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本“读薄

2011-12-29 00:00:00徐建珏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7期


  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文本具有潜在价值;阅读之时,文本的价值得到开发;阅读之后,文本留给学生核心价值。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影响着文本给予学生语文价值的大小。笔者以为,学生在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状态可以概括为从“读薄”到“读厚”,到“再读薄”的过程。
  一、读薄:从相遇、相识到拥抱灵魂
  学生阅读一篇文本,就像认识一个有交往价值的陌生人。首先是相遇文本,浅层面触摸语言,大致了解文本内容;在反复阅读文本、联系文本的写作背景之后,逐步认知文本的大意、表达思路,进入文本内涵;最后在经历对文本语言的涵泳之后,拥抱文本的主题灵魂,找到文本的灵魂所在。认知阶段,是学习主体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和表达思路的厘清。正如叶圣陶所说的“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拥抱灵魂,是对文本“主题统帅”的厘定,确认文本的阅读“密码”,找到具体研读文本的“钥匙”。
  此时的读薄,从表面上看,只是对文本的初步研读,学生的收获很少,然而这又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重要的阶段意义。笔者看到很多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学生对文本只是匆匆地初读,就进入研读阶段,而对文本的整体大意、思路和表达灵魂还没有清晰的理解,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也就谈不上对话、拓展和延伸了。如苏教版国标版本第十一册《詹天佑》这篇课文,学生初读文本后,铺垫必要的社会背景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内幕”,了解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前前后后,文本的表达思路很清晰:先总写詹天佑是个怎样的工程师,再分写修筑铁路的三件事,最后总结竣工后的相关情况。主题灵魂也很好把握,开头的第一句就是文本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阶段的“读薄”,就使接下来的文本研读有了“统帅”。
  二、读厚:从浸润、锻铸到重构体系
  读薄是先导,读厚是锤炼语言、丰润语文素养的过程和平台。文本的语文价值需要在学生的心里得到重构,才能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潜在能力。浸润阶段,就是充分体验文本语言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在反复诵读文本的感悟中,理解语言文字的“题外话”,触摸到语言的“温度”;在文本话题的延伸对话中,通过表达来反馈、巩固对文本的语言基本功的体会。锻铸阶段,是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过程。积累,使学生原有的知识更丰厚;运用,使学生在拓展中丰富相关内容,加强语言基本功。重构体系阶段,是读厚的心理体现,在对文本进行透彻研读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得到了补充和调整,对文本相关知识的理解得到拓展,其能力得到加强,人文话题也得到延伸。
  但是,读厚还有一些很容易犯的误区:1.教学繁琐化。主次不分,或者对某一章节过度细化,这样的研读使学生学得很累,更快乐不起来。这是忽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文本特性表达的表现。2.忽视学生的心智和基础条件。形式过于传统,单一枯燥,过度挖掘、延伸拓展文本,唯恐学得不够扎实,结果反而让学生“摸不着头脑”。3.过度简单化。这样处理文本,连最基本的目标都得不到保证,也就谈不上“读厚”了。如以《詹天佑》这篇课文为例,第四小节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表达特色,都是很好的范例,应该扎实开发;课文结尾意味深长,也应该重视,能给学生很多想象和启迪。让学生把文本“读厚”,并不是要他们“吃成一个胖小子”,而是要变成一个“结实”、有激情、健康的语文人。
  三、再读薄:从淘漉、冶炼到沉淀核心
  此时的“再读薄”,不是先前“读薄”的重复或巩固,而是有其特有的价值:留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核心资源。当文本的阅读价值得到恰当开发后,文本的教材意义也就得到了实现:语言符号得到识记,文本的表达规律得到体会,人文内涵得到熏陶,精彩细节得到深化,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一句话,学生从文本中得到了应有的语文素养。在这一“再读薄”的过程中,非语文的资源逐渐被洗净,与文本价值不直接相关的资源被淘漉,文本的具体细节内容被逐渐淡忘,文本的“芯片”得到冶炼,最后沉淀下的是核心资源,实现“再读薄”的宗旨。从实际阅读情况来看,文本阅读结束一段时间后,总有很多东西被我们遗忘,但也总有一些东西记忆犹新,还能津津乐道,而且让人有新的认知。“这一些东西”就是“再读薄”的效果。如果过了一学期或一年以后,当学生再提到这篇文本时,一点也想不起来了,那是不正常的,说明他们当时的阅读教学是有缺失的。
  “再读薄”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对文本价值的延伸,其效益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检验。笔者在这方面深有体会。如提到写“倒叙”类的记叙文如何开头,就想起了《小木船》;提到排比句的写法,就自然想到《桂林山水》中对“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精彩描述;提到《白杨礼赞》、《落花生》这类文章,就使人想起“象征”手法;提到朱自清的《背影》这类文章,就使人想起表达“亲情”的话题与视角等等。从中可见“再读薄”的价值,它是对文本的“淘金”阶段。
  从“读薄”到“读厚”,到 “再读薄”,从表面上看,它是阅读状态的转换,其实更是一种阅读智慧。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