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水平成为重要的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传播,如何能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这就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旨在探究教育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老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同时对计算机老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使其在工作岗位中顺利地适应角色。
关键词: 信息化 计算机教师 素养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具有高效、快捷特性的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信息的高速交流提供了非常优秀的环境。在如此大环境下,学生如何能利用计算机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疑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计算机教师作为信息知识和学生之间的媒介,其作用不言而喻。本文提出了计算机教师应该具备的四大素养。
一、专业理论素养
教育要想发展,教师的发展就提到了首要位置。计算机学科的老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计算机教师应夯实基础,不断学习“前沿知识”,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计算机问题,应该能迅速作出解答,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精选对全体学生学习有用的信息科技知识,有效地处理课本,体现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适时对课本内容进行增减,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熟悉计算机的过去和现在的应用,而且对将来的变化也要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兴趣。
二、教育理论素养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摆脱单凭个人经验那种匠人式的工作状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教育发展史、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懂得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化时代下的计算机教师对于知识的掌握要求全面、灵活,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要求多样化、新颖化和有效化。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通过竞赛、文字录入、任务驱动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通过教材、学习目标、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来设计教案,精心讲授,达到最佳目的。教师应该具有文化判断能力,写作能力,对技术的敏感性与发展预测能力,社会责任感,高度自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三、技术素养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前沿”学科,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地充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首先要能够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学习,成为一位创新学习的实践者。计算机专业是所有专业中知识变化最多,更新最快的一个专业,所以计算机老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进行学习和了解,提高整体专业教学质量。计算机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边讲边练,精讲精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有效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分布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带领学生进行网上下载,收集网站等激发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管理素养
随着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很多学生对其兴趣格外浓厚,这就让很多的计算机老师产生错觉,实际上学生更感兴趣的是计算机中的游戏、聊天、电影等内容,对于计算机知识却缺乏兴趣,这直接影响到计算机课堂的纪律。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正常进行的保障,如果教学管理能力不强,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水平。信息化社会要求弹性多、约束少的课堂管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出来,提高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合理分配时间和利用时间;同时能够因材施教。教师要从方便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适时传递这样一条信息:学生是重要的。课堂是师生关系产生的基本场所,教师必须消除师生间的猜疑、对立,建立师生之间的友情,这样在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同时,还能促进教学相长。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发掘潜能,提升素质,还应很好地进行组织教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目前,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老师采取以任务为驱动的方式来完成学生的课堂学习。
培养现代化新人,就要求计算机老师具有一定的素养,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宋晓红.浅谈计算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http://wenku.baidu.com/view/7899110dba1aa8114431d948.html.
[2]刘云生.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J].学科教育,2002.
[3]郭凤丽.网络环境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多媒体教学研究.成人教育,2011.
[4]申继亮等.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