“微笑”,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青蛙说得对的依据是什么?再让学生又一次进入文本,探究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青蛙究竟错在哪。这时,教师再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探究生活中“坐井观天”的人和事,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成语的人生哲理。
二、立足课内,对接生活
众所周知,课内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课内“加油站”,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接,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更臻科学。
1.要实现教材与生活的对接
积累生活,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遵循“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的课堂教学原则,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使课堂教学无限接近生活。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时,笔者这样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尝过槐花蜜呀?在温暖的五月,让我们一道走进开满槐花的小山村,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做一回槐乡人,好吗?
生:没有……好。(学生齐声回答)
师:你们认为什么地方才称得上槐乡?
生1:如皋。
生2:不对,我们如皋是长寿之乡。
师:那我们如皋是不是槐乡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槐乡的风光。一探究竟吧!
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教师继续发问。
师:现在大家知道什么地方可以称得上槐乡了吗?
学生若有所思,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教师点名提问。
生1:我觉得我们如皋五月槐花盛开的时候和课文中描述的一样美丽。
生2:应该是一个悠远恬静的小山村吧。
生3:作者的家乡。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回答对吗?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作者笔下的槐乡吧,看看和如皋五月的槐花有什么异同。
通过文本内容与生活对接,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写一段赞美家乡的文字,进而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实践证明,只在课内实施围着字、词、旬、篇兜圈子的语文教学是封闭的、不完全的,我们要冲破“教室的四壁”,把教材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语文教学才具有生命力。
2.要实现语文教学向生活的拓展延伸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广。语文学习向生活开放,才会让学生积淀丰厚的文化,才会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将40分钟的课堂进行充分地延伸。
湖北枝江市瑶华小学徐静宁老师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要求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用商家能接受的方式消除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说服能力。
三、让生活回归课内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学习资源的丰富。将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生活实践强有力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善读无字书的习惯,从而积淀生活感悟,丰富课堂生活。李吉林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表演等方式展现生活情境的做法,堪称典范。请看她教学古诗《春晓》的一个片段:
师:现在请小朋友做诗人,一边表演,一边把你写的诗朗诵给大家听。
生:(作睡眠状,半夜听到风雨声、鸟叫声,醒来揉眼)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乌。(走到窗前看看,回想起来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现在大家学会了诗歌,放学回家背给奶奶听,奶奶听不懂,你就讲给奶奶听,好吗?(同学同桌分角色准备,试练)
师:现在老师做“奶奶”。
生:奶奶,今天我们学了一首诗,题目是“春晓”。
奶:你会背吗?背给我听。
生背全诗。
奶:什么意思,奶奶听不懂。什么不觉“小”,不觉“大”的?
生:奶奶,这首诗是说春天早晨很好睡,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这个“晓”不是大小的“小”,是日旁的“晓”,是说天亮了。
奶:又怎么闻到啼鸟?
生:“闻”是听到,是门字框,底下是一个“耳”,意思是春天早晨到处听到鸟叫声。
通过这样设计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表演生活中相应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同时使学生能够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从而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将“生活”引进课堂,把学生推向“生活”,只有把语文教学小课堂与生活实践大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