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中的生命意识简析

2011-12-29 00:00:00于颖泓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8期


  在人教版高语第二册第二单元中,有两首古典爱情诗,分别是《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可贵的生命意识。所谓生命意识就是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教材中选编的这两首古典爱情诗,妇女的生命意识集中表现在:尊严、抗争、死亡、生存、宽容五个方面。下面结合课文简析之。
  一是尊严。无论是《卫风·氓》中的弃妇,还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在她们身上都有着作为生命的尊严。弃妇被遗弃,内心是痛苦的,但她更是清醒的、理智的,她看清了氓这个负心汉的嘴脸。对“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的负心贼,她最终选择的是决绝;男女在爱情生活上的不平等,让她下定决心不再留恋过去,她在自己忍受着巨大痛苦之时,向广大的姐妹们发出呼喊:“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位女子,她没有哭哭啼啼,更没有哀求丈夫,她把痛苦和悲愤埋在心底,维护了自我生命的尊严。刘兰芝面对刁蛮冷酷的婆婆,她选择的是请求“自遣”,不卑不亢地辞别婆婆,严妆打扮后,有尊严地离开了焦家。两位女子的生命尊严意识和行为,是对压迫的一种无声的反抗,是生命不屈的表现。
  二是抗争。生命如流水,只有在生命的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忠于与焦仲卿的爱情,以自身的娇柔美丽与宿命抗衡,与压迫抗争,与封建家长制争斗,“举身赴清池”,她用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对不公的世道进行了血泪的控诉。这种抗争,是生命尊严的体现。《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面对“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反是不思”的氓,她选择的是斥责其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与其没有感情地生活在一起,不如有生命尊严地一个人活着。
  三是死亡。生命是可贵的,面对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压迫,《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选择了死亡,“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以死亡来表达自己的爱与恨,来呼唤自由与文明。刘兰芝的死本身就是一种涅磐,她死去的只是她的个体生命,她的灵魂获得了自由,她以牺牲一个人的生命,来唤醒更多人的生命意义,她的这种以死抗争的举动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四是生存。《卫风·氓》中的弃妇与刘兰芝不同,她选择的是生存,好好地活,艰难地活,顽强地生存在世俗人的眼里,“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这本身就是一种与生命的特殊的抗争。即使被“氓”的感情所欺骗,即使世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只要活着,一切的命运始终还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五是宽容。在刘兰芝的个性世界里,并非全是恨,面对焦母刁难丈夫焦仲卿时,“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她也没有谩骂,而是有礼有节,叮嘱小姑在她离开夫家的时候,“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勤心侍养焦母。这样的宽容,体现了人性的美丽,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妇女的美德。
  总之,在两位女子身上体现的生命意识与举动,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历史,感动了当时人,也感动着现代的每一个阅读者。
  (作者单位:淮安市楚州区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