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目标为高效课堂领航

2011-12-29 00:00:00蒋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7期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落实高效教学的关键。因此,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它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操作,又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能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起航——教学目标从哪里来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必须领会“课标”要求,理解和把握教材,分析学情。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教学目标才会了然于心,教师才能驾轻就熟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领航”。
  1.从解读“课标”和“教材”中来
  (1)细化目标。在解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课标”的具体要求,针对本堂课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学情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设计切合实际的课时目标,让学生一课一得。
   (2)优化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考虑语文素养的全面性。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突出主导目标,又要兼顾其他目标,使每一节课既体现了一篇课文的个性,又凸显本学段的共性。
  2.从分析“学情”中来
  学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在教学时,教师既要研究班级学生整体的共同特点和一般的认知规律,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有梯度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课时教学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通过努力能达到目标,从而引发其激情,培养其兴趣,促使其达标,最终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课堂引航——教学目标到哪里去
  教学目标犹如“航标”,它能为教学活动“引航”。因此,将目标贯穿于教学sbbn2TxcmLTB5rlPJdaFJw==的始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1.融合在教学内容之中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使其恰当地体现目标。在教学《秋游》时,围绕目标中的说话训练点,要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练说: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在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农田里色彩斑斓的美,进而使其体会到丰收的愉悦。
  2.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活动具体化。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关系就如航标和航线,有航标而没有航线,航标则是空洞的口号;反之,有航线而没有航标,航行之舟将迷失方向。因此,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在教学《云房子》时,教师紧扣“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这一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各样的云房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想象云房子还会有什么样的形状并引导学生说话:我们的云房子真漂亮啊!有的像 ,有的像,还有的像。云房子造好后,让学生看图想象“小鸟叽叽喳喳会说些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小鸟欢乐的心情。最后,通过让学生思考“云房子没有了,小鸟看着无云的天空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读书、想象、练说,感受课文所描写的美景。
  三、课堂远航——教学目标要怎么走
  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导学”是高效课堂的一个基本环节,学生怎样学,学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含金量。例如,我在教学《水乡歌》一课时,设计了以下问题:作者抓住了水乡的哪几个特点来写?你从哪里体会到?因为全文写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这一问题的设计就能引领学生了解课文,充分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2. 组织多种学习方式
  高效课堂倡导“以学为主”,它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之上的。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成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1)小组合作学习
  低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综合学情将其分成四人学习小组,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学习,如听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竞答问题、学习测试等。这样,小组间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就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2)多种形式朗读
  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①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教学《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这些课文时,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感受人物特点。②表演读课文。在教学《去年的树》时,让小组内的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树根、大门、小姑娘,在分角色朗读的同时,让另外一名学生当小鸟。小鸟边“飞”边问,学生绘声绘色地对话,再加上惟妙惟肖的表演,既使朗读训练扎实有效,又使整个课堂情趣盎然,充满了生命的活力。③配乐美读课文。在教学《咏华山》时,我配上古筝名曲《高山流水》,在轻柔舒缓的乐曲声中,学生吟诵着古诗,想象着华山的高大,声情并茂,陶醉其中。
  3. 灵活调控生成
  课堂上的生成各异,教师应先衡量这是什么类型或什么性质的问题,是否需要花时间去解决。如果需要解决,是否可以机智地将其与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步骤相联系,重组后敢于放下自己拟定的计划,把问题解决到位;如果生成与教学目标联系不够紧密,可以用比较简练的话语一带而过。只有灵活地应对课堂生成,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